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史二论述题

文学史二论述题

ID:44511490

大小:4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22

文学史二论述题_第1页
文学史二论述题_第2页
文学史二论述题_第3页
文学史二论述题_第4页
文学史二论述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学史二论述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论述题:王安石的文学创作成就。(1)散文创作方面,王安石驾驭语言的能力非常强,其文简练明快,笔力雄健,取得了很高成就,其议论文学,无论长篇还是短说,都结构谨严,析理透辟。如《答司马谏议书》,文章针对司马光等守旧派对新法的责难予以答辩,表达了要把改革进行到底的决心和坚定意志,旗帜鲜明,理足气壮,逻辑严密,显示了作者倔强坚毅的性格。王安石的叙事、抒情之作,能随笔挥洒,曲尽其妙,如《游褒禅山记》。(2)诗歌创作方面。王安石早年的诗多直道胸中事,鸞味较薄,但也反映出其独特的个性特征和精神风貌。他写了不少感谢,咏史或怀古的诗篇,以寄托远大的政

2、治抱负和批判精神。如《河北民》揭示当时的弊政及民族矛盾,体现了王安石“适用补世”的文学主张及以议论为诗的特点。王安石在诗歌创作方面尽力打破常规,主意语意求新,诗句求工,语调求劲峭,如《登飞来峰》。王安石晚期的诗歌主耍是绝句,雅丽精绝,含蓄深婉,既体现了宋诗风貌的部分特征,又有向唐诗复归的倾向,如《泊船瓜洲》、《江I:》等。(3)词和作方面。干•安石词的成就虽不能与其诗文相比,但也富有口己的个性,他作词不受五代以來绮靡柔弱词风的影响,从而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和表现范围。如《桂枝香》[金陵怀古]将以史为鉴的凝重题材引入词屮,上片写金陵空阔

3、萧瑟的秋景,下片感怀六朝盛衰兴亡的I口事,立意高远。政治历史的厚重内容,加上词中所展现的清肃气象,与同时代的“艳科”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后来的苏、辛词开辟了道路。2、苏轼诗歌的艺术特色。(1)“以文为诗”是苏轼诗歌的显著特色Z—。诗的散文化,本非诗歌创作的正道,可苏喩才力横绝,无矗不可,竟使其成为他站才使气、翻嶄出奇的手段。苏轼的“以文为诗”实际上是靠以才气为诗而获得成功的。如《百步洪二首》其一中七个比喻一气而出,意象新颖离奇,创制古所未有的博喻,诗中充溢着诗人的/气。敏锐细致的观察力和出色的文字表现力厂也是诗人才气的表征。许多

4、生活里的平凡事务,一经苏轼的手写出,往往具有不平凡的意义,给人以触除生春之感。如《汲江煎茶》,煎茶、饮茶是日常生活中最为平凡之事,而苏轼下笔却独出新意,横牛•妙趣,境界口高,字里行间充溢着超逸的才气,表现了通达从容的人生态度,将谪居心情写得共为含蓄。(2)苏诗的另一特色是以才学为诗,体现为好议论、使事用典。苏轼有意识地以议论入诗,将对事物的形象感受与哲理思考结合了起来。如《和子由滝池怀1口》将H然现象和人生感受转化为理性的反思并上升为深刻的(3)苏轼作诗兼备各体而以七言为擅长,且风格多样。其七绝吐语清丽精美,多传世佳作;七古气格雄健

5、豪放,尤见才气纵横。苏诗的基木风格有二:一是刚健含婀娜的清丽雄健,二是豪放加平淡的清旷闲逸,但就体现苏轼“坡仙”的旷达品格而言,咼风绝尘才是其诗风的主导倾向,即一种超越世俗羁绊的风神韵致和审美境界。如《东坡》写踽踽独行于荒坡之夜的恬淡与H适,表现身处逆境却怡然自得的旷达情怀,风致超逸淡远。3、苏轼词的革新意义苏轼的词在宋词的发展变革中占苗重要地位,他突破了传统词作的题材限制,扩人了诃境内外;他以诗为词,指出词的向上一路,促进了词体的变革;他对词体进行了全面革新,提高了词体的地位,使宋词能打唐诗并列而无愧色,以至被人们视为有宋一代文学

6、的代表。这是他对宋代文学发展的重人贡献。苏轼词的革新意义农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晚唐五代以来,人们一肓认为诗应体现教化思想,风格应温柔敦厚;而词则与诗判然有别,绮丽婉媚为其特色。苏轼的“以诗为词”与本色当行的词有•明显的不同。苏轼认为诃应向诗靠拢,特别是优秀的词应兮诗没何羌别。他认为词是“诗Z裔m称赞优秀的词作为“古长短句诗也二苏轼“以诗为词”,以诗的品格改选了传统木色的词体,以诗的精神提高了词的品位。从《花间集》开始,词的创作受樽前应歌环境的影响,词中缺乏作者鲜明独特的主体意识,从词中看不出作者的胸襟、怀抱、气质,创作主体的个性

7、被消融在模式化的共性Z中。苏轼词突出地表现了自我的胸襟和怀抱,他以白我之11吻,抒自我之情,在词屮充分表现了白己的个性。苏轼的词记录了他的悄感经历和心路历程,其词与其诗一样,呈现出士大夫的气质性格。如《沁园春》(当时共客长安)、《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2)苏词把士人夫文人较为宽广的生活内容带到了词中,诗中通常表现的题材,如咏史怀古、掉亡怀人、登临送别、tn园风光、说理谈禅、爱国热情等,无不涉入笔端。东坡词对题材的拓展是他以诗为词的一个方面。(3)苏轼词打破了花间词派以来为应歌合乐而形成的独重女音、男子而作闺音的传统定式,而代

8、之以表现抒发士人夫情志的创作心理,风格上也打破了专以婉丽柔媚为羌之局限,转变为多样化的审美风格。苏轼的词气象宏大,风格豪放旷达、雄健清刚。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展现了瑰奇壮丽的江山人物,苏轼雄奇阔大的胸怀与极其沉重的伤感忧患,给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