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电设计范文(精)

模电设计范文(精)

ID:44434793

大小:3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2

模电设计范文(精)_第1页
模电设计范文(精)_第2页
模电设计范文(精)_第3页
模电设计范文(精)_第4页
资源描述:

《模电设计范文(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电了技术课程设计报告设计课题:专业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设计吋间: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直流稳压电源一、设计目的与要求目的:1.掌握直流稳压电源的原理及其应用。2.学会选择变压器、整流二极管、滤波电容及集成稳压器来设计直流稳压电源。3.作好焊接及检杳。要求:1•输出电压=+3V〜+9V连续可调。2.输出电流=800mA。3.交流峰峰值5mVo二、方案设计与论证1.方案一采用变压器、二极管、集成运放,电阻、稳压管、三极管等元器件。220V的市电经变压器变压后变成电压值较小的交流,再经桥式整流电路和滤波电路形成直流,稳压部分采

2、用吊联型稳压电路。比例运算电路的输入电压为稳定电压,且比例系数可调,所以其输出电压也可以调节;同时,为了扩大输出大电流,集成运放输出端加晶体管,并保持射极输出形式,就构成了具有放大环节的串联型稳压电路。图片粘不上去吊联型稳压电路方框图2.方案二变压、整流和滤波电路与方案一相同,稳压部分采用集成稳压器LM317。LM317为三端可调式稳压器,内部具有过热和过流保护电路,而且性能稳定,输出电压可从1.2V到37V,最大输岀电流可达1.5A,因此可以达到本设计要求。3.方案论证由于器件所限,不是所冇的都能找到,故儿倾向于简单的集

3、成电路。而且LM317的价格低廉。从经济性和电路制作的难易性,方案地二都比方案一可行。从电路的可靠及性能上分析,一个是分立元件,一个是集成芯片,显然是采用集成芯片的可靠性要高、性能稳定,所以我还是选择方案二。三、原理图及元器件清单1•总原理图图片粘不上去血流稳压电源原理图2.元件清单名称序号型号参数数量电阻R1RPR1:240RP:5K均为1电容C1〜C5C3C1〜C2:2200uFC3:0.luFC4:10uFC5:luF均为1二级管D1〜D6DI〜D4:IN4007D5〜D6:TN4148均为1集成稳压器U1LM317

4、1四、安装与调试1.焊接工具:电烙铁在已做好的电路板上涂一层助焊剂,对照原理图将元件安装在电路板上,检查元件位置是否正确。检查无误后,用电烙铁将每个元件用焊锡焊牢,保证每个元件不虚焊。在焊元件时根据不同元件耐热性能尽量减少焊接时间。焊接完毕后用万用表检查是否断路和短路。2.调试工具:力用表、示波器接入220V交流电压,检查电路看是否有异常现彖,没冇,然后用万用表检杳输出端电压为止常,接上示波器观察其交流纹波电压,纹波电压较小也为正常。五、性能测试与分析(软件设计与调试)测试:用万用表测得:止端电压为+15.09V,负端电压

5、为-15.02V,示波器观察得到其纹波屯压=2.03mV5mV;测得其内阻=0.052<0.1,计算得其稳压系数小于510分析:在原理图中,C3、C5为稳压块输入端补偿电容作用是消除由于输入端引线过长引起自激振荡,抑制电源高频干扰,安装吋要尽量靠近集成稳压器;C4、C6为输出端补偿屯容,其作用是改善输出瞬态响应。通过调试、测量、计算得知其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六、结论与心得本次课程设计是数电和模电的课程设计,运用的是学过的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的知识,在制板方面,运用了PR0TEL知识,由于元器件都是耍门己给出装形式,特别是

6、PR0TEL里面没冇的还需要自画,像LM317就没有封装,在画封装吋由于平吋没怎么用过这个功能,所以画起来感到有点力不从心毛手毛脚的,不过做过一次之后就感觉乂学到了一点,我想课程设计的收获也许就是这得来的吧!在打印时打印机又不会用又成了一大难题,当然在多试几次之后还是完成了,打卬出来后才发现原來焊盘太小,布线也太密,没有经验啊!从新再做一个图吧!还有就是焊接,焊接时老感到电路板对锡丝的吸附力太差,因此出现了焊焦的情况,当然也存在我自己的焊接技术问题,但通过这次的自己焊接进一步巩固了自己在焊接方面的能力。焊接完了才松了口气,

7、虽然看起来不是很好看,但毕竟是自己的第一个作品。我想下次一定要做一个更完美的。总的说,通过木次直流稳压源的设计,真正体验到了一个设计从前期的找资料到后來的制板,自己焊接,自己调试这样一个一个完整的设计过程。在这个过程里将以前所学的知识进行了综合的运用,发现了自己很多不足的地方,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距离也充分的体现了出来。当然,更多的是学到了很多的东西,为以后的设计打好基础。七、参考文献[1]童诗白,华成英.模拟电了技术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⑵谢自美.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测试•武民华屮科技大学出版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