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纱工序减少毛羽措施浅谈

细纱工序减少毛羽措施浅谈

ID:44437831

大小:3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2

细纱工序减少毛羽措施浅谈_第1页
细纱工序减少毛羽措施浅谈_第2页
细纱工序减少毛羽措施浅谈_第3页
细纱工序减少毛羽措施浅谈_第4页
资源描述:

《细纱工序减少毛羽措施浅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细纱工序减少毛羽措施浅谈何海涛1•刖§纱线毛羽是纤维中仲出纱线表面的部分,是影响纱线品质的重要因素。纺纱过程中毛羽控制不好,既影响纱线光洁度和外观质量,又增加纺纱过程中的飞花、断头,恶化生产环境,影响生产效率,毛羽过多还将直接彩响到织造效率和布面风格。为此做好减少纱线毛羽的工作十分重要。纺织业内普遍认为毛羽的形成实际上是由两部分组成,分別为加捻毛羽和过程毛羽。其中加捻毛羽是在细纱机上经牵伸后的须条被加捻成细纱的过程中形成的,即在纺纱“加捻三角区”部分形成的毛羽;而过程毛羽是指在细纱机和络筒机上,纱线

2、与导纱钩、钢丝圈、隔纱板、和导纱杆、清纱板、槽筒等零部件之间的刮、擦等作用所产生的毛羽。由此可见,细纱是产生毛羽的垂要工序,也是控制、减少毛羽的垂点工序,我公司在近几年的生产实践中,对细纱工序如何减少毛羽数量采収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现分别以细纱工序减少加捻毛羽和过程毛羽两方面谈谈我公司的一些实践经验。文中毛羽均指毛羽长度为3mm及以上的有害毛羽。2•加捻毛羽2.1•加捻毛羽的形成在环锭纺的细纱成形过程中,出前罗拉钳口输出的须条同时受到加捻的作用,这段从前罗拉钳口至加捻点之间的距离称之为加捻三角区。

3、加捻三角区内的须条在加捻过程屮,纤维将会在成纱截面屮重新分布,在形成纱体表面时星现出不同形态的毛羽。据国外资料报导,加捻三角区内所产生的细纱毛羽占整个纱线毛羽的80-85%,细纱车间的飞花几乎80%以上是加捻三角区产生的。22减少加捻毛羽的措施细纱影响纱线毛羽主要在牵伸系统,由加捻毛羽的形成机理分析来看,进入加捻三角区的须条纤维与纱线方向平行伸直、宽度窄是减少成纱毛羽的关键,我公司结合实际情况,在这方面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221•牵伸工艺细纱作为纺纱过程中牵伸倍数最大的工序,通过高倍牵伸进一步解决纤

4、维的平行伸直度既有利于成纱条干,乂有利于成纱毛羽。牵伸工艺设计是影响成纱质量的关键因素。采用较小的后区牵伸倍数及较大的后罗拉隔距对降低成纱毛羽效果明显。我公司H前在JC14.6tex品种上设计后区牵仲倍数为1.14倍,后罗拉隔距为33mm,毛羽根数控制在60根/10m以内,收到了不错的效杲。但要说明的是,一味追求较小的后区牵伸倍数是不可取的,过小的后区牵伸倍数会使前罗拉压力增大,生产过程中容易发生粗纱牵伸不开现象,对生产不利。此外,适当提高细纱捻系数对降低毛羽也有好处,但会对产量造成一定影响。2.2

5、2前胶辐前胶観的选用对减少毛羽起到很人的作用。选用软弹性胶轻可增加变形量,提高握持力,在摇架隔距定位相同的情况下缩短了浮游区,加强了对浮游纤维的控制,同时乂缩小了前罗拉包I韦I弧及加捻三角区,对成纱条干和毛羽都有改善。223•集合器集合器对降低纱线毛羽的作用非常明显,但在生产屮是否使用集合器也耍视品种而定。集合器挂花是生产中遇到的最主要问题,特别是我公司以生产差别化纤维为主,混纺纱中纤维抱合力较差,集合器对须条表血刮擦较为严重,造成成纱条干恶化,毛羽反而增加。fl前我公司只在生产JC14.6tex及

6、以下号数的纯棉品种时使用集合器,成纱毛羽可以降低30%左右。224•压力棒钳口压力棒钳口的设计原理在于缩短浮游区长度,加强对浮游纤维的控制,以获得较好的条干。但是加装压力棒钳口后成纱的毛羽指数明显增大,这主要是因为压力棒对须条的下压作用使前钳口处的须条宽度增人,从而使加捻三角区的宽度增大,毛羽增加。因此我公司在生产中根据所生产的品种要求而决定是否选用压力棒钳口。3•过程毛羽3丄过程毛羽的形成在细纱工序的加捻和卷绕成形过程中,由前钳口输出的纱线依次经过导纱钩、钢丝圈卷绕在筒管上,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导纱

7、钩、钢丝圈等部件的磨损、钢丝圈与钢领不配套等因索会造成纺纱张力波动,气圈变化剧烈,造成断头增加及产生纱线毛羽。32减少过程毛羽的措施控制过程毛羽的重点在丁•优选关键器材并经常保持其完好状态,我公司对以下几种关键器材进行重点监控。321•导纱钩导纱钩对成纱毛羽的彩响分为两方血。一方面是导纱钩安装不正或是松动,以致与锭子、钢领不同心造成歪气圈,使得纺纱张力忽大忽小,对成纱毛羽造成极大影响。另一方面是导纱钩自身形状及耐磨性、光滑度的影响,导纱钩圈形小,中心定位好,纱线通过时受气圈彩响小,振幅小,加捻三角区

8、也小,毛羽少;导纱钩的耐磨性不好,光滑度不够,长期使用磨损后纱线毛羽大幅增加,据我公司的对比数据显示,磨损导纱钩与新导纱钩相比,纱线毛羽平均增加在14%左右。322•钢领我公司前几年使用PG1-4254光面钢领,这种钢领稳定周期短,新钢领上车六个月后就进入衰退期,表现为气圈偏大,小纱断头多,毛羽也显著增加。十个刀后钢领表面严重磨损,无法使用,只能报废。为此我们采用了镀珞钢领。这种钢领表面硬度高,耐磨性好,使用寿命长,忖前有部分钢领已使用两年半仍能正常纺纱。但不利Z处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