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李中梓学术思想

浅谈李中梓学术思想

ID:44303057

大小:63.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0-20

浅谈李中梓学术思想_第1页
浅谈李中梓学术思想_第2页
浅谈李中梓学术思想_第3页
浅谈李中梓学术思想_第4页
浅谈李中梓学术思想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李中梓学术思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李中梓学术思想李中梓,字士材,号念莪,江苏华亭人,为明末清初著名医家.牛於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卒於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李氏出身科甲贯珠,官僚门第,衣冠薮泽之家。早年学举业,十二岁即取得秀才资格,因以清刚之气,隽上之才,而不合“诗文要歌颂者,人物取软滑者”的录取标准,故屡试不第,应考九次仍未能中举,蹭蹬场屋,复因其妻及两亲子被庸医用凉药所误而亡。自己乂体弱多病,遂转而学更,以贡生终焉。其於《删补颐生微论——口序》言:“余少治经主言,及两亲子俱以药误,予又早岁多,然迫于思,而以邹鲁Z业,兼岐黄家言,药壯道Z受病,而因以通

2、有牛Z疾,似同源而异流矣,”李氏从事医业四十余载,李氏接触医学约从母病开始,自究医理,攻研医学,口学成材,终成名医。李屮梓一生苦作甚富,先后共撰述廿余种I矢书,惟屡经兵患,迄今仅存九种,现将其苦述依年代的先后,主要下列儿种:1.雳公炮制药性解(1619年)二卷;2.医宗必读(1637年)十卷,台南综合出版社,1989年,据明•崇祯十年丁丑,经纶堂刊本;3.内经知要(1642年)二卷;4.删补颐生微论(1649年)四卷,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年据明•崇祯十五年壬午,聚文堂刊本;5.伤寒括要(1649年)二卷;6.里中医案一卷据李氏四世

3、孙丁升庵抄本,成书年代不详;7.诊家止眼二卷;&病机沙篆二卷;9.木草通玄二卷。其中,《医宗必读》与《删补颐生微论》两书虽然皆属辨证论治之书,但《医宗必读》著重在临床,词简而明,法精以详,类似於临床手册;《删补颐牛微论》侧重於说理,类似於医案医话,两巧合勘,对以窥见李氏学说及医疗经验的大部份,也对以作为研究士材学说的阶梯。一、学术箸作(一)《医宗必读》一书共十卷,其内容大致可分为三大部份:L总论(卷一):系医论专辑,其中关於指导读书法二篇,指导治病用药法十二篇,能反映其学术造诣,是李氏临床实践经验总结。2.脉法(卷二):本卷分两个内容组

4、成:一为《新著四言脉诀》,一为《脉法新参》、《四言脉诀》。汉•张仲景《平脉法》中己开其先导,宋•崔嘉彦衍绎成帙,明•李时珍加以删补,李氏乂补其缺,止其谬,复加注释,更加详明。后壯的《医宗金鉴》,俞根初Z《通俗伤寒论》均采用它。《脉法新参》,为李氏的论脉专辑,可为《士材三书》中的《诊家正眼》互相阐发。3.证治类方(卷五卷十):卷五“伤寒六经证治”,对每个证候的解说,仿成无己《伤寒明理论》,简明扼要,人体是《伤寒括要》的辑录。六至I-港,分论朵病36个病种,都先论述经义,次选前人的论述,益以口己的阐发,精辟处超过前人,后附治案,亦均精切。此

5、外,述有李氏口订方七首,包括有:(1)润肺饮(2)利金汤⑶阴阳攻积丸(4)肺痈神汤(5)清宁膏(6)拯阳理虏汤(7)拯阴理虏汤。这七个自制方,李氏都累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英中拯阴理劳汤及拯阳理劳汤两方,《医宗金鉴》虚劳门倶转引载,加减法亦全部引川。后来更衍出更多的新方,李氏创造於前,吴谦,林佩琴等采用於后,并有所补充,从而扩大其应用。(二)删补颐生微论内容分析删补颐牛微论为李氏学术思想Z另一代表作,全书四卷,共24篇,按其内容可归纳为五类:1.医学源流(《医宗•第二》):评议古医32家,析其精粗,议论中肯,,可与吕元膺《医门群经论》及《

6、诸经论》先后辉映。2.论药,释方,明治(《宣药•第七》、《药性?第二十一》、《医方?第二十二》、《明治•第十四》):这四篇是理论贯穿临床的精粹部份,指出用药的“君臣佐使,逆从反正”的要则,为李氏用药的心得处;后述“七方”,“十剂”,斟酌古说,加以融化。各方主治多根据临床经验,释方亦实事求是,多有可取。3.审病机(《别证•第十》、《知机•第十三》):强调辨证审因,其耍旨为“脉有雷同,症有疑似,水火亢制,阴阳相类;脏之发也混於腑,血之变也近於气;大实有贏状,谋补益疾,至虚有盛候,反泻含冤。”并举前人治例,以证实其说理之來自实践。李氏认为古之

7、论病,不曰病形,不曰病体,而曰病机……只熟於理而己,理熟则机得,机熟则言屮。把病机与病理结合在一起,有其清澈的看法。4.气化(《化源•第十二》、《运气・第八》、《风土•第十五》):此为治病求本的一个主要环节,联系著因时制宜和因地制宜,重点在“资其化源”。5.医案(《医案•第二十三》:辑录经验医案30例,常例、常治概不列入,俱以病情复杂多变者为主,所采治案,比《医宗必读》少而精,主耍突出二点:一为突出凭脉辨证,脉法与治法针对性强,如治黄贞父肠风下血案;二为突出议病用药以理论为指导,如治杨文老痰喘,治俞望Z郁热呕吐案,都属可法可师。二、李中

8、梓Z主要学术思想(一)治病求本,重视先后二天李氏认为要掌握生命之木,必须重视先天之木与后天之木。先天之木在肾,其云:"...耒有此身,先有两肾,故肾为脏腑Z本,十二脉之根,,呼吸Z本,三焦Z源,而人资之以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