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面分析方法

断面分析方法

ID:44417940

大小:27.0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1

断面分析方法_第1页
断面分析方法_第2页
断面分析方法_第3页
断面分析方法_第4页
资源描述:

《断面分析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孩亿極断而分杨方法正常生产检查时,按产品质量检验计划的规定执行。1•按随后几页所述程序分析轮胎。注:解剖那些对断面分析无影响的废胎(如含杂质等)O2•对每种试验性的或有限制性生产规范的都要进行断面分析。3•按照硫化胎材料分布图(C.T.L.O)检查断面。4•按照《成品检验计划》的要求记录断面的实际尺寸。5•使用断面分析标准屮的公差。进行钢丝帘线和纤维帘线轮胎的断面分析吋,需要用到下列工具:—铅笔—纸—分析表—钢板尺—银笔—剪刀—锥子—胶布—量角器一灯光放大镜—分规—卡尺1.打磨断面,使断面两端的

2、各带束层帘线分开。带束层的钢丝胶要清晰可见。2.在断面上定出中心线,并用银笔画出。3•首先测出所有中间厚度:SK、C、D、E、F和A。用最小刻度为1/2mm的钢板尺测量。也可以用卡尺的外卡口测量。4.用锥子确定带束层终端,并用银笔标出。用分规测出1/2带束层宽度并作记录。5.用卡尺测出2#带朿层外端点底部到1#带朿层的距离,即为带朿层垫胶厚度(G1)o测量由1#带束层外端点底部到内衬层内层的距离(G2),测量断面的两端并记录。6.从轮胎外表面到内衬层内层,测量CTLO上标示的点G3,不考虑胶囊排

3、气线的厚度。测量断而的两端并记录。7.用卡尺测量G,并用尺子核实。胎侧与胎面平面的延长线交点即为点G,标出此点,测出点G到内衬层内层的最近距离,不考虑胶囊排气线的厚度。此距离为到轮胎内部(胎体层或内衬层内边)最厚的直线距离。8•从胎面上定义的点G进而测量J1,J2,J3,J4和J6,如下:确定好内部点后,用尺子测出各个点J到点G的尺寸。为了确定J6(胎面压胎侧结构),硫化前必须在胎侧边上用白胶或在胎侧上用银笔作标记。9.用卡尺直接测出TS和S(不考虑胶囊排气线厚度)。10•用锥子确定反包的端点和

4、两个胎圈部位内、外补强层的端点,并用银笔标出。测量胎圈底部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方法可用于非测试轮胎的断面(检查轮胎等)。第二种方法对所有其他需要分析的轮胎来说是必须采用的,对非测试轮胎最好也采用此方法。第一种方法如下:第一种方法采用CTLO和轮胎上轮網对中胶作为放置CTLO的参考点。方法是,首先仔细定出须测量的其它各点,并用银笔作出标记。详细位置请参见210—46/47上的图。除BW夕卜,其它所有的尺寸都可用此方法。胎圈宽度的测量程序见第12条的介绍。第二种方法如下:打磨下胎侧部位,各点要清晰可

5、见。在打磨处画一标定直径的线。可在CTLO上找到标定直径线的位置。然后测量并记下在下胎上各点的尺寸,见210—46/47上的轮胎图。这些尺寸可用尺子与/或卡尺外卡口测出。门•胎圈宽度(BW)的测量:仅在非测试轮胎上测量胎圈宽度。5°胎时用卡尺测量。15°胎时,在第二种方法中的打磨处测量。程序如下:5。胎的测量程序:使用卡尺的外卡口,使其中一个定在与胎圈上的钢棱分界线重合的位置(在轮胎上可清晰看见),而另一个靠在内衬层/内衬层内层上,保持卡尺的刻度与轮胎的屮心线垂直。记录下测量值并与规定值对比。在

6、轮胎的系列号侧及对面侧均如此测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