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静物写生教案

素描静物写生教案

ID:44490810

大小:4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22

素描静物写生教案_第1页
素描静物写生教案_第2页
素描静物写生教案_第3页
素描静物写生教案_第4页
素描静物写生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素描静物写生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课程教案课程名称静物素描写牛授课班级16级五年制小学教育(5)班授课时间2018/2/28(周三)课吋8课吋授课教师陈阳学生数50教学内容第一部分静物素描写生的基本步骤第二部分虚实处理第三部分质、量感的表现第四部分画面的艺术处理教学目的通过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素描的基础理论知识,理解素描造型的基本规律,掌握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训练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和丰富的绘画表达语言,达到准确、生动、深刻地表现对象的目的,使学生在写生训练屮掌握技术性的表现方法,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鉴赏能力以及在创造层面上的综合素质,在形象屮寄托个人造型理念。具备基础造型能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和对构图、

2、形体、结构、空间、色彩、光感、质感、量感等视知觉要素方面的敏感度。为适应以后其他专业课的学习和美术创作打下坚实的绘画基础。使学生能够胜任美术教学和与美术设计相关的工作。教学要求(一)整体观察和多角度的观察方法,理解静物的构成原理,透视变化规律。(二)掌握基本技法和培养主观审美能力相结合。教学方法根据木专业的特点,木课程通过讲授、辅导、鉴赏、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和课堂作业、课外作业等多种形式的训练,帮助学生既要训练眼、手、脑的配合,又要解决工具、材料、技法等层面的问题,使学牛在理论、技能、修养上取得各方面的协调发展教学重点(-)在素描涵养基础上对人工形态静物,具备变体解析并创造意象

3、形态的能力。(二)根据物象,具备在数理基础上解析与自然相关抽象形态的潜想、审美能力。(三)强调对物象描绘过程中用脑画画的思维训练,探索用创造性设计思维表现造型要素的各种可能性。教学难卢八、、(一)对结构形态的界定,三维物体在二维界而的表现。(二)石膏几何形体写生到静物写牛的衔接过渡。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知识回顾:1、素描的基本构图(P26)2、素描写牛的观察方法(P29)3、素描的明暗关系(P41)(二)导入:1、提问:石膏几何体素描写生和静物素描写生的区别在哪?同:几何体从某种意义上讲是静物的归纳,将复杂丰富的静物简单化,如1:苹果和球体,罐子和儿何体组合,都能在静物中归纳

4、出儿何体的形状。异:静物有着几何体不可比拟的色感、质感、量感等。教师归纳:静物写生是素描训练的深化,能进一步提高同学的素描基础,静物素描是素描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授新:静物素描写生(板书)1、观察分析构图定位(板书)观察静物与石膏的区别。静物的固有色丰富多样,在形体上也比石膏几何体复杂很多,同时在质感和量感上,静物的软硬、粗糙、光滑、轻重等感觉也是多种多样的。引导学生思考(P47):图片中的三个物体在画而中如何定位才最稳定、最美。根据构图的基本原理,分析图片的构图形式(三角形构图)在画纸上用简练的线条勾出静物的形象,同时也需要注意上下左右的距离,和聚散关系。方法:在选取好角度

5、之后,可以先做小构图,调整对彖的大小,突出主体,主次有序。小构图确认Z后放大到大画面中,开始作画。注意打轮廓吋要抓大形,抓整体,将复杂的静物形体概括成单纯的几何形体,整体观察,比较大小,位置等。2、表现形体(板书)确定物体的大体位置和而积比例,分析体而结构,铺大调子。观察光源的方向,确定每个物体的明暗交界线以及投影的位置,同时将物体周围的布纹形状和位置画出来。可将包括衬布在内的所有物体,按照黑白灰的大关系“排队”,归纳出整体的明暗色调。引导学生思考:图片中哪一部分(或者哪些部分)是最暗的、最亮的?结合图片分析:布纹和物体的遮挡关系,以及投影在布纹上的表现和转折关系。3、深入刻画

6、(板书)这是塑造形体最主要的部分,也是难点的部分。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每个物体的不同的形体,根据明暗变化的规律,用大色调整体画出物体的黑白灰关系,再对五大调子进行深层次的刻画。同时,也需要注意物体与物体之间明暗关系的对比。所谓“深入”,就要抛弃表面的东西,抓住物象的本质,即明暗色调与结构、形体的联系,从物体的形体结构岀发去认识明喑色调的变化,通过对形体明暗色调的描绘去刻画、充实和塑造形体。a>从明暗交界线画起,把握体面关系,注意比较和整体;b、分析中间色调的微妙而丰富的变化,“灰”面的内容最为丰富,决定了画面的可看程度;必须比较和理解的画,注意概括;c、表现物体的质感,充

7、实形体的塑造,细节的表现要服从整体;d、注意:深入刻画时注意整体,特别是“大整体”关系。深入刻画时也要注意对周围环境的刻画,与主体的明暗色调保持一致,同时也要强调对物体结构的表现。4、统一调整(板书)这是收尾工作,在这一过程中,需要用整体的眼光和最初时的新鲜感,全面的审视画面,做全面的调整。调整的目的,在于使形体的刻画和表现更集中、概括。使整体效果更生动。注意:注重整体,注重主体,加强主体物的表现和塑造。调整画面的关系时,对主体和关键部位肯定、加强,对影响整体的灰面,要果断的减弱和删除,以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