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动手实践活动的有效性

例谈动手实践活动的有效性

ID:44300384

大小:204.34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0-20

例谈动手实践活动的有效性_第1页
例谈动手实践活动的有效性_第2页
例谈动手实践活动的有效性_第3页
例谈动手实践活动的有效性_第4页
例谈动手实践活动的有效性_第5页
资源描述:

《例谈动手实践活动的有效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数学2008年优秀论文评比例谈动手实践活动的有效性内容提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这一理念的引导下,动手实践活动的确增强了学生对数学课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活跃了课堂学习气氛。值得关注的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应该以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为根本目的,离开这一目的,无论学生的思维多么活跃,课堂气氛多么热烈,都不能视为有效和高质量的数学教学。为此,基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木人根据所听课例并结合口己的教学实践例谈了动手实践活动的儿个要求:1

2、、动手实践活动应促进学生数学认知理解,2、动手实践活动应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3、动手实践活动应为直观思维提供依据,4、动手实践活动应为数学猜想提供结果,5、动手实践活动应留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6、动手实践活动应适时、适量、适度。主题词:教学有效性动手实践数学思维工作单位:岱山县岱山初级中学作者姓名:庄舟峰例谈动手实践活动的有效性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这一•理念的引导下,课堂教学中教师会组织许多动手实践活动,如折纸、剪拼、测量、图案设计、

3、模型制作、试验、社会调查等。从新课程数学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看,动手实践活动的确壇强了学生对数学课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活跃了课堂学习气氛。值得关注的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应该以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为根本目的,离开这一目的,无论学生的思维多么活跃,课堂气氛多么热烈,都不能视为有效和高质量的数学教学。因此,我们不可避免地要思考这样的问题:到底应当创设怎样的动手实践活动才是切实有效的呢?本人根据所听课例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了观察与反思,下面我就引用实例,谈谈动手实践活动创设的几个要求供大家探讨。一、动手实践活动应促进学生数学认知

4、理解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发展,是对某些生活经验的数学化,或是对学生已冇数学知识的进一步数学化的过程。这就是说,新的数学知识总是基于学生现有的知识和经验而发生、发展的,它是对现有知识和经验的再度抽象和概括的结果。有鉴于此,在学习新的数学知识时,教师就必须关注学生所具冇的知识和经验。如果学生缺乏新知识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知识和经验,那么就需要及时弥补或积累这些知识和经验。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有效地构建新的数学知识,从而实现真正地理解新的数学知识的0的。因此,教师组织的动手实践活动就是为学生积累经验,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案例1:在讲授判定

5、三角形全等的边角边定理时,就可以先让每个学生利用直尺和量角器在白纸上作一个AABC,使ZB=20°,AB=3cm,BC=5cm,并用剪刀剪下此三角形,然后与其他同学所作三角形进行对照,看看能否重合,这时学生们会发现是能够重合的。接下来让学生改变角度和长度大小再剪三角形,并进行对照,这样学生自然会发现每次所作三角形都能够完全重合。此时教师再启发学生总结出:有一个角和夹这个角的两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即边角边定理。这种教学方式,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抽象的数学知识蕴于简单实验之中,使学生易于接受新知识。案例2:《

6、特殊的四边形——菱形复习》问题:用一张宽为2,长为4的矩形纸片折一个菱形,要求:面积尽可能的大。学生们认真而积极的动手折叠,不断地进行思考和改进,寻求自己满意的结杲,归纳Z后有如图1,2,3这三种形式。图1图2图3问1:为什么说你所折出的图形是菱形?学生分别根据不同的图形说出各个菱形的判定依据,而图1,2,3的折叠过程正好涵盖了菱形判定的几种方法。问2:以上所折的菱形小,哪一个面积最大?在以上两个过程中,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在新的背景下來理解菱形的判定定理和而积的计算,从而使得理解得到升华、内化。与传统的教师讲解相比具有更高的学习效

7、率,同时也加深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了学生的转化能力。二、动手实践活动应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和思维Z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教师要重视实践活动,真止放手让学生操作,让操作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源泉。因此,教师组织的动手实践活动能吸引学生思考,启迪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益。案例3:探究“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的定理和证明方法。情境1:拿一张RtAABC纸片(ZC二RtZ,ZA=30°),对折AB边使A点和B点重合,折痕为E

8、F,沿BF对折,点C、点E恰好重合(如图),验证了BC=-AB2情境2:拿一张RtAABC纸片(ZC=RtZ,ZA=30°),对折AC边使A点和C点重合,折痕为EF,沿CF对折,点E落在BF上,沿CE对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