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西年俗的调查与研究

粤西年俗的调查与研究

ID:44275678

大小:2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0

粤西年俗的调查与研究_第1页
粤西年俗的调查与研究_第2页
粤西年俗的调查与研究_第3页
粤西年俗的调查与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粤西年俗的调查与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粤西年俗的调查与研究广东文理职业学院(广东省攀登计划专项论文)杨丹刘政钊摘要:作为表达粤西人民情感的方式之一,粤西年俗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着广大民众参与其中。“驱鬼纳福”、“敬神祭祖”,一代又一代粤西民众通过各种年俗活动向大家表达着他们质朴的感情和美好的心愿。调查与研究粤西年俗,对于研究粤四地区的民俗文化、深入进行区域文化建设,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关键词:粤西;年俗;传统文化粤西是广东省西部地区的简称,从地域上划分,粤西主要是指湛江、茂名、阳江、云浮四个地级城市及其附属区域。年俗,是指人们在过年前后的这段时间里,以各种方式来期盼来年好运道的风俗和习惯。粤西年俗,是粤

2、西地区民众经过数代人的积累传播、继承发扬,从而形成的一种特别的表达民众美好诉求和心愿的传统文化方式,体现了粤西地区本土居民的传统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研究粤西年俗,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研究了解粤西民众的价值取向和思维习惯,对于结合粤西地方实际情况进行经济文化和政治文明建设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一、粤西年俗的发展概况目前,粤西主要有粤、闽、客三大族群,方言主要有涯话、黎话(雷州话)和海话,分属客家语系和闽南语系。粤西地区的年俗习惯因为族群和语系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风格。此外,地理位置的差异也让粤西年俗沾染上明显的地域特色。1、年例习俗年例习俗作为粤西地区主要的年俗习惯之一,自宋

3、代就已有文字记载,至明朝时兴盛开来,最早起源于立春祭祀仪式。有旧县志:“立春前有司迎句芒神于东郊,里市各扮故事表演,曰庆丰年”O年例习俗主要盛行于茂名地区,湛江吴川、阳江阳西等地区也有做年例的习惯。在粤四人眼里,年例大过年。过年可以不回老家,但年例是一定要回家的。做年例时,每家每户广纳亲朋,好酒好菜招待;亲朋好友空手而来,乘兴而归。来的人数多,代表主家人丁兴旺;人多热闹,预示今年会红红火火。2、飘色习俗吴川飘色始于清代,是吴川民间艺术“三绝”之一,堪称南国民间艺术的一株绚丽的奇葩。所谓飘色,是由若干人推着一座色板,色板上装饰着固定姿势的各种人物。人物只靠着一根看不见的

4、色梗支撑着,在高可逾人的空中手舞足蹈,飘然欲飞。2007年,“吴川飘色”被批准入选广东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春节期间,各村“游神赛会”,大家纷纷走到街上观看“飘色”演出,感受传统民间文化带给我们的震撼,别有一番滋味。3、炮会习俗明末清初,粤西地区开始流行一种抢花炮的习俗,又称炮会。炮会的仪式内容丰富,由奏乐、祭祖、舞狮、燃炮、放炮、抢彩头等项冃组成。炮内存有“彩头”o炮响之后,彩头冲天而起,抢到彩头的人可获得主家奉上的奖品或奖金。同时,抢到彩头的人也预示着今年会大吉大利,所以说,抢的是彩头,图的是吉庆。4、吃“蒲圆子”和炊鹅习俗阳江地区的民众有过年吃“蒲圆子

5、”的习俗。蒲圆子是一种海鲜咸汤圆,“蒲”阳江话浮,意思为“发”,过年吃“蒲圆子”意为团圆、发达。此外,阳江地区还有春节炊鹅的习惯。“炊”是阳江土话,即是蒸的意思。阳江有超过500年的养鹅历史,特产黄鬃鹅是我国五大名鹅之一。阳江民众春节“全民炊鹅”,家家吃鹅。在年节期间广东地区普遍全民吃鸡鸭的现象之下,阳江吃鹅,确实是独具特色。二、保护和发展粤西年俗的意义1、粤西年俗体现了中国传统的道家、儒家思想。粤西年俗中的游神、祭天活动表现了民宗对于自然的崇敬,体现了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年俗中表现出的重视家族与血脉传承的观念又很好的诠释了儒家的人伦思想。2、重视和保护粤西年俗,

6、有助于保护和发展中国传统民间文化。木偶戏、舞麒麟、飘色一系列民间艺术以粤西年俗为载体呈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充分见识到了粤西民间艺术的瑰丽风采。3、重视发展粤西年俗,有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在西方节口越来越受关注、本土民族节日日益淡化的今天,重视年俗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不仅可以保护本土民族文化不被外来文化侵占、取代,在传统文化的保护过程中,更能增加我们的民族认同感,从而增强民族凝聚力。三、粤西年俗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作为粤西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之一的粤西年俗,其发展对于保护和开发粤西文化有着不可忽略的积极意义,但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例如,在做年例时攀比之风盛

7、行,铺张浪费现象严重。很多人为了面子,在做年例时不顾自己的真实情况,一味追求场面,大摆筵席,往往“辛辛苦苫一整年,一次年例都玩完”。又例如,有些地区流行谁家去年生了男孩,年后炮会上要放“新丁炮”,在某种程度上宣扬了“重男轻女”的思想。此外,粤西年俗往往离不开放炮和聚集民众,在消防和交通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为了引导粤西年俗朝着一个正确的方向发展,真正成为一种优秀的民族文化,就必须深入挖掘其内在的文化价值,“取其精华去其糟粕”O首先,必须肯定粤四年俗存在的积极意义,并正确对待其发展过程中的存在的不足,并加以改进。其次,政府加强引导,通过扩大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