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加隔药饼灸治疗慢性喉炎临床观察

针刺加隔药饼灸治疗慢性喉炎临床观察

ID:44311562

大小:41.05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20

针刺加隔药饼灸治疗慢性喉炎临床观察_第1页
针刺加隔药饼灸治疗慢性喉炎临床观察_第2页
针刺加隔药饼灸治疗慢性喉炎临床观察_第3页
针刺加隔药饼灸治疗慢性喉炎临床观察_第4页
针刺加隔药饼灸治疗慢性喉炎临床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针刺加隔药饼灸治疗慢性喉炎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针刺加隔药饼灸治疗慢性喉炎临床观察针刺加隔药饼灸治疗慢性喉炎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寻治疗慢性喉炎的有效疗法。方法:将90例慢性喉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加隔药饼灸,穴取扶突、人迎、水突等,配合涌泉穴隔药饼灸;对照组口服黄氏响声丸。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疗效,并将两组辨证分型、病理分型以及疗效与病程的关系进行治疗前后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从辨证分型比较,阴虚肺燥型、痰热蕴结型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肺脾气虚型两组疗效相当;

2、从病理分型组间比较看,慢性单纯性喉炎疗效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肥厚性喉炎、萎缩性喉炎疗效两组相当。结论:针刺加隔药饼灸治疗慢性喉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主题词]喉炎/针灸疗法;间接灸;针刺疗法/方法慢性喉炎为临床常见病,是指喉部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以长期声音嘶哑为特征的慢性喉病。临床上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但其疗效不甚理想,甚至无效。针灸治疗慢性喉炎的文献报道也不多见,为此,笔者自1999年1月一2005年1月运用针刺加隔药饼灸疗法治疗慢性喉炎60例,并与口服黄氏响声丸30例对照,同时将两组辨证分型、病理分型进行治疗前后疗效对比,取得

3、了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90例患者均来自我院针灸科门诊,按照随机数字表法(2: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最小24岁,最大59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2年,其中1〜3个月26例,3+〜6个月18例,6〈sup>+〈/sup>个月〜1年12例,l〈sup>+〈/sup>〜2年4例;职业:教师20例,演员18例,播音员12例,销售员8例,其他2例;辨证分型:阴虚肺燥型26例,肺脾气虚型16例,痰热蕴结型18例;喉镜检查分型:慢性单纯性喉炎42例,肥厚性喉炎8例,

4、萎缩性喉炎10例。对照组30例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最小23岁,最大60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2.5年;职业:教师8例,演员6例,播音员12例,销售员2例,其他2例;辨证分型:阴虚肺燥型12例,肺脾气虚型8例,痰热蕴结型10例;喉镜检查分型:慢性单纯性喉炎18例,肥厚性喉炎4例,萎缩性喉炎8例。1.2诊断标准参照国家屮医药管理局《屮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之慢喉喑诊断标准:①以长期声音嘶哑、喉部干燥不适为主要症状,伴咳嗽、咯痰等症;②病程较长,声咅嘶哑时轻时重;③从事教师、演员、营业员等用嗓较多职业者易患本病,多因急喉喑反复发作而转为慢性,亦有长期发音

5、过度、缓慢起病者;④喉镜检查多有黏膜暗红充血、肿胀或萎缩,声带肿胀、肥厚,声门闭合不全,或室带肥厚、超越。辨证分型分为3型:①阴虚肺燥型,②肺脾气虚型,③痰热蕴结型。1.3病例纳入标准①凡符合本研究Z慢喉喑诊断标准者;②病程在1个月以上,声音嘶哑,讲话费力,不耐多言,喉部干燥、微痛,咽喉部易疲劳,有黏痰不易咯出者;③喉镜检查呈慢性充血,声带肥厚,闭合不全或声带充血、肥厚或萎缩者;④按照本研究设计Z随机分组(数字表法)完成治疗程序者。1.4病例排除标准①未按照本研究设计程序治疗者;②排除喉癌、喉返神经麻痹、癒症性失声、喉外伤、喉结核、喉梅毒、喉白喉等病症者;

6、③治疗过程中断或未完成本研究治疗者;④治疗期间配合约物治疗者。2治疗方法1.1治疗组(针刺加隔药饼灸组)(1)针刺取穴:基本穴为扶突、人迎、水突、通里、涌泉、开音穴(经验穴,位于喉结尖峰前上方凹陷处,仰头取穴)。辨证取穴:阴虚肺燥型加太溪、三阴交;肺脾气虚型加足三里、上巨虚;痰热蕴结型加丰隆、合谷。(2)药饼粉制作:取白术、黄罠、百合、生地、半夏、胆南星,按2:2:1:1:2:1的比例称取,将上述诸药烘干、粉碎后过80目筛,装瓶备用。(3)操作:①令患者仰卧位,头稍后仰,常规消毒后,取0.30mmX40mm毫针,分别在扶突、水突穴处快速进针,穴位周围产生酸

7、胀感后,用捻转泻法行针1分钟快速起针,以无菌棉球按压针孔;然后取毫针在喉结旁开1・5寸人迎处,以食指推开颈总动脉,在其前缘快速直刺20mni,得气后用捻转泻法行针30秒,起针后按压针孔1分钟;再取开音穴,以毫针快速进针,得气后用提插泻法行针30秒起针后,按压针孔1分钟即可。②令患者仰卧位,用毫针取通里穴,快速直刺得气后,根据辨证分型,依次取太溪、三阴交、足三里、上巨虚,快速直刺得气后,用提插补法行针1分钟;丰隆、合谷快速直刺得气后用捻转泻法行针1分钟。上述诸穴留针30分钟,每15分钟再按上述补泻手法行针1次。③起针后,患者俯卧位,暴露双足底,将新鲜&姜取姜

8、汁适量,再取瓶装备用药面20g,以姜汁调成糊状,制成直径5cm、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