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逆向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ID:44327641

大小:3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0

逆向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_第1页
逆向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_第2页
逆向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_第3页
逆向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逆向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逆向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所谓数学思想,是指人们对数学理论与内容的本质认识,它直接支配着数学的实践活动。所谓数学方法,是指某一数学活动过程的途径、程序、手段,它具有过程性、层次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数学思想是数学方法的灵魂,数学方法是数学思想的表现形式和得以实现的手段,因此,人们把它们称为数学思想方法。古往今来,数学思想方法不计其数,每一种数学思想方法都闪烁着人类智慧的火花。一则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有些数学思想方法他们不易接受,二则要想把那么多的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给小学生也是不大现实的。因此,我们应该有选择地渗透一些数学思想方法。现在我重点论述的是逆向思

2、维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什么是逆向思维?逆向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指由果索因,知本求源,从原问题的相反方向着手的一种思维方式。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反过来想一想”。逆向思维新颖独特,与其他思维方式相辅相成,是创新思维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逆向思维,在“逆”字上做文章,摒弃常规的顺向思路,从对立的方向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创新思维训练的一大好方法,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目标。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已具有了可逆性,重视对学生进行逆向思维的训练,有利于加速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数学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训练:1、逆用概念法则,

3、培养逆向思维的意识;2、注重公式的逆运用,激发逆向思维的兴趣;3、重视非常规的解题方法,努力追求思维的独创性;4、注意数学问题的逆向转换,提高逆向思维的自觉性。一、从一道应用题的解答说起数学课上,老师出了这样一题:“5箱一样重的巧克力,如果从每个箱子里取出12千克,那么,5只箱子里剩下的巧克力的质量等于原来2只箱子里巧克力的质量。原来每个箱子有巧克力多少千克?”4思路一:分析发现,用算术方法很难解决。不妨设每箱巧克力重X千克,根据“5只箱子里剩下的巧克力的质量等于原来2只箱子里巧克力的质量”,列式为:2X=5X―12×5,解得X=20思路二:本例中,因为剩下

4、的巧克力的千克数不好直接求出,不妨先求出“取出巧克力的千克数”。列式为:12×5=60(千克);又因为“剩下的巧克力的质量等于原来2箱的质量”,反过来,取出的巧克力的千克数就是(5-2)箱的质量,那么,每箱巧克力的质量为:(12×5)÷(5-2)=20(千克)比较以上两种思路可知:我们在解决同一个问题时,可以按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考虑,即从条件到结论,从现象到本质;也可以从结论出发,追溯使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按事物变化的反方向进行思考。思路二就是人们常说的逆向思维。在小学阶段,由于小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相对较低,习惯于顺向思考问题,对于一些需要

5、逆向思考的问题很难理解。例如:池塘水面上生长着一些浮萍,它们所占水面每天增加1倍,经过100天,整个池塘的水面长满浮萍。经过多少天池塘中的浮萍的面积为水面面积的一半?一些学生凭直觉得到答案为99天,但很少有人能说清理由。此题如果运用逆向思维,则可迎刃而解。二、逆向思维及其作用逆向思维是思维向直接相反方向重建的过程。小学数学中的许多概念、性质、运算、思路、方法等都具有可逆性。如加法和减法、乘法和除法、扩大和缩小、计量单位间的聚化、正反比例,要让学生理解数学的这种可逆性,就必须具有相应的心理过程,即逆向思维的过程。有研究表明,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已具有了可逆性,

6、逆向思维的形成,说明学生思维的活动已达到抽象推理的水平。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重视对学生进行逆向思维的训练,有利于加速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数学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三、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逆向思维品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逆向思维的训练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4逆用概念法则,培养逆向思维的意识概念法则的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数学概念的正确理解,对运算法则的熟练应用,仅靠正向思维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逆向思维方面的训练来加深理解基础知识。数学中的许多概念法则来源于问题或问题本身存在着的互逆关系,这些

7、都是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极好素材。例如:在学习“倍的认识”之后,(1)、3的4倍是(),2的6倍是();(正向思维)一个数的3倍是12,这个数是();(逆向思维)12是()的()倍;(逆向思维)2、注重公式的逆运用,激发逆向思维的兴趣在数学上不少公式是由已知知识逆向思维,通过猜测并验证而得到的,解题中,一些所谓技巧和灵活性也是由此而来的。而学生往往只习惯于从左往右地运用公式,缺乏逆向思维的自觉性和基本功。显然,这对于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是相当不利的。在教学中注重对公式的逆运用,往往能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3、重视非常规的解题方法,努力追求思维的独创性对于一些数学问

8、题,在运用正向思维去解答时,教师也可以注意启发学生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