立于高山之巅远看朝日喷薄

立于高山之巅远看朝日喷薄

ID:44272979

大小:159.5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9-10-20

立于高山之巅远看朝日喷薄_第1页
立于高山之巅远看朝日喷薄_第2页
立于高山之巅远看朝日喷薄_第3页
立于高山之巅远看朝日喷薄_第4页
立于高山之巅远看朝日喷薄_第5页
资源描述:

《立于高山之巅远看朝日喷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立于高山之巅远看朝日喷薄发稿时间:2015-08-2113:50:31來源: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青年网内容摘要:1938年5月,在中国人民的全面抗日战争进行到第十个月的关键时点,面对“亡国论”、“速胜论”等各种论调的纷扰以及中国共产党内部关于抗日战争战略方针的分歧,毛泽东在延安公开发表了指导抗日战争实践的重大军事理论一一《论持久战》。这一蕴含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思想的科学论著,以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朝日喷薄欲出的战略远见,成为指导中国人民夺取抗日战争胜利的光辉指南。用唯物辩证法擘画整个抗日战争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开宗明义地指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是中国的

2、。《论持久战》的影响深远而广泛从《论持久战》所起的实践作用看,它最重大价值就在于以科学的理论指导中国人民波澜壮阔的抗日战争实践。关键词:持久战;抗日战争;毛泽东;战略方针;胜利;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指导;信息化;人民战争1938年5月,在中国人民的全而抗日战争进行到第十个月的关键时点,面对“亡国论”、“速胜论”等各种论调的纷扰以及中国共产党内部关于抗H战争战略方针的分歧,毛泽东在延安公开发表了指导抗日战争实践的重大军事理论一一《论持久战》。这一蕴含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思想的科学论著,以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朝日喷薄欲出的战略远见,成为指导中国人民夺取抗日战争胜利

3、的光辉指南。用唯物辩证法擘画整个抗H战争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开宗明义地指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是中国的。他认为,中日战争“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战争双方存在四个基本特点:敌强我弱,敌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敌寡助我多助。具体来说,FI本是一个帝国主义强国,其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都强于中国,但它是一个小国,地小、人少、兵少、物少,加上日本战争的帝国主义性、退步性和野蛮性,必然失道寡助,这是日本必败的主要根据。中国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弱国,但它是一个大国,地广、人多、物多,正处于历史上进

4、步的时代,加上战争的正义性,必然赢得国际社会的广泛同情和支持。这是中国必胜的主要根据。所以,“亡国论”者和“速胜论”者都是错误的,他们的共同点是对战争认识的片面性。毛泽东与其他持久战论者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他抓住了战争双方的本质因素一一进步还是退步、正义还是非正义,这就使持久战理论具有了科学的基础。《论持久战》科学地预见了抗H战争的基本进程。毛泽东根据屮日双方的特点、力量对比以及战争发展的基木趋势,预测持久的抗日战争将经历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三个阶段。其屮,他着重分析了相持阶段到来的条件,指明了在犬牙交错的战争态势下敌我优劣形势转换的各种因素,论述了相持

5、阶段是持久抗战转到最后胜利的“枢纽”。这是毛泽东持久战理论的要点。《论持久战》阐发了依靠政治动员实行全面的全民族抗战的思想。毛泽东认为,抗日战争是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它的胜利离不开全国人民的总动员,离不开人民广泛地支持和参与战争。毛泽东指出,“兵民是胜利之本”。这一“人民战争”的观点,是毛泽东持久战理论的灵魂,他把实施持久战放在了人民战争的基础之上。他说,只要“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事实上,在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难之际,全民抗战的政治动员使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空前觉醒,各阶级阶层、各种社会力量出现了团结一心、举国抗敌的局面。抗日战争

6、的胜利正是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胜利。《论持久战》阐述了夺取抗日战争胜利的战略战术原则。毛泽东指出,抗日战争总的战略方针是持久战,为了实现“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战争原则,我们必须主动地、灵活地、有计划地执行防御战中的进攻战、持久战中的速决战、内线作战中的外线作战。在整个抗日战争中,主要和重要的形式是运动战和游击战,而不以阵地战为主要形式,游击战不是可有可无的,战术上的游击战在抗日战争中具有重耍的战略地位,它在人类战争史上演出了空前伟大的一幕。正是通过这样严谨的论证,抗日持久战思想上升成为系统的科学理论,它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和方法来擘画整个抗日战争,指导走向胜利之

7、路。《论持久战》的影响深远而广泛从《论持久战》所起的实践作用看,它最重大价值就在于以科学的理论指导中国人民波澜壮阔的抗日战争实践.《论持久战》运用唯物辩证法科学地预见了抗日战争的整个发展进程。从抗日战争的结果看,正是沿着毛泽东所预示的,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战,终于实现了我们完全胜利而日本帝国主义彻底失败的战争目标。从抗日战争的具体过程看,战争的胜利就是循着《论持久战》所预见的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展开的。在战略防御阶段,日本凭借其军事优势大举进攻,占领许多大城市和地方,而中国虽是战略防御,却结成了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战略相持阶段,日军市

8、于战线过长,兵力不足,不得不停止战略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