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消费者维权情况

浅谈我国消费者维权情况

ID:44391456

大小:31.5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21

浅谈我国消费者维权情况_第1页
浅谈我国消费者维权情况_第2页
浅谈我国消费者维权情况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我国消费者维权情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我国消费者维权情况摘要消费者权益是关系到社会毎一个人的权益,消费者的保护不可忽视,否则市场经济的发展也会受阻。随着国家宪政的完善、经济的发展、市场的繁荣,对不法经营者侵害消费者权益的惩罚比乙前更法制化、制度化。可是,我国消费者的维权情况不是那么乐观。这表现在消费者受到消费侵权后维权行动意识薄弱;消费者无法识别侵权行为;消费者维权证据缺乏;消费者不熟悉维权法律;消费维权成木高等等。改善消费者维权现状的对策有必须完善消费者维权法规,供给消费者维权依拯;必须疏通消费者维权渠道,提高消费者维权效率;必须提高消费者维权意识增强消费者自保能力。本文捉出和探讨导致当前来

2、自消费者维权方而的问题,旨在呼唤社会尽快解决消费者维权问题,以期从消费者维权这一方面下功夫促进中国法治建设和和谐社会的建设。关键词消费者维权侵权法律引言消费与人们的牛活息息相关,好的消费环境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和市场的和谐发展。然而,随着由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关系的日益复杂,大量的消费侵权问题随之而增加,由于消费者的自我维权意识淡薄,更给消费侵权行为捉供了可乘Z机。因此,唤醒消费者维权意识,捉高消费者维权能力是维护消费者权益的重耍途径。一、当前我国消费者维权情况近年来,有关于消费者维权的案件纠纷不断增多,而没有公开的维权纠纷、那些消费者没有发现的侵权事件乂不知道

3、有多少,虽然我国的相关法律在不断完善,但还是阻止不了侵犯消费者权益的事件,消费者权益保护情况也不容乐观。二、消费者维权现状的原因1•消费者受到消费侵权后维权行动意识薄弱消费者的维权行为应建立在维权意识之上,没有维权意识就没有维权行为。所以维权意识的强弱决定着维权效果。权利作为一种文化和制度现彖,是与法和国家一同出现于人类社会的,其形成是一个丿力史过程。[1]中华名族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名族之一,冇着自己的传统文化,同时也因为这种传统文化的根深蒂固,使中国人对权力的观念的逻辑规定和论证及其淡薄。“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很优秀的思想和观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往往也可

4、能被误用。”[2]中国人追求和睦相处,但是遇到权利受到侵犯吋还是如此对待的话,那真的是不可取的。一件件小的消费者侵权累加在一起所引起的损失是巨大的,没有对自己受到的侵害引起深思和觉醒,也导致经营者对消费者小的利益不放在心上,逐渐导致去侵害更大的权益,茯至引起恶性循环。2.消费者无法识别侵权行为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消费者无法鉴定自己的合法权益是否受到侵害。所以尽管消费者有维权意识,但是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权益是否受到侵害,所以还是会妨碍维权效果,同吋也妨碍维权意识的提高。3.消费者维权证据缺乏消费在购物吋很少会主动去索要消费凭证或者质量保证凭证,所以在遇到侵权索赔吋无

5、法拿出相应的证拯。这是一种不良的消费习惯,也是消费者法律意识淡薄的一种体现。4•消费者不熟悉维权法律中国现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规定了消费者的权利及经营者的义务,是消费者的维权及经营者提供商品和服务的法律规定。但是,很多人不熟悉法律及相关规定,更不用说用法律來维护自身权益。面对国家的普法宣传更是不屑一顾,对3.15活动的举行,认为和自己没关系,也不熟悉消费者投诉电话,这种情况在知识层面教导的人群中不多,但在农村地区或者老年人消费者屮尤其严重。5.消费维权成木高冇些侵权案件需要进行鉴定,而往往这些鉴定费要高出消费者消费所买的消费物品价格,案件的审判吋间会持续很

6、长吋间,所以选择其他解决方法,这也是经营者摸到了消费者的这种心理,更加助长了消费侵权的气焰。三、改善消费者维权现状的对策1•完善消费者维权法规,供给消费者维权依据首先,要明确消费者的概念。无论是个人消费,还是集团消费,无论是间接为生活消费目的的消费者,还是最终为生活消费口的的消费者,都应该纳入消费者权益保护范围,只有这样,才能更有利于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督促经营者合法、正当经营,保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消费者权利是人们在进行生活消费过程屮应当享冇的基本权利,是生存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能内容。因此,法律确认消费者的权利,是有效保障人的生存权的重耍内容,

7、是使消费者的基木人权从应然权利转化为法定权利的重要手段。[3]其次,要进一•步明确精神赔偿的法律责任。消费者获得精神赔偿,不能以身体受到伤残或死亡为前提。否则,只会助长经营者的违法行为。况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消费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各种精神消费品也越来越多,精神消费的保护已刻不容缓。修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要明确规定消费者享冇精神消费权利,侵害消费者精神权利的形式,精神损害赔偿的条件、范围、责任形式、赔偿数额或计算方法等。第三,提高惩罚性损害赔偿的额度。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规定的惩罚性赔偿旨在使消费者获得超过其实际损失的赔偿,惩罚和制止经营者的商业

8、欺诈行为。但在法律实践屮,消费者花费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