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射频干扰弹模拟

浅谈射频干扰弹模拟

ID:44390527

大小:653.61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0-21

浅谈射频干扰弹模拟_第1页
浅谈射频干扰弹模拟_第2页
浅谈射频干扰弹模拟_第3页
浅谈射频干扰弹模拟_第4页
浅谈射频干扰弹模拟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射频干扰弹模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淺談射頻干擾彈模擬尹者力摘要本文的目的主要是探討一個通用型射頻(RF)干擾彈模擬分析系統,其中飛彈性能、干擾彈的特性、環境因素及艦船戰術運動諸元等都可以由使用者自行設定,系統在綜合各項參數之後,模擬飛彈、干擾彈、艦艇等各物件的實際運動'並以其同一時段內的相對運動狀況分析該次的替鎖戰術是否可以成功引離來襲的飛彈'同時解算其可能造成飛彈偏差艦艇的方位及距離。壹、緒論在本軍現役主要作戰艦艇之艦載干擾彈發射系統屮僅有康定級艦之DAGAIE系統是自動化系統,其餘均爲人力控制之系統;在反應時間極爲短暫的反艦飛彈防禦作戰中,易因人爲的失誤而導致防禦失

2、敗,本文的目的是要以電腦輔助的方式協助指揮官決策。本文主要是探討以竜腦程式動態模擬的方式'分析在艦艇遭遇配備RF尋標器的飛卿攻擊時,運用RF干擾彈執行「替鎖」戰術的可能結果,以提供艦艇指揮官決策參考或演訓場景的規劃。模擬系統將包括下列各項可供設定參數:L敵飛彈科標器的搜索及追蹤寬度2.飛彈飛行速度3.本艦RF干擾彈的發射距離4.干擾彈發射後引爆及擴散至最大雷達截面積所需的時間5.風向、風速6.不同風向、風速對干擾雲的影響7.艦艇的戰術運動諸元系統解算完畢後的輸出結果:當干擾彈成功替鎖後可能造成飛彈的失誤方位及距離。貳、反飛彈作戰程序本節

3、討論的是一般性的作戰程序,並未考量不同戰鬥系統或不同飛彈威脅的特性,海軍各型艦仍應依其系統性能及可能遭遇的威脅參考此程序擬訂適當的反飛彈作戰作爲。一、偵知在偵知的過程中首先要了解的是作戰海域的大氣環境,因爲電磁波在大氣屮的傳播受限於物理特性而有許多不同的路徑,在大氣環境配合的情況下,有時會有較長的傳播距離,相反地亦可能限制其傅播距離致使雷達或電戰裝備的性能降低,例如電磁波若在大氣導管(EvaporationDuct)屮傳播就可能超出其設計距離,反之在導管之外就可能因竜磁波無法到達降低其性能;此一現象就如同聲波在水中傳播時一般,而海軍長久

4、對「反潛作戰」努力,建立了以深溫儀(BT)探測作戰海域現場水溫狀況,並結合康定級艦載音傳路徑分析系統或岸置整體音響效能預測系統(ICAPS),分析作戰海域之聲波傳播路徑,以捉供指揮官運用聲納裝備之參考。雖然電磁波受大氣之影響遠低於聲波受海水之影響,但兩者對戰場環境之經營均是相當重要。以康定級艦爲例,法國人員教授以簡易圖表求算大氣導管高度並要求每四小時求算乙次,以了解不同日照狀況下的影響,進而隨時掌握戰場狀況。美軍雖未教授相關技術,但據了解美海軍是以飛機或汽球探測大氣狀況並以「IREPS」電腦系統求算電磁波的傳播路徑供作戰參考,在海軍尙未

5、建立類似系統之前,艦隊應以康定級艦方式,要求各作戰艦艇在執行任務時隨時掌握作戰海域之大氣環境對電磁波傳播的影響。了解大氣環境之外更應掌握各艦偵蒐裝備之性能,目前海軍艦艇對飛彈之偵知仍以「對空搜索雷達」及「ESM裝備」爲主,以一般飛彈之雷達截面積(RCS)1〜10平方公尺爲例,海軍現役之DA08、AN/SPS-49、JUPITER或TRITON對空搜索雷達在技術規格上均有能力偵知飛彈來襲,但應參考各艦系統手冊之「隱空圖」及操作模式功能特性,事先求出該型雷達系統在不同的操作模式下對不同的飛彈彈道高度之可偵測距離,並要求雷達操作手在面對飛彈來

6、襲的威脅時選用最佳操作模式及距離圈'以期掌握飛彈行蹤。ESM裝備是另一項可偵知飛彈的主要裝備,海軍現役之長風三號、AN/SLQ-32及即將服役之SLQ-4電戰系統其ESM頻寬均在2-18GHz左右(AN/SLQ-32爲0.6・17GHz),此頻寬已涵蓋大部份半主動或主動式飛彈之射控雷達及辱標器之工作頻率。唯中共現役之「C—601」飛彈尋標器之工作頻率爲25GHz以上,遠超過海軍ESM裝備之截收頻率。當艦艇運用ESM裝備偵測飛彈來襲信號時,應注意到不同飛彈的發射程序可截收到信號有極大的差別,以大家熟悉的「冥河飛彈」爲例,在發射初期會有航海

7、、戰鬥模式的雷達信號,一旦飛彈發射後則以自動方式控制飛行,一直到終端階段會再有飛彈尋標器的信號可能被ESM裝備截收,而從截收到航海模式的雷達信號開始我們約有120秒去執行各項程序。但若面對以慣性及主動雷達導引的飛彈,ESM裝備就只有在終端階段尋標器開啓時才可以截收到其信號,而此時飛彈距離本艦約在9km左右,若飛彈的速度爲次音速,則我們的反應時間僅有33秒。二、硏判正確的硏判可以協助指揮官採取適當的作爲,但在硏判的過程屮最需要的就是豐富的資料庫,而這個資料庫不僅是要建立在岸置的硏究單位更要普及至每一作戰艦艇,因爲戰時每一艘艦艇都要獨立作戰

8、,所以都要具有硏判來襲威脅種類的能力。現階段艦載可供硏判參考的資料計有電戰系統內建之資料庫、EPL、EOB、屮共海軍戰鬥序列等,但這些資料似不足支援海上作戰,仍需多方蒐集資料如詹氏年鑑、國內外專業期刊等。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