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抢救濒危语言

浅谈抢救濒危语言

ID:44389085

大小:2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1

浅谈抢救濒危语言_第1页
浅谈抢救濒危语言_第2页
浅谈抢救濒危语言_第3页
浅谈抢救濒危语言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抢救濒危语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抢救濒危语言浅谈抢救濒危语言摘要如今世界上的很多语言濒临死亡,但由于一些不可控因索,抢救濒危语言似乎希望渺茫。语言在人类历史中所起的作用不可磨灭,因此本文提出应尽早发现濒危语言并利用现有资源将其记录下来,以便保存人类文化的一部分。关键词濒危语言抢救语言识别濒危语言中图分类号:H211文献标识码:A0引言正如DavidCrystal(2002)在LanguageDeath—书中指出,世界上超过半数的语言正趋于衰退或消亡。一些国家的政府及语言学家为抢救这些濒危语言做出了较大努力,但由于很多不可控制的因索,这些努力

2、收效甚微。然而,语言在人类发展历程、身份认同、生活文化丰富性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为濒危语言做点什么是非常值得的(周滨,2003),我们需要依据一个较完善有效的体系来发现识別濒危语言并将其尽量记录下来,这样我们的子孙后代至少可以看到曾经存在的语言文化的一些证据。1濒危语言抢救无望的原因中国濒危语言的现状让我们意识到保存濒危语言这件事情的紧迫性与严肃性。中国拥有许多少数民族,尤其是在中国领土的边境地区。过去,他们大多数都使用自己的民族语言。但是现在,由于现代化的建设以及一些民族人口锐减,年轻的一代逐渐放弃

3、了自己的民族语言开始使用汉语。例如,云南省中缅边境的景颇语、贵州省北部和东北部地区的伤佬语、黑龙江省同江市街津口镇的赫哲语、东北地区满族人的满语等都已逐渐消失。面对这样的情形,大多数非少数民族的人还能够抢救那些语言吗?我们能够回到少数民族的每个成员都说他们自己的语言而我们使用汉语的时期吗?恐怕很难。即使我们采取积极的态度继续努力去抢救那些濒危语言,也会发现那些决定语言未来的主要因素不由我们掌控。1.1抢救濒危语言的经济支持不足如果没有足够的经济來源大力支持抢救濒危语言的项目,我们就没有足够的财力和人力继续。尽管我

4、国政府的政策很重视考虑少数民族的利益,对少数民族语言方面的关注还是有限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使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受益良多,但投入到抢救濒危语言方面的资金不会太多。另外,普通话的推广也间接加速了一些少数民族语言的消亡。1.2濒危语言使用者的意愿不强烈在世界全球化以及国内城镇化的冲击下,少数民族的一些人不愿意再固守口己的语言了,他们开始学习普通话,因为这帮助他们更好地与外面的世界对接以期更好地发展(杨华芬,2009)o而且,我们当然不可能像保护稀有动物植物那样把少数民族的人限制在•定的范围内生活。是保留口己的

5、语言还是使用汉语,他们拥有选择的权利。例如,在湖南省仙人镇、黑龙江省街津口镇,许多年轻人都在学习汉语,根本就不会说他们自己的土家语、赫哲语了(戴庆厦,2004b)。老一辈的人也允许和鼓励他们这样做,因为汉语可能带领他们走出小世界去外面有所发展。他们非常渴望接触到整个中国乃至全世界的信息,也想享受到科技和现代化的便利。过更好的牛:活、找•份更好的工作,这个愿望当然不该受到责备。当少数民族的人们自己不想保留他们的语言时,抢救濒危语言的希望就不容乐观了。1.3濒危语言使用者的人数锐减一些少数民族的人数减少、文化的影响力

6、小,这也是人为很难改变的事实。对人数相对较少而文化乂不太为外界所熟知的民族,他们的语言流传下去也有较大的难度。中国满族人的人口有一千万(凌徳祥,2006),土家族的人口约八百万,赫哲族人只有三千,而仙岛人只有六十(戴庆厦,2004b)o就在这有限的人口中,还有和当大的一部分人已经不会他们自己的语言。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能做的很少。由于上述因素,笔者认为抢救濒危语言是我们很难做到的事情。但是语言毕竟是人类文化遗产中十分宝贵的组成部分(Crystal,2002),我们不该就此放弃,抢救濒危语言的尝试是完全值得的。尽管

7、抢救无望,我们也不能袖手旁观任其一个接一个地消亡。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可以得到的人力物力尽可能快地把濒危语言记录下來。首先我们需要一个能够快速有效识别濒危语言的完善体系。2如何识别濒危语言每时每刻都有一些语言在走向消亡,因此我们迫切需要一个相对完善的体系來及吋确认濒危语言并对其进行记录。但是语言死亡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它涉及到很多方面。使用一种语言的人口数量当然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但是它并不能保证这种语言的安全。在LanguageDeath—书中,Crystal还提到了一些其它因素:语言使用者的年龄分布

8、、语言开始消亡的起始点、语言使用的规模和频率、语言的构造改变和社会功能等。显然,只依照某个因素去判断某种语言是否濒危是不可取的,那么识别濒危语言是否有更好的标准呢?我国语言学家戴庆厦(2004a)在《社会语言学概论》一书中提出了解决这个复杂问题的办法。他认为,考虑语言濒危与否不该只依据静态的事实或数据,而应该从语言动态发展的角度去看。在他提出的体系中,影响语言消亡的因素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