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2015新指南

心肺复苏2015新指南

ID:44398905

大小:6.84 MB

页数:85页

时间:2019-10-21

心肺复苏2015新指南_第1页
心肺复苏2015新指南_第2页
心肺复苏2015新指南_第3页
心肺复苏2015新指南_第4页
心肺复苏2015新指南_第5页
资源描述:

《心肺复苏2015新指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5版心肺复苏新指南解读急诊科黄伯龙一、心肺复苏术概念心肺复苏(CPR):是针对心脏、呼吸骤停所采取的紧急措施。包括: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电除颤,以及尽早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等。心脏骤停发生率逐年上升,发病急剧,病死率高,抢救成功率低。能及时采取正确的心肺复苏措施,病人可能得救而存活。二、CPR禁忌症①胸壁开放性损伤②肋骨骨折③胸廓畸形或心包填塞④凡已明确心肺脑等重要脏器功能衰竭无法逆转者,可不必进行心肺复苏术,如晚期癌症等三、心脏骤停原因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如室颤重型颅脑损伤药物或毒物中毒严重电

2、解质紊乱如高血钾或低血钾等呼吸骤停未恢复。猝死电解质(低钾)酸碱失调雷电击、溺水、中毒休克NS脑血管意外泌尿系统疾病运动系统疾病呼吸系统肺栓塞哮喘消化系统急性胰腺炎内分泌系统心源性心脏骤停病因(图)40-50%16-22%15-18%8-10%5-8%5-8%四、呼吸骤停原因溺水卒中气道异物阻塞药物过量窒息电击伤各种原因引起的昏迷等。五、心脏骤停类型1、室颤:心肌纤维失去协调一致的有力收缩,呈现不规则快速蠕动的状态。最常见(77-84%)常见于急性心肌梗死,复苏成功率高。2、无脉室速3、心电机械分

3、离:心电图仍有低幅的心室复合波,但心脏并无有效的泵血功能,血压和心音均测不到。心电图为宽大畸形、低振幅的QRS波,频率20-30次/分。六、心脏骤停对心脑的损害心脏骤停有效排血能力丧失临床死亡(积极抢救或可存活)生物学死亡1、心脏心脏重量占体重0.4%,但耗氧量占全身代谢7-20%。心肌内动脉血中摄氧量占动脉血氧含量的71%,所以心脏是高耗氧、高耗能的器官。心脏停跳10-20s发生晕厥,30-40s出现抽搐和瞳孔扩大,60s呼吸停止和大小便失禁,4-6分钟瞳孔散大固定。若心跳停止3-4分钟内恢复,

4、心肌供血改善,心肌张力可以很快完全恢复;8-10分钟内恢复供血,仍可恢复功能;10分钟以上恢复心跳,心肌损伤不能完全恢复。2、脑脑血流量高出全身肌肉和其他器官组织18-20倍,所以脑也是高耗氧器官。正常脑血流为45-66ml/min.100g脑组织,低于8-10ml/min.100g脑组织,导致不可逆性损害。此值为脑衰竭的临界值。缺血缺氧,10-15秒钟内神经功能损害,在>4分钟瞳孔散大。3、组织器官对缺氧的耐受时间大脑细胞耐缺氧时间为4-5分钟,小脑10-15分钟,延髓20-25分钟,脊髓45分

5、钟,交感神经节60分钟。心肌和肾小管30分钟。血液循环停止10秒钟,大脑因缺氧丧失意识,2-4分钟后脑内葡萄糖和糖原储备耗竭,4-5分钟ATP耗尽。心脏停止后,在4-5分钟内开始发生不可逆的脑损害,经过数分钟过度到生物学死亡。4、时间就是生命!!!心跳呼吸骤停后1分钟内复苏,救活率约90-100%4分钟内复苏者救活率约50%4-6分钟开始复苏者救活率约10%超过6分钟者救活率约4%10分钟以上开始复苏者,存活可能性更小复苏开始越早存活率---越高所以应该珍惜“黄金4分钟”七、心脏骤停的判断1、心肺

6、骤停的诊断:①突然意识丧失②大动脉搏动消失(颈动脉、股动脉)③呼吸停止、叹息样或抽泣样呼吸。2、判断方法:意识:轻拍、呼唤患者是否有反应?动脉搏动:触摸颈、股动脉是否有搏动?呼吸:视胸廓是否有起伏?是否有呼吸气流?要求:意识、循环、呼吸同步判断(10秒钟内完成)3、注意事项1)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的判断时间应<10秒钟若无循环,则立即开始胸外按压。2)仅有临终呼吸应判为心脏停搏,应立即CPR。早起动早CPR早除颤早ACLS综合治疗一旦确诊心肺骤停应立即CPR八、心肺复苏(BLS)的步骤和方法D

7、efibrilation—电除颤Compressions胸外按压Airway———开放气道Breathing—--人工呼吸1、心肺复苏的步骤DCAB电除颤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2、专业人员BLS整体流程人工通气分析心律胸外按压(30:2)AED到达电击一次后继续5个周期CPR继续5个周期CPR没有反应,没有呼吸,没有脉搏(判断不超过10秒)启动EMS,取AED自主循环恢复,复苏成功可以除颤不可除颤现场复苏步骤判断患者反应启动EMS患者的体位A-开放气道仰头抬颏法托颈法B-人工呼吸检查呼吸口对口呼

8、吸检查循环体征胸部按压单人和双人CPR程序球囊—面罩通气D-电除颤口对鼻呼吸口队面罩呼吸仰头抬颈法C-循环支持脉搏检查清除异物3、胸外按压(1)机制除胸廓下陷挤压心脏外,更重要是改变胸腔正负压,通过虹吸作用增加静脉回心血量及心脏排血量,心泵学占20%,胸泵血占80%有效的按压应使大动脉脉搏可被触及,SBP达到100mmHg,平均血压超40mmHg,颈动脉血流量达到正常值的5—35%(2)、胸外按压操作要点体位:仰卧于硬质平面上按压部位:胸骨中下端1/3交界处,简便确定方法是男性在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