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隧道监控量测(终稿)

浅谈隧道监控量测(终稿)

ID:44412237

大小:147.83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0-21

浅谈隧道监控量测(终稿)_第1页
浅谈隧道监控量测(终稿)_第2页
浅谈隧道监控量测(终稿)_第3页
浅谈隧道监控量测(终稿)_第4页
浅谈隧道监控量测(终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隧道监控量测(终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隧道监控量测摘要:在忻保高速公路TS2(L14)合同段芦芽山隧道施工过程中,该项目部认真进行隧道量控监测,并进行了人量的总结工作。文章主要从量测方法、目的、管理基准、地质超前预报和组织机构等儿方面阐述了隧道在就工中怎样做好量测监控工作。关键词:隧道;监控;塑测芦芽山特长隧道(忻保高速公路TS2(L14)合同段),左线起讫桩号LZK85+805〜LZK87+000,全长1195m;右线起许桩号K85+757〜K87+000。全长1243m;单洞总长2438mo隧道净高7.03m,净宽10.86m,进口为削竹式。衬砌类型有M

2、D(明洞)35m;QM5(V级浅埋)128m;SM5(V级深埋)485m;SM4(IV级深埋)1020m;SM3(III级深埋)690m;JJ4(紧急停车带IV级)80mo1工程地质(1)隧道地层主要有第四系上更新统和寒武系上统、屮统张夏组、徐庄组。表层岩性主要为碎石土、块石土等,下层岩性主要以灰岩、白云质灰岩、口云岩为主。(2)断层:在分水岭一带形成了区域性断裂构造,断层性质为逆断层,与路线大角度交于路线ZK86+740和YK86+660两处。(3)地震:基本烈度训・训1度区。2水文情况隧道区址地表水主要为大气降水,地下水

3、为碳酸盐类裂隙岩溶水,含水介质为岩溶、构造、节理裂隙,直接接受大气降水的渗透补给,径流受构造、节理裂隙的发育方向控制,在隧道中线沿线有泉水涌出,流量不大。根据芦芽山隧道勘探结果,芦芽山隧道富水性较弱,地下水数量较弱,透水性强。3围岩监控量测的H的隧道现场监控量测,包括隧道施工阶段与营运阶段的监控量测。控制量测的主要冃的是:检查隧道施工阶段或竣工验收后的隧道中线和净空断面的位置与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监控量测解决的问题是在隧道施工阶段,使用全站仪、水平仪、收敛仪等对I韦I岩变化情况(如地表下沉、拱顶下沉、周边位移等)及支护结构

4、的工作状态进行量测,及时提供围岩稳定程度和支护结构可靠性的安全信息,预见事故和险情,作为调整和修改支护设计的依据,并在复合式衬砌中,依据测量结果确定二衬施工的时间,以达到监控隧道围岩的支护结构的变位预应力不超过设计标准。通过现场测量获得I制岩力学动态和支护状态的有关数据,再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数理和力学分析来判断围岩和支护结构体系的稳定性及工作状态,从而选择和修正支护参数以及指导施工。4成立闱岩监控量测小组该标段承建TS2(L14)合同段的芦芽山隧道,在接到施工图纸后,认真会审图纸,了解I韦I岩类别,围岩走向、水文、地质情况,并

5、对主要技术人员进行了技术交底,同时项H部组织成立了围岩量测小组。5隧道围岩监控量测的方法和选项该项冃部根据施TI韦I岩类别分类和现场I韦I岩监控量测I韦I岩条件、隧道工程规模、支护类型和施工方法等來选择了测试项目。现场监控量测项目分为必测项目(A类量测)和选择项目(B类量测)两大类。6隧道现场监控量测项忖及量测方法隧道以地质超前预报、地质及支护状态观察、周边位移、拱顶下沉和仰拱隆起为应测项口,根据地质情况的不同,在隧道浅埋V级及浅埋IV级围岩段地表下沉应作必测项目。施工初期阶段位移及下沉量大或地质变化显著时,量测断面间距可取

6、较小值。应适当增加量测频率。表1位移管理等级表XI'H询位移〉—施工状态

7、川;1LIDU0v0i/3可正常施工

8、n(Un/3)WU0W(2Un⑶(2Un/3)应加强支护IU0>2Uii/3应采取待殊借施

9、注:UO-Y允许f哆值

10、6.1地质及支护状态观察隧道洞内、洞外观察:隧道洞内观察分开挖工作面观察和已施工区段观察两部分,开挖工作面观察在每次开挖后进行,内容包括节理裂隙发育情况、工作面稳定状态、涌水情况及底板是否隆起等。洞外观察包括洞口地表情况、地表沉陷、边坡及仰拱的稳定、地表水渗透的观察。6.2净空水平收敛量测及拱项下沉量

11、测测点布设:净空水平收敛量测及拱项下沉量测在同一断而进行,拱顶下沉及周边收敛量测。6.3地表下沉量测地表下沉量测仅在隧道浅埋V级及浅埋IV级地段进行,具测点的布宜与拱顶下沉及周边收敛测量的测点在同一断面内,地表下沉量测在开挖面前方(h+8)m处开始(h为隧道埋深),直到开挖而后方40-65m下沉基本停止时为止。•其量测频率原则上采用1次/日一2次/日的频率。6.4监控量测项目的管理基准采用《公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则》的三级监测管理并配合位移速率作为监测管理基准。即将允许值的2/3作为警告值,允许值的1/3作为基准值,将警告

12、值和允许值之间称为警告范围,实测值落在此范围,应提出警告,说明需商讨和采取施工对策,预防最终位移值超限,警告值和基准值Z间称为注意范帀,实测值落在基准值以下,说明围岩是稳定的。现场监测时。可根据监测结果所处的管理阶段來选择监测频率:一般III级管理阶段监测频率可放宽些;II级管理阶段则注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