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的生物力学ppt课件

脊柱的生物力学ppt课件

ID:44323896

大小:1.08 MB

页数:41页

时间:2019-10-20

脊柱的生物力学ppt课件_第1页
脊柱的生物力学ppt课件_第2页
脊柱的生物力学ppt课件_第3页
脊柱的生物力学ppt课件_第4页
脊柱的生物力学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脊柱的生物力学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脊柱的生物力学CHENLONGFUINTRODUCTION脊柱的生物力学涉及范围非常广泛,脊柱结构、运动、损伤、固定等方面的生物力学研究有助于解释脊柱相关的生理、病理以及对临床治疗方法、临床器械的设计研究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脊柱的结构脊柱的结构复杂,由7块颈椎、12块胸椎、5块腰椎及骶骨、尾骨各一块组成,通过椎间盘和强健的韧带连接在一起,其主要功能为保护脊髓,并将载荷从头脊柱传递到骨盆。具有活动性能的各椎体间互相形成关节,能在三个平面上运动。脊椎的稳定性由韧带、椎间盘、肌肉共同协调维持。脊柱的功能单位脊柱的功能单位也称功

2、能单元,即一个运动节段,包括两个椎体及两椎体之间的软组织。一、椎骨的生物力学最早关于人类椎骨(椎体、椎弓、关节突)生物力学的研究是Messerer对椎体强度的测量。(一)椎体的生物力学早期的生物力学研究是对椎体抗压强度的测试。当时喷气机飞行员弹射如何选择合适的加速度才不造成脊柱损伤,促进了生物力学的深入研究。研究表明,椎体的强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特别是在40岁以后会明显降低。抗压强度(一)椎体的生物力学为了更进一步的研究,我们又将椎体细分为皮质骨壳、松质骨核以及终板来分析。1、皮质骨壳椎体的主要负载部位是皮质骨壳还是松质骨

3、核?1、皮质骨壳Rockff等的实验表明,完整椎体的强度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低。从20-40岁,椎体强度的降低明显,40岁以后强度改变不大。<40Y>40Y2、松质骨核在对椎体松质骨强度测试中,载荷-形变曲线显示椎体的松质骨核可以承受很大的压缩载荷,断裂前其形变率高达9.5%,而相应的皮质骨的形变率还不足2%;说明椎体损伤首先发生皮质骨断裂,而不是松质骨的显微骨折。3、终板终板在脊柱的正常生理活动中承受着很大的压力。终析的断裂有三种形式:中心型,周围型,全板断裂型。A.中心型在没有蜕变的椎间盘中最多见。B.周围型多见于有蜕变的椎

4、间盘。C.全板断裂多发生于高载荷时。3、终板无蜕变的椎间盘受压,在髓核内产生压力,终板的中心部位受压3、终板蜕变的椎间盘由纤维环传递压力,终板边缘承受载荷(二)椎弓Rolander(1966),Weiss(1975),Lamy(1975)进行的三种椎弓载荷方式表明,大部分断裂发生在椎弓根。椎弓根的强度与性别及椎间盘的蜕变与否关系不大,但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退。(二)椎弓椎弓不同加载方式的断裂载荷二、椎间盘椎间盘为一密闭性弹性垫,由相邻椎体上下面的软骨板,纤维环和髓核组成。纤维环的纤维走行方向与椎体平面呈30度角。椎间盘在椎体间

5、起缓冲垫的作用,能吸收、缓冲载荷,并使载荷均匀分布。椎间盘的生物力学特性1、受压的特性在脊柱的运动节段压缩试验中,首先发生破坏的是椎体而不是椎间盘。这说明,临床上的椎间盘脱出不只是由于受压,更主要的原因是椎间盘内应力分布不均匀。椎间盘的生物力学特性2、受拉的特性在不同方向的载荷作用下,椎间盘都受张应力作用。椎间盘的生物力学特性对椎间盘的强度测试表明,椎体前后部位的椎间盘强度比两侧的高。中间的髓核强度最低。椎间盘的纤维环在不同的方向上也表现出不同的强度,沿纤维走行方向的强度是水平方向强度的3倍。这一点对于分析脊柱损伤的机制,确定

6、合理的治疗方法是很有意义的。椎间盘的生物力学特性3、受弯的特性弯曲和扭转暴力是椎间盘受损伤的主要原因。通过造影证实,在脊术的屈伸活动中,髓核并不改变其形状及位置。椎间盘的生物力学特性4、受扭的特性在脊柱运动节段轴向受扭转的实验中发现,扭矩和转角变形之间的关系曲线呈“S”形。其中3°-12°的扭转部分,扭矩与转角之间存在线性关系。椎间盘的生物力学特性5、受剪的特性椎间盘的水平剪切强度大约为260N每平方毫米。纤维环的破裂我由于弯曲、扭转和拉伸的综合作用造成的。单纯的剪切暴力很少造成纤维环破裂。椎间盘的生物力学特性6、松弛和蠕变椎

7、间盘在受载荷时有松弛和蠕变现象。蠕变的特点与椎间盘的蜕变程度有关,没有蜕变的椎间盘蠕变很慢,经过相当长的时间也能达到最大变形。蜕变的椎间盘则相反。这表明蜕变的椎间盘吸收冲击的能力减退,也不能将冲击均匀地分布到终板。椎间盘的生物力学特性无蜕变的椎间盘(0度)需要相对长的时间性而达到较小变形椎间盘的生物力学特性7、滞后椎间盘和脊椎属粘弹性体,有滞后性能。此结构在循环加载和卸载时伴有能量损失。滞后与施加的载荷、年龄及椎间盘所处位置有关。椎间盘的生物力学特性滞后载荷越大,滞后越大;随着年龄的增大其逐渐减小。同一椎间盘在第二次加载后的滞

8、后比第一次加载时下降,这表明反复冲击载荷对椎间盘有损害。椎间盘的生物力学特性8、疲劳的耐受活体椎间盘的疲劳耐受能力尚不清楚。离体脊柱运动节段疲劳试验(施加一个很小的轴向持续载荷,向前反复屈曲5度,屈曲200次时椎间盘出现破坏迹象,屈曲1000次时完全破坏)。个人认为,加载负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