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专题五物理实验(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物理专题五物理实验(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ID:44341765

大小:1.09 MB

页数:24页

时间:2019-10-21

高中物理专题五物理实验(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高中物理专题五物理实验(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高中物理专题五物理实验(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高中物理专题五物理实验(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高中物理专题五物理实验(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专题五物理实验(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专题五物理实验創[重点归纳重点名称重要指数重点1实验:打点计时器测速度★★★重点2实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重点3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重点1:打点甘时器测速度基本原理【要点解读】1.打点计时器的原理及使用电火花计时器电磁打点计时器结构图示:'■一复写纸限位孔电火花计时器电磁打点计时器工作电压220V交流电6V以下交流电打点方式周期性产生电火花振针周期性上下振动打点周期0.02s0.02s记录信息位移、时间2.测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原理:跟运动物体连在一起的纸带上打

2、出的点记录了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用刻度尺测出两个计数点间的位移5打两个点的时间可用At=(n-1)XO.02s求得,则平均速度A%/Ar,当A十很短时,可以认为A妙△十为十时刻的瞬时速度。如图所示,纸带上E点的瞬时速度可用D、G或D、尸间的平均速度代表,但用D、尸间的平均速度表示时更精确。1.数据处理过程(1)选取一条点迹清晰便于分析的纸带。(2)把纸带上能看得清的某个点作为起始点0,以后的点分别标上A、B、C、D…作为“计数点”,如图所示,依次测出0到A、A到B、B到C…之间的距离孟、X2、

3、怡…。(3)打点计时器打点的周期为T,则A、B、C、D…各点的瞬时速度分别为:⑰二仗沁、(£+")ZT(可+勺)2T2.实验时应注意的事项(1)实验前,应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好,以免拉动纸带时晃动,并要先轻轻试拉纸带,应无明显的阻滞现象。(2)使用计时器打点时,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打点稳定后,再拉动纸带。(3)手拉动纸带时速度应快一些,以防点迹太密集。(4)使用电火花计时器时,应注意把纸带正确穿好,墨粉纸盘位于纸带上方,使用电磁打点计吋器时,应让纸带穿过限位孔,压在复写纸下面。(5)使用电磁打

4、点计时器的,如打出点较轻或是短线,应调整振针距复写纸的高度。(6)打点计时器不能连续工作太长时间,打点之后应立即关闭电源。(7)对纸带进行测量时,不要分段测量各段的位移,正确的做法是一次测量完毕(可先统一测量出各个测量点到起始测量点0之间的距离)。读数时应估读到毫米的下一位。【考向1】打点计时器的原理及使用【例题】在用打点计吋器“探究小车速度随吋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下列关于作厂十图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确定了旷Z图彖中的两点,就可以得出小车运动的旷Z图彖,因此实验只需要测出两组数据B

5、.作旷十图象时,所取的点越多,图线就越准确c.作岀的旷r图线应该通过所有的点,图线曲折也可以D.对于偏离直线较远的点,说明误差太大,应舍去【答案】BD【解析】处理数据时只用两组数据会让團像的描绘产生很大的误差,作说團象时,所取的点越多,團线就越准确,故A错,B对。作卜f图象时,由数据进行描点后,用一条平渭的曲线(包括平滑直线)连起来,数据点不用全在线上但应均匀的分布在线的两侧,不用为了把点画在线上而使线画成折线,故C错。对于偏离直线较远的点,说明误差太犬,应舍去,故D对。故选BD。考点:处理数据

6、时團像的描绘。【名师点睛】本题比较简单,考查了处理数据的一种方法图像法。描点作图时的注意事项要清楚。对于基础知识,平时训练不可忽略,要在练习中不断加强。【考向2]实验步骤与纸带处理【例题】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屮,①接通电源与让纸带(随物体)开始运动,这两个操作的时间关系应当是()A.先接通电源,再释放纸带B.先释放纸带,再接通电源A.释放纸带的同时接通电源D.不同的实验要求不同②下图为某同学打出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描出0、A、B、C、D五个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用毫米

7、刻度尺测量各点与0点间距离如图所示,已知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出,则打B点时小车运动的速度用二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二m/sl(结果耍求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竺HJ(单位W24.80【答案】(1)A(2)0.62;1.8【解析】①实验时,要先接通电源,再释放纸带,故选A;②打B点时小车运动的速度—2=(1'2x0.r加“62皿;设。到A之间的距离和,以后各段分别为疋、朋、乂,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尸臼7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得:2&1亍;Xi~A2=232护为了更加准确的求解加速度,我们对

8、两个加速度取平均值得:3=1(卄)即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mis=1.8加/丁0.2480—0.0880—0.0880004考点: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重点2:实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要点解读】1.实验原理(1)弹簧受力会发生形变,形变的大小与受到的外力有关。沿着弹簧的方向拉弹簧,当形变稳定时,弹簧的弹力-与使它发生形变的拉力在数值上是相等的。用悬挂法测量弹簧的弹力,利用的是弹簧静止时弹簧的弹力与挂在弹簧下面的钩码的重力相等。(2)弹簧的长度可用刻度尺直接测出,伸长量可由弹簧拉长后的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