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清平乐·村居教材解读和备课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清平乐·村居教材解读和备课

ID:44322001

大小:12.14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20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清平乐·村居教材解读和备课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清平乐·村居教材解读和备课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清平乐·村居教材解读和备课_第3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清平乐·村居教材解读和备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清平乐·村居教材解读和备课一、语言特色在描写手法上,这首小令,没有一句使用浓笔艳墨,只是用纯粹的白描手法,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作者能够把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态,描写得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如若不是大手笔,是难能达到此等艺术境界的。在艺术结构上,全词紧紧围绕着小溪布置画面,展开人物的活动。从词的意境来看,茅檐是靠近小溪的。另外,“溪上青青草”、“大儿锄豆溪东”、“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四句,连用三个“溪”字,使得画面的布局紧凑。所以,“溪”字的使用,在全词结构上起着关键作用。在写景方面,茅檐、小溪

2、、青草,这本来是农村中司空见惯的东西,然而作者把它们组合在一个画面里,却显得格外清新优美。在写人方面,翁媪饮酒聊天,大儿锄草,中儿编鸡笼,小儿卧剥莲蓬,通过这样简单的情节安排,就把一片生机勃勃、和平宁静、朴素安适的农村生活,真实地反映出来了,给人一种诗情画意,清新悦目的感觉。二、核心目标1.了解“词”这种文学体裁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粹——唐诗宋词的热爱之情。2.体会辛弃疾选取典型的画面,叙写出活灵活现的生活场景的高超的白描手法。3.重点体会词中的口语化表达,从语言中感悟场面的和谐自然,农村劳作的诗意。三、作业设计一、背诵并

3、默写《清平乐村居》。二、填空。1、这首词通过描写以及形象的刻画,抒发了作者思想感情。2、上阙写的情景,下阙采用的手法,直陈人,事物,直接写三个儿子的不同形象。3、作者将、、、、、等人等景色巧妙结合在一幅画面中,构成了淡雅、质朴的艺术境界。恰似一个桃花源,令人神往。三、学习把这首词改写成一个通俗易懂的故事。题目《改写〈清平乐村居〉》,提示:把这个场景描写具体,注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突出人物的特点,表现这首词的主题。四、名篇积累。西江月【原文】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

4、边,路转溪桥忽见。【题解】见《嫁轩长短句》。题为“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闲居上饶时,曾筑书堂于上饶西之黄沙岭,往来其间。这首词当作于此时。此词描写农村夏夜景物,有明月、清风、疏星、小雨,有蝉声、蛙声,还有稻花的香气,在宁静的气氛中蕴含着一片生机,反映作者对农村生活的恬适心情。风格清新活泼,笔调灵活轻快,乃描写田园风光之佳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