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答辩词

开题报告答辩词

ID:44469742

大小:5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2

开题报告答辩词_第1页
开题报告答辩词_第2页
开题报告答辩词_第3页
开题报告答辩词_第4页
资源描述:

《开题报告答辩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各位老师好:(站着行礼)我的论文题冃是:现代化视域下的中国法律文化研究一、选题意义1、法律文化之所以选择这个题目,我认为有着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现代化能促进人们对社会经济基础的法律要求的认知和共识,为法律制度现代化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2、法律文化现代化使人们不断口觉调整口身行为以增强对新生法律制度的适应性,也能使立法者根据法律效能状况不断修改完善法律制度,使执法者正确适用法律和正确使用自由裁量权,它是法律利益冲突的有效缓冲器。3、法律文化现代化能在精神文化领域逐步改良人们的法律心理,更新人们的法律观念,并促成有民族特色的法律思想

2、体系的形成。4、法律文化现代化既是传统法律文化与现代文化冲撞和交融的结果,也是两种文化潮流联系互信的纽带,它有利于增加民族的文化凝聚力、推动民主法治建设进程、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5、法律文化现代化是屮国古老文明与现代文明的一种有效对话工具,它有力地推动着整个社会的转型和文化的转型,有助于培养人们对法律的信仰,有助于法律权利体系的形成,对人民的法律意识、权利意识将起到良好地引导作用。二、本论文选题的国内外研究概况1969年,美国法学家劳伦斯•弗里得曼发表《法律文化与社会发展》一文,首次提出“法律文化”这一概念。从世界范闱来看,

3、自2()世纪60年代起,法律文化就逐渐成为法学界的一个专门性研究课题。我国学者对法律文化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法律文化研究方面,我们已经取得了诸多成果,如梁治平的《寻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谐——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张中秋的《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武树臣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何勤华的《法律文化史论》(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和法律文化史谭》(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以及徐忠明的《情感、循吏与明清时期司法实践》(上海三联出版社2

4、009年版)等;以书代刊的连续出版物有曾宪义主编的《法律文化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起出版)和何勤华主编的《法律文化史研究》(商务印书馆2004年起出版)。第一,关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内容的研究。目前学界认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起源自上古时代,对于其终点则有三种不同的观点:分别是终结于新中国成立,终结于辛亥革命和终结于清末修律变法。持这三种观点的分别是武树臣,刘作翔和梁治平。而对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内容学界则有着较为统一的认识,一般认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在西汉以前,乃是礼、法相混合的时代,西汉的统治者为了统治的需要将礼引入法屮

5、,最终使得礼法结合。随着儒家学说的兴起,其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内容的影响越来越大,在西汉武帝时期发展到以儒家经典对案件进行审判,这就是著名的春秋决狱。其后儒家文化一•直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主要内容,唐律疏议就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儒家思想最明显的体现。第二,对于法制现代化问题的研究。目前学界关于此问题有两种分歧:一种观点认为实现中国的法制现代化,就是要建立一套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制度,以取代过去建立在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基础Z上的传统法律制度。因为中国本身并没有产生市场经济的环境,目前所进行的市场经济建设是向西方学习来的,所以屮国

6、实现法制现代化的途径就主要是大力移植西方的法律。持此观点的学者有郝铁川,王家福等。另一种观点是与之相反的,持此观点的以公王祥教授为代表,他认为实现中国的法制现代化主要的途径不是靠移植西方外來的法律,当然不依靠并不意味着排斥外来法律的移植。在进行法制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对于那些反映社会管理及市场经济运行一般规律的外域法律小的有益因素还是应当加以利用和采纳的。但是中国进行法制现代化的道路是决不能照抄或者照搬西方的模式,不从国情出发,盲目的将西方的模式照搬过来是不可能让我们的法治现代化建设成功的。所以中国的法制现代化建设就要以中国传统为

7、起点来进行。第三,对于中国法律文化现代化改造问题的研究。这个问题的主要关注点在于如何使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现代化,对于此问题,存在着两种基本对立的观点:一种认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是以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基础的,是不能与以商品经济为基础的法律相融合的。屮国传统法律文化屮并没有现代化因素,要建立屮国现代法律文化仅仅通过对传统法律文化的改造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他们主张建立现代化的法律文化要大力移植西方法律,使得川国建立起以西方模式的现代法律文化。这种观点以郝铁川为代表。另外-•种观点则与其针锋相对,认为屮国传统法律文化中虽然有糟粕,

8、但更有精华。人们无法切断其与传统的联系,完全靠移植的方式來建立中国现代的法律文化只会使得人们无所适从,最终也未必能建立起那种西方式的现代法律文化。建立中国现代法律文化应当以改造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为基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发扬其中有利于法制现代化的积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