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和地势》教案6

《地形和地势》教案6

ID:44440878

大小:4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22

《地形和地势》教案6_第1页
《地形和地势》教案6_第2页
《地形和地势》教案6_第3页
资源描述:

《《地形和地势》教案6》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地形和地势》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够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2.了解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的特征以及各级阶梯的主要特征,记住位于阶梯分界线的山脉名称。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平而图,提高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2.通过分析、讨论我国酋高东低的地势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的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初步培养学生树立人与自然环境要和谐相处、协调发展的基本地理观念,从而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教学重点:我国的地势、地形基本特征。教学难点:1.运用地图观察判断我

2、国地势、地形的基木特征。2.结合地图,使学生形成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教学方法:读图观察、对比联想、探究讨论等方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图片,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导入,顾名思义,地形是指地球表面各种各样的形态,地势是指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趋势、总趋势。那么,我国的地形地势有什么特征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学习和探讨的问题。指导预学:小组内交流解决问题,教师巡视。1、从我国地形剖面图上,可以发现我国的地势总特征是什么?2、每一级阶梯各以什么地形为主,大致海拔是多少?3、大陆架对海洋国家有什么重要意义?我国大陆架有多广阔?4、填一填:主要地形类主要地

3、形区第一级阶梯高原、盆地界线:()山一一()山一一()山第二级阶梯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喝尔盆地界线:()山一一()山一一()山一一()山第三级阶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交流探究:1、比一比,看哪组同学答案更准确。2、讨论交流A、参照图2.2和24页图2.4,在图2.3中相应位置标出三级阶梯的界线(山脉)名称。B、我国地势特征西高东低,面向海洋,这种分布对气候和河流流向有什么影响呢?C、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向低一级阶梯时,落差会有什么变化有什么利用价值?D、说一说我国地势对东西部交通往来

4、有什么影响?精导:根据学生交流情况,有选择性的精讲部分内容1、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是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的基本特点是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我国的地势自西向东分为三级阶梯。阶梯名称主要地形类型海拔(单位:米)第一级阶梯山地高原4000米以上第二级阶梯高原盆地1000〜2000米左右第三级阶梯平原丘陵500米以下近海大陆架200米以下,包括渤海、黄海的全部,东海的大部分,南海的一部分,资源十分丰富。2、第一级、二级阶梯界线;昆仑山脉一祁连山脉以南、横断山脉以西、喜马拉雅山脉以北;第二级、三级阶梯界线: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巫山一雪峰山一线;家乡湖南大部分在

5、三级阶梯,小部分在二级阶梯。近海大陆架200米以下(分组探讨)我国地势特征对我国的自然环境要素(气候、河流)和东西部的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呢?下而我们分成A、B、C三个大组,每个大组分成若干个四人小组,每个大组讨论一个问题(A组:2题;B组:3题;C组:4题),各小组讨论后选出代表发言,阐述本小组观点。3、地势对气候的影响: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夏季风)向我国内陆推进,为我国广大地区带來了较为丰沛的降水,有利于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发展农业生产;地势对河流的彫响: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西高东低的地势,必然造成我国的大江大河自

6、西向东奔流入海。难怪古人有诗云:“一江春水向东流”“大江东去”“滚滚江水东逝去”。4、实验演示:河流流经阶梯交界处落差的变化:教师可用课前准备的水和自制的透明小水槽实验演示,让学生仔细观察水流的急缓。水能的大小变化,得出结论:河流从第一级阶梯流向第二级阶梯,再从第二级阶梯流向第三级阶梯,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河流落差大的河段便于人们建设水电站,利用其丰富的水能资源发电。5^地势对交通的影响有两方面:一方血,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经济联系,有利于促进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西部地区经济的大开发。另一方面,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也

7、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练习提升:1、讨论交流:想一想,如果我国地势西低东高对水汽会有什么影响?2、单项选择:位于我国第二级阶梯上的地形区是()A、华北平原B、东北平原C、成都平原D、江汉平原位于我国第一级阶梯上的盆地是()A、四川盆地B、塔里木盆地C、准嶋尔盆地D、柴达木盆地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既沟通了东西交通,又产生了巨大水能,这是因为()A、山区面积大B、地势西高东低C、地形复杂多样D、山脉纵横交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