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震过后灾民心理问题

浅谈地震过后灾民心理问题

ID:44384277

大小:4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1

浅谈地震过后灾民心理问题_第1页
浅谈地震过后灾民心理问题_第2页
浅谈地震过后灾民心理问题_第3页
浅谈地震过后灾民心理问题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地震过后灾民心理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VNANCHANGUNIVERSITY《地震灾害应急》(2013-2014学年第2学期)结课论文题目:浅谈地震过后灾民心理问题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专业:工业工程学号:5404312053姓名:梅静2014年6月3日浅谈地震过后灾民心理问题地震是地壳内部巨大能量长期积累而在瞬间释放,引起地表剧烈变动,从而给生存与地面的人和社会造成的灾害。它的孕育过程不在大气屮,不在地表上,而是在地下数公里、数十公里乃至数百公里的深处。其孕育过程,在目前的科学技术水平下尚无法直接感知,也难直接观测。目前人们在地面或地下数千米

2、处所进行的地球物理或地球化学观测中,所记到的种种要素,绝大部分是人们的推测。其次,地震孕育时间长,长达百年、数百年或更长时间,这相当于数代人甚至数十代人的生命历程。这不能不增加观测和预知的困难。再次,一次大地震前虽可能有种种前兆发生,然前兆现象极为复杂,至今人们还未能掌握其规律性,因而,完全依据前兆來预测地震的发生,也是十分困难而无把握的。总之,地震预测预报目前还是探索中的科学课题。时至今日,人们虽然已经有了以中国海城地震预报为代表的成功实例,但地震预报离实用化还和差甚远。因此,人们对尚不能真正认识和做到

3、预知预防的地震灾害怀有恐惧心理,也就是很自然的事了。地震灾害所造成的社会影响也较其它自然灾害更为广泛、强烈。这是因为,一方面,由于地震灾害存在上述种利呻寺征,人们普遍存在着对地震的恐惧心理;另一方面,每次强烈地震的爆发,又会在极短的时间内造成广泛影响,使人们本来就存在的恐震感急剧增强。鉴于灾害造成心理伤害的特殊性,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灾害心理预防机制,保护和促进易发区人们的身心健康发展,预防各类心理变异,成为灾害心理救助工作的重耍目标之一。灾害心理辅导与咨询的主要内容可以分为灾害造成心理伤害问题咨询、心理适

4、应问题咨询。①灾害心理应激问题的咨询。心理辅导教师耍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例如合理的应激计划,符合个人条件的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并进行相应的心理辅导。②灾害心理适应问题的咨询。适应问题可分为行为问题和人格问题两大类。灾后初期是指灾害从发生到救灾结束这一段时间,这一时期,正是灾民心理混乱、失落的吋期。唐山地震的调查充分表明,受灾者心理上有较大的伤害,需耍安慰等救助活动。因此在开展物质救灾的同时,开展心理救助对于抚平灾民的心理波动,减轻灾民的心理压力有着直接作用。在心理救灾中运用心理支持时,应注意以下情况:一是

5、在采用心理支持救助方法之前,心理医生首先要与受灾者建立良好的救助关系,取得他的信任;二是心理支持方法要针对受灾者的具体心理问题,尤其要注意针对受灾者的个性心理特征,是帮助受灾者建立自信摆脱心理困惑,帮助受灾者分析认识和了解自我,这不是泛泛的安慰所能替代的;三是在受灾者拒绝与心理医生沟通时,宜采用间接的心理支持方式,由受灾者的亲朋好友和家人给受灾者以鼓励和摆脱心理困惑的勇气;四是心理支持所给予的力度要适当,重点是帮助受灾者自己来认知。如果支持者给予过分的关注和同情,往往容易造成受灾者的依赖性加重,使受灾者的

6、心理成熟迟缓,难以独立面对困境。地震无情,但人间有爱。希望我们能够团结在一起,用我们我双手共筑美好家园。参考文献[1]何爱萍.发替中国家灾害经济的特点、成因及对策[j]・灾害学,2000.15(2):91-96[2]刘更才•地震社会学研究•地震出版社,1989.[3]陈兴民•试论个人灾时行为反应的心理基础•南都学坛,2000.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