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初爵制结构的演变与官

汉初爵制结构的演变与官

ID:44536489

大小:103.5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9-10-23

汉初爵制结构的演变与官_第1页
汉初爵制结构的演变与官_第2页
汉初爵制结构的演变与官_第3页
汉初爵制结构的演变与官_第4页
汉初爵制结构的演变与官_第5页
资源描述:

《汉初爵制结构的演变与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汉初爵制结构的演变与官、民爵的形成凌文超來源:《中国史研究》2012年1期内容提要:汉初二十等爵制的公、卿、大夫、士分层大体上承续了秦军功爵制的分层。秦汉Z际因功拜爵和普遍赐爵的频繁导致大夫爵层与卿、士爵层间的界限日趋模糊,并演化出二十等爵制高、低爵Z新剖分。随着“爵一秩体制”的发展,变动屮的高、低爵与相对稳定的以六百石为界标的上、下秩级相结合促使了官、民爵的形成。官、民爵之分对汉晋官僚贵族化和吏民一体化有影响。关键词:二年律令/二十等爵制/爵一秩体制/官爵/民爵作者简介:凌文超(1982-),

2、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二十等爵在公乘和五大夫处作为“官爵”和“民爵”的分界,这在学界已是通识。①然而,二十等爵之高、低爵是如何形成的,又为何在公乘和五大夫之间形成官、民爵的分界?在以往的研究中,学界尚未对这一演变过程加以深入探讨。②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屮有许多与汉初爵、秩制度相关的内容,这为我们探索这一发展演变过程,弥补研究缺环提供了宝贵的材料。木文将围绕这些材料,主要探讨汉初爵制结构的变动与官、民爵形成的原因及过程。一秦汉爵制分层的承续与变动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的相关记载显示

3、,汉初二十等爵制继承了秦军功爵制,受到周内爵称的影响③,分为侯、卿、大夫、士四个层次④,可证曹魏刘劭《爵制》所述人抵有其根据⑤。秦军功爵制与周爵制的本质不同,秦军功爵制以军功作为拜爵的依据,打破了以宗法身份获爵的传统,是对先秦卅卿枇禄的革命。然而,周爵公卿人夫士不仅未随着军功爵制的变革而消亡,还发展演变成与爵、秩系统对应的“公卿大夫士爵位系统”⑥。二十等爵制原本已有位阶安排,为何述要依“层(位)”次进行二次分等呢?其原因主要有二:其一,虽然二十等爵制与周爵制没有直接的承续关系,但是,长久施行、不

4、断演化的周爵制Z机能断不会因变革而消广,更有可能的是注入新制度的肌体继续发挥作用。以周爵制简易的分等作为隐性参照尺度,二十等爵分为四爵层无疑将繁琐的位阶简化了。同理,随着秦汉分官设职的繁复和秩级的繁密,公、卿、大夫、士的分等又与官职、禄秩结合而简化了职、秩的分等。这对排列和管理官僚系统的爵、秩班位提供了便利。其二,秦汉z际战事频繁,因功拜爵的人数众多,爵级划分为四爵层,在爵层Z间设置限止,既有利于抑制一般士卒获取高爵,又增加了因突破爵层限止而带来的权益和荣耀。然而,大量军功爵的拜赐乂冲击着二十等

5、爵制的分层,致使各爵层之间的界限H趋模糊,这在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中也有诸多的体现(详后)O二十等爵分层由来已久,秦代军功爵制就有层次的划分⑦,设置爵层提高了因“上首功”逐级晋爵的难度。《商君书•境内》载:“能得爵[甲]首一者,赏爵一级,益出一顷,益宅九亩,一除[级役]庶子一人,乃得人[入]兵官Z吏。”⑧《韩非子•定法》中有相似的说法:“商君之法曰:'斩一首者爵一级,欲为官者为五十石之官;斩二首者爵二级,欲为官者为百石之官。'官、爵之迁与斩首Z功相称也。”⑨这条商鞅法令表明,秦代军功爵制规定,

6、凭借“斩首Z功”能获取相应爵位或官职⑩,然而,是否所有的“斩一首”就能获爵一级,或者为五十石Z官呢?恐非如此。《商君书•境内》述记载了晋升爵位的两类“盈论”标准:五人一屯长,百人一将。其战,百将屯长不得[退],斩首得三十三首以上盈论,百将屯长赐爵一级。五百主,短兵五十人;二五百主,将之主,短兵百;千石之令,短兵百人;八白Z令,短兵八十人;七白Z令,短兵七十人;六白Z令,短兵六十人;国(封)尉,短兵T人;将,短兵四千人。战及死吏[事],而口[到]短兵,能一首则优。能攻城围邑斩首八千已上,则盈论,野

7、战斩首二千则盈谕[论]。仃1)率领士卒“斩首得三十三首以上”当为“百将屯长”蜴爵一级的“盈论”标准,指挥军队“攻城围邑斩首八千已上”或“野战斩首二千”当是“将”的“盈论”标准。“盈论”必须同时满足相应“官里1”和“军功”的要求,这无疑比“斩一首”获爵一级或为五十石Z官的要求大大提高了。那么,这些不同的拜爵标准所适应的对象分别是哪些人呢?据《商君书•境内》载:吏自操及校以上人将,尽赏行间之吏也。故爵公士也,就为上造也。故爵上造,就为簪裏。就为不更。故爵为大夫。爵吏而为县尉,则赐序六加五千六百。爵大

8、夫而为国治,就为大夫;故爵大夫,就为公大夫。就为公乘。就为五大夫。则税邑三百家。故爵五人夫,皆有煬邑三百家,有赐税三百家。爵五人夫,有税邑六百家者受客[卿]。大将御参皆蜴爵三级。故客卿相论盈就正卿。就为大庶长。故大庶长就为左更。故四更也就为大良造。仃2)这些文字存在错简和脱简的情况(13),但从整体看来,该记载重点突出了爵“大夫”与“爵吏”、“赐虏”,爵“五大夫”与“赐税邑”的关系,秦军功爵据此大致可分为三层:大夫以下,大夫至五大夫,五大夫以上(14)。公士、上造、簪裏、不更当属“士”爵层,而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