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测试(二)新人教版必修2

2019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测试(二)新人教版必修2

ID:44483978

大小:778.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0-22

2019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测试(二)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2019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测试(二)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2019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测试(二)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2019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测试(二)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2019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测试(二)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测试(二)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Ⅰ卷本卷共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1927年《大公报》发表社评,“国民党人习闻宣传之法,稍稍习之,

2、颇奏奇效”;北方军阀针锋相对,印发各类“讨赤”歌、“讨赤”文、“讨赤”画,因通俗易懂,可能比南方“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之类的口号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材料主要反映了国民革命时期A.舆论宣传左右战争进程B.南北双方重视舆论宣传C.反帝口号脱离群众认知D.社会群众思想愚昧无知2.下表是1881年到1911年中国新建铁路里程表。这反映了清政府向外国借款修建(见备注)外国资本直接投资经营清政府独立筹资官商合办里程(公里)4171.22746.11042.41042.4占总里程比例46.3%30.5%11.5%11.5%备注:帝国主义列强攫取中国铁路权的方式,或是强制清政府签订某种文书,作出让予;或

3、是支持、指使其本国金融组织,取得贷款投资权益。A.洋务运动推动了铁路修建B.近代民族工业无从发展C.清政府通过独资、借款、合办等方式控制路权D.西方列强实际控制了中国铁路修筑权和经营权3.1896—1898年,国人办报出现第一次高潮。这一时期报刊主要强调效法西方的民主政治和国家制度,并提出开议会的主张,宣传民主思想。由此可见A.维新思想成为社会主导B.推翻满清具有社会基础C.国人民族民主意识觉醒D.民主革命思潮尚未出现4.鸦片战争后,中国沿海地区陆续出现西洋建筑。甲午战争后,西洋建筑向内地扩展,但发展主要限于城市,在广大农村基本上仍沿袭原有的建筑模式。这一现象说明西方建筑A.在中国的发展不

4、平衡B.取代传统建筑的必然性C.风格受中国传统建筑影响D.只分布在通商口岸和租界5.1921年2月,《东方杂志》曾公布过一份关于学生婚姻的调查数据。这些被调查的学生来自浙江、江苏的6所学校,在631名学生中。已结婚的有184人,占29%。1930年,一个在北粤中学任职的教师对该校百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没有结婚的青年只占6%。这些现象表明A.社会习俗改变的渐进性B.社会发展地域差异消除C.新文化运动影响日益深入5D.晚婚晚育得到了普遍认可6.下表为上海外白渡桥通行交通工具变化情况统计表(单位:人次)数据的变化说明年份人力车马车轿子马脚踏车机器脚踏车汽车公共汽车有轨电车18896894544

5、9110000019261460000034591943764172922A.等级观念的根本变化B.生活方式普遍西化C.交通工具的进步显著D.民众消费水平悬殊7.如图所示漫画《发辫之将来》从本质上表明,当时社会上一部分人A.盲目崇尚西洋风尚B.刻意保存传统精华C.旧有观念根深蒂固D.主动破除国人陋俗8.1986年7月12日,《中国纺织报》登载了一篇有关北京早期服装市场的稿件,题目是《北京流行黄裙子》。谁都没有预料到,一篇报道掀起了穿黄裙子的风潮,几乎一夜之间,大街小巷不同年龄段的女人们都穿起了黄裙子。这则材料能够说明A.服装的变化反映了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B.大众传媒的信息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习

6、俗C.大众传媒的发展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D.改革开放推动了女性服饰的多样化发展9.下表为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发展的一组数据统计,它反映了A.与人民生活有关的各项支出均呈上升趋势B.市场经济确立使各项指标发生了重大变化C.改革开放后信息交流和人口流动情况明显D.文教娱乐服务支出上升导致食品支出下降10.下面是1951~1959年《中国青年报》中新闻漫画题材比例变化的折线图。这些变化A.表明“双百”方针得到顺利贯彻执行B.反映了新闻题材创作形式的多元化5C.弱化了报刊与杂志的政治宣传功能D.说明现实环境对艺术创作影响较大11.1895年,《中外纪闻》成为强学会机关报,内容首为阁抄;余依次为选登英

7、国路透社新闻电讯,选译《泰晤士报》等外国报纸的消息、评论;选录津沪、港、粤等地报纸的新闻、言论,摘编“西国格致有用诸书”;最后附有梁启超等人的编者按和论说。据此可知,该报A.志在于宣传维新思想B.体现了晚清腐败统治C.有利于平息社会矛盾D.是晚清大众传媒创新12.下表为上海等城市不同年代部分择偶标准差异表(单位:%)据此可知项目年代1948—19661967—19761977—19861987—1996家庭出身、社会关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