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勤奋”为话题-议论

以“勤奋”为话题-议论

ID:44337955

大小:434.31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9-10-21

以“勤奋”为话题-议论_第1页
以“勤奋”为话题-议论_第2页
以“勤奋”为话题-议论_第3页
以“勤奋”为话题-议论_第4页
以“勤奋”为话题-议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以“勤奋”为话题-议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作文讲评--以“勤奋”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关于审题审话题“勤奋”刻苦,顽强,遇到困难不畏缩,碰到疑难不放过,遭到挫折不灰心。勤奋就是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反面: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定立意2审体裁----议论文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作者阐述自己的见解和主张,达到以理服人的目的。1马克思写《资本论》,辛勤劳动,艰苦奋斗了40年,阅读了数量惊人的书籍和刊物,其中做过笔记的就有1500种以上;2我国历史巨著《史记》的作者司马迁,从20多岁起就开始漫游生活,足迹遍及黄河、长江流域,汇集了大量的社会素材和历史素材,为《史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3德国伟大诗人、小说家和戏

2、剧家歌德,前后花了58年的时间,搜集了大量的材料,写出了对世界文学和思想界产生很大影响的诗剧《浮士德》;4我国年轻的数学家陈景润,在攀登数学高峰的道路上,翻阅了国内外的有关上千本资料,通宵达旦地看书学习,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成就;5、“笔冢”的由来唐代书法家怀素以草书著称于世,人称“草圣”。他的草书,气势雄浑豪放有“骤雨狂风”之势。他幼年为僧,寺院附近种值有一万多株芭蕉,每日摘采蕉叶练字。蕉叶用完了就用浅色漆盘和方木板练字,写满字迹后,擦掉再练。久而久之,竟把漆盘和木板磨穿了。寺院的墙壁上,家具上,连僧人做袈裟的布上都写满了字。他每日勤奋刻苦练字,用秃了许多毛笔,堆集起

3、来埋在山下,名曰“笔冢”。6、董老的手杖老革命家董必武喜欢书法,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勤于练字。他晚年的时候到户外活动总是拿着一根手杖。走累了,坐下来休息的时候,就以手杖当笔,在地上练习写字,如果坐得高,干脆把手杖像握笔一样提着,在空中写划。散步时,以手杖锻炼握笔、运笔的腕力。由于董老的刻苦勤学,他的书法秀美、挺拔,人称“董体”。7、言菊朋学戏京剧言派创始人言菊朋,是蒙古族人,祖辈几代都是清王朝的武官。他在陆军贵胄学堂念书时就对京剧艺术特别有兴趣。毕业后,他在蒙藏学院某得了个小差事,收入很低,维持六口之家生活过得紧巴巴。可他千方百计要省出钱来去听戏。他特别爱看著名老生谭

4、鑫培演的戏,不管是下瓢泼大雨还是大雪纷飞,他总是脚踏钉鞋,手持雨伞,上戏院买张最便宜的票,潜心观摩谭鑫培的表演。十余年如一日,从不间断,他的足迹踏遍了北京城内各大戏院。他不但刻苦、细心学习谭鑫培的表演艺术,而且还在学习别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终于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在京剧界独树一帜,成为言派创始人。8、门采尔的“绝症”阿尔道夫·门采尔是世界著名的素描大师,他从13岁开始学绘画。一生共创作了一万五千多幅速写,七千多张素描。这些数量惊人的作品,都是他辛勤劳动的结晶,他不管走到哪里,绘画工具总是随身带着,在大街小巷,乡村田野,河畔山顶,处处可以看到挥笔作画的身影。有人称他

5、得了“缓画狂热症”,他听了很高兴地说:“希望此病是绝症。”9、画蛋达·芬奇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一位卓越越画家。他从小爱好绘画,父亲送他到佛罗伦萨,拜名画家佛罗基奥为师。第一堂课老师教他画鸡蛋。他画了一个又一个,足足画了十几天,老师还是让他继续画鸡蛋,这一下达·奇想不通了,就问老师:“为什么老是让我画鸡蛋?”老师告诉他:鸡蛋虽然痹通,但天下没有绝对一样的,即使是同一个鸡蛋,角度不同,投下的光线不同,比方说,把头抬高一点看,或者把眼睛放低一点看,这个蛋的椭圆形轮廓就会有差异。因此画蛋是基本功。基本功要练到得心应手。“达·芬奇从此苦练基本功,天天画蛋。一年,二年,三年

6、……他画鸡蛋用的草稿,已经堆得老高了。经过长期的勤奋的艺术实践,终于创作出许多不朽的名画,成为一代宗师。10、王羲之练字人物:王羲之(我国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文学家。他的七个儿子都擅长书法,尤其是儿子王献之,书法技艺超群,与其父亲并称为“二王”。)事件:王羲之刻苦学习各种字体,不但模仿,还很注意推陈出新,创造了一种飘逸,清秀,俊美的王式字体。就这样,日复一日,王羲之的字体大有长进。他每天练字时,为了洗笔方便,索性就到庭院里的池塘边练字,在池塘边洗笔,天长日久,那个池塘里的水都变成了黑色。家里人都称它“墨池”。11、闻鸡起舞人物:祖逖(tì)、刘琨(kūn)事件:东晋

7、时期,国家四分五裂,祖逖和刘琨是很好的朋友,他们想要收复失地,于是二人决定半夜里当公鸡第一次打鸣时就披衣起床,苦练剑法,准备将来为国效力。12、《朱元璋放牛读书》放牛娃出身的朱元璋,从小连私塾都没有念过,但是他聪颖过人,勤学好问,终于成为建立明朝的开国皇帝。13、头悬梁汉朝有一个叫孙敬的人,每天读书到深夜,经常怕打瞌睡,就用绳子系住头发拴在房梁上,如果头昏要打瞌睡,头往下坠,绳子就会将他扯醒。他就用这种方法防止自己打瞌睡。14、锥刺股战国时,有一个叫苏秦的人,因为在秦国求官不成,回家后被家人看不起,就将太公《六韬》、《阴符》等兵法书藉,不分白天黑夜的勤奋苦读。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