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皮吸收制剂研究进展

透皮吸收制剂研究进展

ID:44288183

大小:4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20

透皮吸收制剂研究进展_第1页
透皮吸收制剂研究进展_第2页
透皮吸收制剂研究进展_第3页
透皮吸收制剂研究进展_第4页
透皮吸收制剂研究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透皮吸收制剂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透皮给药系统及药代动力学的研究姓名:穆兰兰专业:药剂学学号:2013010091题目:透皮给药系统及药代动力学的研究1.透皮给药发展及特点1.1研究背景本世纪60年代以来工农业生产上不断发生药物、农药、毒物通过皮肤吸收,以致产生中毒现象,启发了约学工作者对约物通过皮肤吸收的思考,研究表明:某些药物不但可以透皮吸收,而且可以产生很好的疗效,从而开拓了药剂学中透皮给药研究的新领域。根据一系列有关报道,透皮给药制剂的销售额增长率要快于其他剂型的药物产品,1999年,全球透皮制剂市场的销售额约为11亿美元,2000年增至13亿美元,预计2005年将达

2、到127亿美元,到2010年有望增至800亿〜1000亿美元。美国医药界认为,今后10〜15年内,冇1/3的现用药将采用透皮吸收制剂;据一份国内16城市医院市场的统计,2004年芬太尼的销售总额约为3333.2万元,而芬太尼贴剂的销售额约为1712.85万元,占芬太尼市场的51・39%,由此足见透皮制剂发展的热度。1.2应用现状药物透皮给药系统(transdermaltherapeuticsystem,TTS或transdermaldeliverysystem,TDS)是指在皮肤表而给药,药物以恒定速度(或接近恒定速度)通过皮肤各层,进入体循

3、环,产生全身或局部治疗作用的新制剂。广义上透皮给约系统包括软膏剂、硬膏剂、贴剂、涂剂、气雾剂等。目前透皮制剂大多用于激索替代治疗(治疗绝经期综合征、骨质疏松症和性腺机能减退)、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和心绞痛)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戒烟、晕动病和疼痛/炎症)。1.3透皮制剂的优缺点与传统的给药方式相比,透皮吸收制剂有以下优点:可产生持久、恒定和可控的血药浓度,从而减轻不良反应;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减轻注射用药的痛苦;患者可自己用,岀现问题可及时停药,使用方便;减少给药次数和剂量。透皮给药制剂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由于人体皮肤的屏障

4、性,决定了药物通过透皮量是非常少的,这就要求药物的药理作用必须很强;透皮给药的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需达到很多条件(分子量、熔点、PKa值、稳定性、溶解度等);多数透皮给药制剂的时滞较长;透皮给药制剂的药物利用率较低。1.4皮肤的结构皮肤的结构主要分为四层,即角质层、生长表皮、真皮和皮卜•脂肪组织。角质层和生长表皮合称表皮。药物经皮吸收的主要途径是:透过角质层和表皮进入真皮,扩散进入毛细血管,转移至体循环。药物的经皮吸收主要是通过皮肤表面的药物浓度与皮肤深层中的药物浓度之差以被动扩散的方式进行转运。在整个渗透过程屮含冇类脂质的角质层起主要的屏障作

5、用。因此,药物的脂溶性越高越易透过皮肤。另外,药物还可以通皮肤附屈器官吸收。离了型药物及水溶性大分了由于在角质层中的透过速率很低,难以通过含有类脂质的角质层,因此对这些物质来说附属器官是主要的吸收途径。一般来讲,屮性药物主要是在毛孔和汗腺之间的角质层通过被动扩散的方式被吸收。1.研究技术1.1透皮给药系统的类型透皮给药系统的类型主要有四种:膜■贮库型透皮给约系统、骨架控释型透皮给药系统、微贮库控释型透皮给药系统、粘胶剂控释型透皮给药系统。透皮给药系统屮除了主药外,还包括:骨架材料、控释膜系统、固定在皮肤上的压敏胶,另外还有背衬材料和保护膜。这

6、些高分子材料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结晶与结品度,交联度,玻璃化转变温度对药物的透皮吸收冇重要影响。2.2改变药物透皮吸收的新技术改变药物透皮吸收的新技术有很多,主要有:(1)透皮促进剂:透皮吸收促进剂是指那些能够渗透进入皮肤降低药物通过皮肤阻力、降低皮肤的屏障性能,加速药物穿透皮肤的物质。常用的透皮吸收促进剂冇表面活性剂、冇机溶剂类、氮酮类化合物、角质保湿与软化剂等。(2)离子导入技术:离子导入技术是利用直流电流将离子型药物由电极定位导入皮肤或粘膜,进入组织或血液循环的一种方法。离子导入技术可以把药物直接导入病灶局部,并以所需的速度、按程序连

7、续传递药物,通常达到的深度不超过1cm,因而特别适用于浅表的病灶,而必耍时能迅速停止从离了给纱系统屮输入药物。(3)电致孔法透皮给约:电致孔法是采用憐时的高电压脉冲电场在膜等脂质双分子层形成暂时的、可逆的亲水性通道而增加细胞及组织膜的渗透性的过程。电致孔法透皮给药起效快,没有离子透皮给药的滞后反应,有利于实现生物大分子药物程序化给药。(4)脂质体技术:脂质体与细胞膜结构相似,特别是与皮脂相似的类脂如神经梢磷脂所形成的脂质体,与皮肤角质层具有高度的亲和性,可增加药物在局部的透皮,它可以包封难以透皮的药物及易受胃肠道破坏的生物高分子药物,但不能通

8、过完整的皮肤,这就决定了其用药特点是在皮肤病灶局部保持较高的药物浓度,在提高局部牛物利用度的同时,降低药物的全身吸收,降低副作用。(5)传递体:传递体是一种新型的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