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型学部(院)及学科

研究型学部(院)及学科

ID:44275038

大小:184.08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9-10-20

研究型学部(院)及学科_第1页
研究型学部(院)及学科_第2页
研究型学部(院)及学科_第3页
研究型学部(院)及学科_第4页
研究型学部(院)及学科_第5页
资源描述:

《研究型学部(院)及学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研究型学部(院)及学科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工作简报西南大学研究生院主办(第三期)2013年6月17日本期要目•学校召开学科建设推进会•各研究型学部(院)工作计划•农学部成立现代农业科学研究院学校召开学科建设推进会五大举措提升学科竞争力・・1生物技术学院(蚕学与系统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型学院建设2013年工作计划2心理学部研究型学部建设2013年工作计划5教育学部研究型学部建设2013年工作计划9农学部学科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2013年工作计划…12生命科学学院学科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2013年工作计划15资源环

2、境学院学科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2013年工作计划17研究型学部(院)机制体制创新农学部成立现代农业科学研究院21学校召开学科建设推进会五大举措提升学科竞争力4月17H,学校召开学科建设推进工作会,紧密结合教育部学科评估结果,总结经验,部署任务,探索学校学科长远发展和提升学科竞争力路径。校长张卫国首先作题为《负重自强,改革创新,全面提升学科竞争力》的主题报告,全面回顾学校学科发展历史,分析存在的问题,明确提出全面提升学科竞争力的发展目标和建设任务以及下一步发展的举措。报告指出,为加强学科建设和提升学科竞争力

3、,学校将推进五大方面举措。一是加强分类建设,构筑学科体系。包括:继续深化研究型学部(院)建设;启动基础学科振兴计划,明显提升建设水平;打造交叉学科平台,催生学科新增长点。二是落实学科规划,明确刚性任务。重点是:强力推进各一级学科发展规划的落实工作,制定刚性目标,明确任务要求。每个一级学科须有4-6个稳定的领域,每个领域须有2位以上专任教授,按年度落实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任务,加速目标的实现。三是调整学科结构,探索运行机制。重点是:整合相关学科资源,进一步探索学部制,试点学院+研究院的运行机制,促进教学平

4、台与研究平台之间的流动、协作,形成开放、竞争的良性机制。四是凝聚高层次人才,促进学科梯队建设。根据学校发展和学科团队建设需要,每年发布需求信息,在各个学科形成结构合理的梯队: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要确定2-3个主干二级学科,每个主干二级学科要有稳定的3-4个研究方向,每个方向必须有以教授领衔的学科团队。五是完善学科管理制度,健全学科投入机制。包括:健全管理体制、改革投入办法和完善运行机制及学科交流与评估制度。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生物技术学院院长夏庆友教授,教育学部部长朱德全教授、心理学部

5、副部长陈红教授、化学化工学院院长袁若教授、外国语学院院长文旭教授分别代表各自学科,就建设情况、存在问题以及今后发展思路等作交流发言。副校长崔延强在会上部署了2013年学科建设主要工作任务。党委书记黄蓉生作总结讲话,对近期学科建设重点工作做了再次强调。会议由副校长李明主持。全体校领导、学校学科建设领导小组成员、机关各职能部门、直(附)属单位负责人、各学院(部、所、中心)党政主要负责人、民主党派主委、教代会常委参加会议。生物技术学院(蚕学与系统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型学院建设2013年工作计划一、二级学术组织体

6、制及运行机制(一)二级学术组织体制建设相对分工且紧密联动的教学、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的三个功能组织,实行“三驾马车”互动运行的学术组织体制,具体是:学院重点负责教学及教学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承担重大基础研究,农业部等部市级学科平台承担应用基础及应用研究,并实行以民主集中制为基础的统一决策和运行管理体制。三个部分相应建设和依靠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工程中心技术委员会的决策支撑与指导,但整体上以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运行管理要求为标准,高水平建设学科平台,开展创新研究,全面引领学院学科高水平

7、发展。(二)运行机制建立健全教授委员会决策咨询制,实行人员弹性聘用与管理机制,完善人才引进与培养、资产和信息共享、科研组织运行、学术开放和交流、科技成果共享、绩效考核与评估等机制。二、学科平台建设增强国家重点学科“特种经济动物饲养”的学科优势,彰显学科特色,提升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学科的建设力度,提升该学科的整体水平。参与共同申请建设国家一级重点学科“畜牧学”。加强学院生物学一级学科下设各二级学科学位点的建设,加强学科带头人培养,加强研究平台建设,加强学科基础及应用基础研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立生物学科优

8、势与特色,形成新的竞争力。建设生物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点,特别是加强校外实践教学与联合培养基地建设。三、队伍建设以优化队伍的学缘结构和知识结构为目标,着重打造和提供良好的研究条件和人文环境,采取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继续实施国家“千人计划”、“外专千人计划”、“青年千人计划”、“百人计划”和“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力争引进“千人计划”、“长江学者讲座教授”等学术领军人才1〜2人,引进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植物学和昆虫学等学科领域的骨干人才2〜3人。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