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整治区土壤培肥与应用要点分析

农田整治区土壤培肥与应用要点分析

ID:44301028

大小:3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0

农田整治区土壤培肥与应用要点分析_第1页
农田整治区土壤培肥与应用要点分析_第2页
农田整治区土壤培肥与应用要点分析_第3页
农田整治区土壤培肥与应用要点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农田整治区土壤培肥与应用要点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农田整治区土壤培肥与应用要点分析农田整治区土壤培肥与应用要点分析[摘要]生物虽是农业的核心,食物主要市农作物提供。然而,一切生物都必须生长在一定的环境中。生物和环境是一个生态系统,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培育农田地力就是围绕提高农田综合生产能力,针对农田地力状况,分析制约因子,突出关键措施,综合应用土壤培肥改良的先进适用技术,创造肥沃、健康、安全的农田土壤环境。[关键词]农田整治区土壤培肥应用[中图分类号]S1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4)06-0160-02农田土壤主要指旱田土壤和水田土壤等非设施农业土壤。农田土

2、壤由于长期受人为耕作因素的影响,其土壤形成规律已被打破,特别是水田土壤已发育为水稻土或接近水稻土,生产性状和肥力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人为活动的制约,因此,农田土壤肥力的提高便取决于人们的合理利用和有效的培肥与改良[1]。一、农田培肥和环境治理净化的重要性农田整治区环境的具体内涵,一是生物活动的空间,也就是耕地的面积。农作物种植面积,直接关系到生物生产量的多少。美国等许多国家,市于人口较少,人均占有耕地约0・5-2hm2,生物生产量的供给就比较宽松。中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人均占有耕地仅0.10hm2左右,并且随着人口的增长,这种比例还在缩小,

3、食物供给必然紧迫。另一是供生物生长的土壤质量,它反映了持续增长的潜力。肥力高而无障碍因素的土壤,产量比低肥力土壤可以高50%-100%,或者史大[2]。由于地力是多因索综合作用的结果,建立与种植制度相适应的多途径培肥农田的技术体系,是农作制度发展的需要和必然结果。所谓多途径农田培肥技术体系是:以地力动态平衡为基础,在建立良好的农业生产体系的同时,以人工施肥为核心,通过生物的、化学的、物理的、工程的、防护的措施构成多维养地,全面调控地力的技术体系。实施全方位、多途径培肥,尽可能使更多的物质和能量纳入到农田生态系统中来,是现代多维用地、高产出、高功能

4、的种植制度的需要。途径多了,即使某些培肥措施暂时削弱或中断,地力变化也能较稳定,而且各途径之间可以取长补短,综合利用,避免单一途径的不足或弊端。二、农田整治区土壤培肥存在的问题按照有关规定,标准农田由国土部门和农业部门共同管理。国土部门主要负责标准农FH的水利设施等工程建设,以及制定相关政策,促使权属单位对后续基础设施的管理及保护;农业部门主要负责对农田进行培肥管理及技术指导,对部分标准农田进行地力动态监测,同时对建设占用标准农田实施监管。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呈现以下儿个突出问题:一是部门衔接不顺。部分县(市、区)国土部门在标准农田建设后移交不及

5、时或资料不全,使农业部门无法对标准农田的数量和质量进行有效管理。二是重建轻养。国土部门大都只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对标准农田地力质量提升投入不够,而农业部门乂没有专项经费对其质量和基础设施进行有效维护,部分标准农FR由于建成时间较长,乂无专项维修经费,加上人为偷盗破坏,原建的“三面光”排灌渠道、机耕道路、泵站等基础设施损坏严重,已经影响到功能的正常发挥。三是农业部门大多经费匮乏,未能正常开展对标准农FH的地力动态监测[3]。通过对典型农户、典型标准农FR调查发现,农民坚持用地与养地相结合,坚持有机与无机相结合,坚持大中微量元素相结合等科学种田的意识在

6、逐步形成,特别是近儿年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和有机肥推广项目以來,多数农民树立了因土因作物施肥的观念。但是,通过调查也发现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部分农户养地培肥的观念较为薄弱。由于流转土地较多,所有者和耕种者分离,部分外來农户存在短期掠夺性种植行为;而大多数种粮散户不以土地为主要经济來源,种好种坏无所谓,更不会从长计议培肥地力。二是科学施肥技术到位率不高。全市种植户科技素质总体上仍然偏低,对新技术接受较慢,习惯于沿用相同的种植模式或种植同…作物,盲目施肥、过量偏施化肥等现象仍然存在,导致土壤养分不平衡、次生盐渍化和屮微量元素缺乏等症状。三是深耕

7、少,耕作层厚度下降。由于长期采用机械耕作或实行免耕直播制度,耕层厚度有变薄的趋势,部分区域由于花木营销甚至带走耕作层土壤。三、农田整治区土壤培肥与应用要点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农田的土壤特点,也应有所侧重,有主有次。概括地说,全方位、多途径培肥农田的技术体系主要由生物途径、化学途径、物理途径和防护途径等4个方面组成。1.生物途径借助于植物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质,生物固氮作用增加的氮素营养,连同家畜粪便含有的营养物质投入农田,能显著地增加土壤有机质和氮素等营养物质,这种生物培肥的方式,是地力培肥的基本途径。如种植豆科作物、绿肥牧草,合理轮作,施用厩肥、堆

8、肥、菌肥,秸秆还田,造林种草。生物养地的主要作用表现为:①纶物固氮;②增加有机质;③添加土壤营养物质;④固土保水;⑤改良土壤理化性状;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