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流控芯片的应用

微流控芯片的应用

ID:44464114

大小:266.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10-22

微流控芯片的应用_第1页
微流控芯片的应用_第2页
微流控芯片的应用_第3页
微流控芯片的应用_第4页
微流控芯片的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微流控芯片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微流控芯片的应用进展主讲人:王亚专业:应用化学学号:2001090128前言微流控芯片在20世纪九十年代初由瑞士的Manz等[1]提出,是将采样、预处理、加试剂、反应、分离和检测等集成在微芯片上进行的一门新技术。1微流控芯片的技术原理2微流控芯片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3微流控芯片在细胞分析中的应用4微流控芯片在临床诊断分析中的应用5展望常见微流控芯片材料:硅、玻璃、石英和有机聚合物单元构成:微通道、微反应室、储液池通道:宽20-100µm,深10-30µm通道构型:T形、十字形和双T形1微流控芯片的技术原理其最大特点是在一个芯片上可以形成多功能

2、集成体系和数目众多的复合体系的微全分析系统。微流控芯片采用类似半导体的微机电加工技术在芯片上构建微流路系统,将实验与分析过程转载到芯片上。加载样品和反应液后,驱动缓冲液,于芯片上进行反应2微流控芯片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中药的分离检测化药的分离检测手性药物的分离检测3微流控芯片在细胞分析中的应用微流控芯片微通道宽度与生物细胞大小相当,所以生物细胞在微通道内非常容易操纵、观察和检测。Shin等[27]构建了一种电穿孔细胞芯片,他们通过指数衰变式脉冲发生器对流体通道内的细胞进行电穿孔实验,测量了细胞电穿孔时各种参数。4微流控芯片临床诊断分析中的应用

3、胡华[30]利用芯片毛细管电泳完成了p一地中海贫血微量样品的快速检测,为外周血胎儿游离DNA及胚胎移植前遗传病诊断等微量标本要求的无创性产前诊断提供一种新的检测途径,同时也为其他遗传病的快速检测奠定了基础。Gulliksen等[31]在多功能环状烯烃聚合物的微流控芯片中平行测定了人乳头瘤标志物(HVP)和SiHa细胞系列样品。检测过程中所需要的样品仅为80nL,适合于微量标志物的检测。5展望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大量的实验和研究数据表明:微流控技术在医药学领域的应用已经从萌芽阶段走向成熟。但是微流控芯片也的确存在很多问题。例如灵敏度的问题、重现

4、性的问题,以及检测器的选择问题。所以微流控还有很多地方需要进一步改革创新。我们应设法提高检测的准确性,从而使这个技术能真正发挥出它的潜力,相信会获得更多令人瞩目的成绩。谢谢大家!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微流控芯片在样品预处理时更简单、分析速度更快、操作也方便且成本较低,因而在中药的分析检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陈缵光等用CE-CCD法分析了紫草中的紫草素[4],粉防己碱药材中的粉防己碱和去甲粉防己碱[5]、苦参中的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6]、青风腾中的青腾碱[7]、北豆根中的粉防己碱和青藤碱[8]、牛黄中的胆酸[9]、关木通中的马兜铃酸A

5、[10]、五倍子中的没食子酸[11]、桂枝中的桂皮酸[12]、牡丹皮中的丹皮酚[13],丹参滴注液中丹参素和原儿茶醛[14],几种中药的丁香酚[15],检测限范围在0.1-6.25mg·L-1之间。返回蔡自由等通过微流控芯片非接触电导检测法测定片剂中盐酸奈福泮[16],盐酸吗啉胍片中盐酸吗啉胍[17],盐酸金刚烷胺片中的盐酸金刚烷胺[18]。李永冲等利用微流控芯片非接触电导检测法测定盐酸倍他司汀片中盐酸倍他司汀[19]。黄宝美等用CE-CCD的方法,分离了亮氨酸、蛋氨酸对映体,还定量分析了甲霜灵对映体。童艳丽等[26]用微流控芯片非接触电导

6、检测方法,成功分离了蛋氨酸、苯丙氨酸、青霉胺3种手性物质。返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