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层减负:实质重于形式+如何让“基层减负”照进现实

浅谈基层减负:实质重于形式+如何让“基层减负”照进现实

ID:44387457

大小:1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21

浅谈基层减负:实质重于形式+如何让“基层减负”照进现实_第1页
浅谈基层减负:实质重于形式+如何让“基层减负”照进现实_第2页
浅谈基层减负:实质重于形式+如何让“基层减负”照进现实_第3页
浅谈基层减负:实质重于形式+如何让“基层减负”照进现实_第4页
浅谈基层减负:实质重于形式+如何让“基层减负”照进现实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基层减负:实质重于形式+如何让“基层减负”照进现实》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基层减负:实质重于形式中共中央办公厅近日发出《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明确提出将2019年作为“基层减负年”o《通知》提出了一系列为基层松绑减负的务实措施,要求让干部从文山会海、迎评迎检、材料报表中解脱出来,把精力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上,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热烈反响。基层工作压力来源何处?为什么要为基层“减负”?在基层工作中往往因为形式主义导致工作浮躁、不落实,工作作风上只片面地注重形式不管实质,思想方法上看到事物的现象而不分析其本质的,是形式主义带给基层种种无效用的工作。基层干部们忙于应付文山会海、

2、各项检查、材料汇报却无暇顾及或仅仅是浮于表面地完成真正需要落实,为百姓谋福祉的好方针、好政策。换句话说,为基层减负就是让基层干部能够静下心来,真抓实干,把主要精力用在干事创业和具体工作落实上,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更好地了解群众的需求,倾听群众的心声,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回归基层服务群众的本质。基层减负不应止于发文件、写报告,以文件、会议落实减负要求,就好比一辆满载“减负”硕果的汽车翻在了“形式主义”的坑里;基层减负也不能抱着一减了之的态度,管理与考核对基层干部的工作有着监督作用的,完全取消也并不可取。如何让减负政策走完通往基层的最

3、后一公里路,贯彻《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的精神,是各级部门需要探究的问题。这里浅谈两点个人看法。一是减少形式,注重实质。基层工作往往成天忙于“痕迹”,重“痕”不重“绩”,留“迹”不留“心”,减少不必要的督查、考核,减少不必要的工作负担,使基层干部从对数据、编材料、做图表、造典型等繁杂工作中解放出来,让干部将工作重心放眼群众,将文件上的政策真正落实到位。对基层干部的考核,也不应只停留在材料汇报上,还需要前往基层一线考核,倾听民众之声,注重考核实质成效。二是增加激励,鼓足干劲。问责机制在干部管理中起到了很大的监

4、督作用,但是在基层工作中,会出现凡事讲问责,基层干部因为怕被问责,会产生“遇事不敢做,做了要承担责任”的心理负担。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干部管理“也是一门艺术,要撑腰鼓劲、关爱宽容,体现组织的温度”。上级需要给基层干部更多的关爱、信任、共同承担责任,让基层干部敢于做实事,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来攻坚克难。如何让“基层减负”照进现实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出《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为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提出将2019年作为“基层减负年”。一段时间以来,因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造成基层负担过重、压力过大的问题普遍存在。许多

5、基层单位即是问题的“始作俑者”,又是无可奈何的'‘受害者”。类似于“责任状”变成推卸责任的“挡箭牌”,“层层落实”变成“层层加码”,“上午发通知,下午报材料”,“一个人干工作,九个人搞督查”,填报内容重复的表格、开与工作无关的会等等荒废主责主业的“怪现象”,极大占用了基层干部的时间和精力。在这种背景下,《通知》的印发,犹如下了一场为基层减负的“及时雨”。其中关于精文减会、纠正机械式检查督查等既“硬核”又十分有针对性的要求,紧密契合了习近平总书记“切实为基层减负”的精神,精准击中了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痛点。政策千万条,落

6、实第一条。贯彻好《通知》的各项要求、解决形式主义的突出问题,重在落实也难在落实。切实为基层干部松绑解压,为基层工作提质增效,必须把握好三种关把握好“严管”与“厚爱”的关系,多一些关怀温度。《通知》的本意,是在坚持严管和厚爱的基础上,激励广大干部担当作为。因此,要本着关心基层、关怀干部的原则,在充分掌握基层信息的基础上,对基层干部多一些信任、多提供支持帮助,体现出组织的"温度”。要建立健全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关怀的具体办法,让基层干部更有尊严、有干劲。多宣传基层优秀典型,形成以在基层服务群众为荣的正确导向,

7、点燃广大基层干部齐心协力、同心同德做好基层工作的热情。把握好“坚决贯彻”与"因地制宜”的关系,多一些精准施策。落实政策的过程中,“一刀切”是大忌,极易导致政策“变味”O因此,要结合所在地区的基层实际、单位的性质职能,以《通知》要求为根本遵循,做到精准核查、对症下药。通过制定与其中心职责相匹配的绩效目标、考核体系和考核细则,精简台账资料;开展专项清理行动,减少对具体工作的过多干预、减少过于繁琐机械的规定程序;加强对督查检查考核工作的计划管理和监督实施,减少基层干部的抵触心理,为他们留出足够干事和发挥的时间和空间。把握好“下大力气

8、”与“持之以恒”的关系,多一些久久为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破冰之功,非一春之暖”,各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成因复杂、由来已久,解决起来绝非朝夕之功,也不可能一劳永逸。《通知》就充分表明了党中央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持之以恒狠抓作风建设的坚定决心。因此,“治愈”基层形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