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3 我的第一本书  教案3

初中语文 3 我的第一本书  教案3

ID:44514293

大小:3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3

初中语文 3 我的第一本书  教案3_第1页
初中语文 3 我的第一本书  教案3_第2页
初中语文 3 我的第一本书  教案3_第3页
初中语文 3 我的第一本书  教案3_第4页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 3 我的第一本书  教案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我的第一本书》教案授课时间1课时课题我的第一本书课型自读课文教学目的知识与能力目标:1、理解、积累“幽默、凄惨、奥秘、翻来覆去”等词语;2、整体感知文意,继续了解叙事性作品的文体特征;过程与方法目标:3、品评含意丰富的语句,养成正确的语感;4、激活生活体验,感悟课文的思想内涵和情感蕴含;5、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情感与价值目标:6、理解作品展示的苦难生活境遇,感悟知识改变命运的深刻内涵重点目标3、4难点目标4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    学    过    程教学内容活动形式一、情境导入同学们,上一课我们感受了胡适对母亲以其深细而严格的教育影响自己人生历程的

2、一段追忆。今天,我们将走进牛汉的随笔《我的第一本书》,去感受苦难生活境况中浓浓的真挚情意给诗人的精神给养。二、            课前热身1、了解作者;2.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并解释词语。幽默: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凄惨:凄凉悲惨。奥秘:奥妙神秘。翻来覆去: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温厚:温和宽厚。三、            合作探究(一) 阅读课文.整体感悟。  出示课题、作者   小组内分工合作,定时完成,做在作业本上,当堂订正。抽一人即可,要留足时间。  1、学生复述“第一本书”的故事,互相补充、评议。2、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划分文章的结构。(二)

3、 再读课文,揣摩、理解研讨课文内容。(1)文题“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还可以作怎样的理解?(2)作者是怀着怎样的一种感情追忆他的“我的第一本书”的?(3)如何理解“这就是我的第一本书。对于元贞来说,是他一生惟一的一本书”?学生细读课文思考  再读课文学生畅谈阅读体会,老师提示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活动形式(4)“我真应当为它写一本比它还厚的书,它值得我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明确:(1)“我的第一本书”,不仅仅指那半本课本,也指我人生的第一课。这人生的第一课,蕴含着生活的艰辛,人间的温

4、情,同学的友谊和上学的乐趣。(2)作者追忆“第一本书”的心情是沉重的,他是怀着敬重真爱的感情追忆“第一本书”的,同时感情也是复杂的、百感交集的。(3)体会书的珍贵,读书机会的珍贵。(4)我的第一本书对“我”影响之大,作者要回报它。(三)、品味语言(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1.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我的童年生活是艰苦的,但我的第一本书给我的生活带来了乐趣和知识。)2.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我的第一本书,作为我的启蒙老师对我后来走上文学道路

5、有着深远的影响。)四、深入理解没有课本的乔元贞却考了第一名,父亲也认为他比“我”有出息,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处还特意补叙了乔元贞的一生的“出息”:“他一辈子挎着篮子在附近几个村子里叫卖纸烟、花生、火柴等小东西。”这算得什么“出息”呢?作者为什么要作这样的交代?五、小结与拓展阅读本文,我们不仅为第一本书承载的故事所感动,更多的震撼是由书引发的父子之间、同学之间的浓浓情意,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遥远的乡村荒寒、苍凉的生活境况和作者对生活的那份独特的感受。请同学们联系生活体验,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具体深入地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尽量活跃课堂气氛。     

6、 这部分先抽一学生回答,然后视情况适当点拨。     这一题有难度,需教师引导理解。    结合学生实际让学生谈。布置作业本课练习题教学后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