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测-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年上学期高考语文期中复习+含解析

每周一测-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年上学期高考语文期中复习+含解析

ID:44540073

大小:56.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23

每周一测-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年上学期高考语文期中复习+含解析_第1页
每周一测-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年上学期高考语文期中复习+含解析_第2页
每周一测-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年上学期高考语文期中复习+含解析_第3页
每周一测-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年上学期高考语文期中复习+含解析_第4页
每周一测-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年上学期高考语文期中复习+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每周一测-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年上学期高考语文期中复习+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7年10月29口每周_测粽令测试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刀片式叙述(节选)首先言明,“刀片式叙述”不是一个准确的文学阐述,也不是关于文学写作的某个技术命名,而是在没有更准确的命名代替之前,暂且这样一针见血地阐释。刀片,顾名思义,意味着狭窄、锋利、穿透,拥有如此意味的文学叙述的方式,也就同样具有刀片的物理含义。当下中国的现实生活纷繁复杂,层出不穷的怪异的社会现象足以跌破所有人的眼镜。那么,当下的写作者如何在这乱象丛生的现实生活中找准文学讲述的切口呢?是像拉伯雷、托尔斯泰、雨果那样使用“推土机式叙述”,用百万、

2、千万的字数,三百六十度全景式的画面,一切可能的文学力量,强劲地推进故事的进程,呈现历史恢宏的宽度吗?如此要求当下的作家,恐怕是不切实际的苛求。因为在当下多元化的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下意识”地呈现个性十足的生活方式和人生态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叙述风格,所以要求作家在一部中短篇小说中表现出“社会的宽度”,的确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即使长篇小说也不容易。儿年前作家余华用“新闻串烧”的方式,在他的长篇小说《第七天》中,全景表现当下社会现状,就遭到诸多批判甚至讨伐。仔细想来,其实很容易理解。因为当下的现实生活太过丰富,用一部十几万字

3、的小说展现如此丰富的横断面,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在表现当下现实生活的长篇小说中,使用“推土机式叙述”尚且有一定难度,那么在同样题材的中短篇小说中,似乎更是难上加难了。当然,有难度不是作家推卸的理由,挑战写作难度,我们已经高呼了好几年,这实在不应该是理由。最为关键的是,“推土机式叙述”的确不容易表现。于是,越来越精细的纵深式的叙述视角,开始在作家特别是年轻作家的笔下不断呈现。纵深式视角,也就是开篇论及的“刀片式叙述”,逐渐出现在最近几年的文学作品中,集中体现在中短篇小说之中。“刀片式叙述”在屮国作家的作品屮,特別是“70后

4、”作家的作品屮最为明显。例如戴来的《一、二、一》、张楚的《夏朗的望远镜》、鲁敏的《死迷藏》、徐则臣的《古斯特城堡》等,这些中短篇小说几乎都采用了“刀片式叙述”。他们不再延续过去“50后”作家和“60后”作家惯常的“高大、恢宏、气势”的叙述追求,而是通过某个人物或某件小事,以窄小纤细的视角,用“刀片式叙述”嵌进人物内心或事件的窄小的缝隙中,从而表现纷繁社会的斑驳绚烂。“刀片式叙述”不仅在中国年轻作家中畅行,在国外作家中也是如此。比如被大师略萨称道赞誉的阿根廷作家萨曼塔•施维伯林,她的短篇小说也大都采用“刀片式叙述”,如黑帮题材

5、的短篇小说《杀死一条狗》等。“刀片式叙述”并非突然迸发,而是有着悠久的传统。比如出生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作家蒂姆•高特罗,他的小说集《死水恶波》屮,大部分篇章都采用“刀片式叙述”,人物简单,故事简单,线性推进。再往前追溯,出生于20世纪初期的美国作家卡森•麦卡勒斯,她的那篇深为屮国作家所熟悉的小说《伤心咖啡馆Z歌》,也是通过狭窄的叙述视角讲述一件“很小的事”,以“刀片式叙述”精彩地呈现出来的。(选自2015年11月18日《人民日报》,有删改)下列各项中,其性质完全不属于原文所论述的“刀片式叙述”的一项是()A.孙犁的代表

6、作品《荷花淀》歌颂了在激烈的抗口战争大背景下,白洋淀妇女既温柔多情又坚贞勇敢的性格和精神,表现了普通人民成长为抗日战士的过程。B.莫泊桑小说《项链》以项链为线索,带领读者走进女主人公马蒂尔德的生活及内心世界,让读者深刻领略19世纪法国底层小人物无法决定自身命运的悲苦现实。C.路遥作品《平凡的世界》以细腻感人的笔法讲述了面对现实压力和人生抉择时,孙少平、孙少安兄弟俩依然坚守梦想、执着追求爱情的动人故事。D.鲁迅小说《孔乙己》通过描写孔乙己的人生经历,精心塑造了孔乙己这样一个可笑又可悲的社会底层人物形象,揭露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和

7、科举制度的罪恶。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文化自信:不忘本来吸收外来孙羽津融通各种资源,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的原则就是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回顾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儒、释、道三种文化资源的融合与演进是主潮。其中,作为外來文化的佛教,与本土的儒、道两家不断交流对话,为中华文化的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宝贵资源。然而,这一过程是曲折而复杂的,其中不乏文化间的碰撞与冲突。早在约1200年前,唐代大儒韩愈曾勇立时代潮头,高标道统、“呵诋释迦”,猛烈批判佛教一时之流弊;与此同时,韩愈还注重借鉴佛教理论,积极

8、推进儒家的理论创新,堪称“不忘本来,吸收外来”的典范。韩愈生活的时代,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儒学,己经僵化为章句之学,难以直接有效地作用于世道人心,辅弼政统。值此之际,时代呼唤着理论的创新;然而,真正的创新需要在“不忘本來”的基础上“吸收外來”一一通过比较、借鉴与省察,激活并发展经典话语体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