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人养生重在养性

浅谈古人养生重在养性

ID:44386724

大小:2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21

浅谈古人养生重在养性_第1页
浅谈古人养生重在养性_第2页
浅谈古人养生重在养性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古人养生重在养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淺談古人養生一重在養性許燦熙(香港屮醫藥管理委員會註冊屮醫師)《黃帝內經》是中醫學的經典著作,《內經》分爲《素問》和《靈樞》兩部分,內容非常豐富。明•張介賓的《類經》,用以類相從的方法硏究《內經》,將八十一篇的《內經》分爲攝生、陰陽、藏象、脈色、經絡、標本、氣味、論治、疾病、針刺、運氣、會通十二大類。《黃帝內經》槪括而言是一部講述養生延年長壽的著作。《素問》第一卷《上古天真論》,黃帝開篇就問歧伯爲何上古之人能享百歲天年?《素問•上古天真論》「問於天師曰:余聞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今時之人,年半百而動作皆衰者,時世異耶?人將失之

2、耶?」接歧伯便道出其原談和延年長壽的方法。《素問•上古天真論》「歧伯對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爲漿,以妄爲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素問•寶命全形論》「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老子•道德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是說人存活於天地自然之中,天地氣候之變化,必然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人體的內環境運作;故善養生延年者,必須能掌握自然星宿氣

3、候變化的規律,而有運氣七篇人論等;亦要掌握人體內環境的運作規律,而有講述藏象、經絡、標本等篇;還要對疾病的成因、辨別和治療有所認識,而有脈色、疾病、論治、針刺等篇。整部《黃帝內經》就是圍繞「養生延年」這主旨而寫成的。順應自然人是不能獨立於天地而存活的個體。「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人與天地的交通在乎於「氣」;《素問・六微旨大論》「岐伯曰:言天者求之本,言地者求之位,言人者求之氣交。帝曰:何謂氣交?岐伯曰:上下之位,氣交之中,人之居也。」人是活在天地之「氣」交會之中;「天樞之上,天氣主之;天樞之下,地氣主之;氣交之分,人氣從之,萬物由

4、之。」,故人與萬物生於天地之氣交中,須順乎天地四時之陰陽變化規律,才能「順之者昌,逆之者亡」。由於天人相應之理,故養生的法則之一是要順應四時陰陽之變,自然而活,減少人與自然界的衝突,以利於保養自身的真氣,即「法於陰陽」之謂也。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素問•上古天真論》「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經常保持平淡、寡欲、寧靜的心境,「養性」之謂也,則能發動體內真氣運行全身;清靜寡欲,淡薄名利就是要減少對外界的追求和紛擾,心有所動,行爲便隨之而起,精氣便向外消耗;神不外馳,則精氣不外洩'精氣便能一點一滴累積(培養)起來,久之則精滿氣足,「

5、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氣足故不生病。恬淡虛無減少七情太過所致的疾患,真氣運行能調節藏腑、氣血等陰陽失衡的態,精滿氣足能抵禦外邪。《索問•上古天真論》「所以能年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道教養生中國的道教源遠流長'道教的起源各說不一,春秋時期的老子,著有《道德經》,被奉爲道家學派的始祖;在道教中,老子是一位地位崇高的神仙,是三清尊神之一道德天尊的化身,稱爲太上老君。中國傳統的養生方法眾多,尤以道教發展得最完備。槪因道教所追求的是得「道」境一「形神俱妙,與道合真」,修証得道者成仙,仙人能長生不死[1]。順則凡逆

6、成仙老子《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是自然界衍生萬物的過程。從道生元,元?再化生陰陽二氣,陰陽二氣再相互推化而成萬物。這個「順」是順自然界這個生長、衍生的過程,生老病死,有生必有死,故死是這過程的終結。這「順」就不合道教所追求的長生不老主旨了,故要反其道而行一「逆」,那麼這個「逆」是逆天而行嗎?不是的,它可以看成是順自然界另一個方向一收藏過程,從三合二,二歸一,一合道,把人身三寶精、氣、神煉聚爲一元神,再由元神化虛合道,返回原始嬰兒狀態,最終能合道成仙。《道德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以,能合道者當效

7、法自然,順應「自然無爲」之法。[2]那麼這道法「自然無爲」之「逆」道和先前《內經》講述的「法於陰陽」順應四時陰陽之變,自然而活的方式又是否相矛盾?「自然無爲」之「逆」道是道教長生不老的修煉原則,是合乎自然的法則,它的修煉方法亦是要順應四時之變而爲,槪因「逆」煉之總則在「養」,先要把元精、元氣、元神培養充沛,才能更進一步化虛合道;而培養的過程更不應逆四時自然之變,因順應自然能減少精、氣、神的流失和消耗,減少「竭其精,耗散其真」,而「知持滿」。道教養生重調心道教的養生修煉的方法眾多,可歸納爲煉神、氣法、守竅、存思、內丹、動功、辟穀、服食、攝養和

8、房中十大類。芸芸方法中又不離調心、調息、調身三種,各有側重。其中「調心」是最主要的。如心不靜,息何能綿長,身何能放鬆。「調息」是將意念集中在出入呼吸上,以一息止萬念,亦是以「調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