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届高三第五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湖南省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届高三第五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ID:44549345

大小:223.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10-23

湖南省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届高三第五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湖南省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届高三第五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湖南省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届高三第五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湖南省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届高三第五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湖南省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届高三第五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湖南省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届高三第五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湖南师大附中2017届高三第五次月考试卷历史命题人:周育苗审题人:高三历史备课组(命题范围:必修一、必修二全册,必修三第1・5单元)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木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周礼》规定:天子在祭祀社稷时,用十二章冕服(十二章:上衣下裳有十二种图案的冕服)。唐高宗时,长孙无忌等集体上疏,指责现行冕制:皇帝祭社稷时用三章秀冕,然而这都是四五品官的冕服等级。这一现象反映出A.周礼因社会转型而崩坏B.君主专制受到高官制约C.唐朝

2、等级礼乐制遭破坏D.唐受少数民族文化影响【解析】答案A。材料中,从西周到唐朝,最高统治者祭祀社稷从十二章变为三章,等级在下降。周朝的真实礼制发生于周朝特定的政治结构中,这种原生礼制因战国社会转型而破坏了。后来的统治者继承了礼制当中的某些成分,但未必照搬照抄。故选A。其他选项都不符合题意。2.中国戏曲与古希腊戏曲并称为“世纪古老戏剧”。其中古希腊戏剧繁荣于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前4世纪初,而中国戏曲一直到12世纪末才走向成熟。其共同原因是A.文艺功能政治化B.商品经济的发展C.艺术世俗化趋势D.知识分子的崛起【解析】答案B。一定时期的文化

3、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二者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A与中国戏曲走向成熟无关,而C项与古希腊戏剧繁荣无关;D项与戏剧无关,因为戏剧是市民一中国、公民一古希腊的体现。3.对中国古代书法,有“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的总结,以下理解不准确的是A.“晋人尚韵”体现了东晋士人超然心态及对空灵境界的追寻B.“唐人尚法”表现出大一统下对规范化与社会秩序的要求C.“宋人尚意”是商品经济发展背景下文人们惬意心境的反映A.“元明尚态”为封建社会后期文人们缺乏创新的一种体现【解析】答案C。“晋人尚韵”,晋代的文人崇尚玄学,影响到书法艺术

4、便是讲究风度韵致,体现出东晋士人超然心态及对空灵境界的追寻,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唐人尚法”是说唐代书法总体倾向都是重视法度,国家统一之下,中央集权意志的贯彻,讲求规范化和社会秩序,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宋人尚意”是说宋代书法追求意趣而不拘法度,是“重文轻武”背景下文人们惬意心境的反映,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元明尚态”是说元明时期的书法时尚,偏重于摹仿,是封建社会停滞不前时代文人们缺乏创新的一种体现,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1.古希腊陶瓶画与汉画像石(砖)是东西方艺术史上两朵灿烂夺目的奇葩。下图分别是汉代与古希腊关于车马岀行

5、的艺术作品,关于两幅作品的说法正确的是A.古希腊艺术吸收借鉴了汉代的艺术手法B.肓观反映了古希腊农耕生活落后于汉朝C.后者是希腊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的产物D.两幅作品表现岀的内在精神实质不一致【解析】答案D。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A项说法,图片信息无从体现,而且与史实不符,故排除;B项“古希腊农耕生活”,图片信息没有提及,无法得出“古希腊农耕生活落后于汉朝”的结论,排除;D项“希腊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是在伯利克里时期,与图片信息没有直接关联性,不符合题意,排除;第一幅图彰显的是皇权专制,第二幅图彰显的是人文主义,可知,C项表述客观,符

6、合史实和题意,故选C。2.葛兆光曾说:“思想成为原则,而原则又成为规则,当民众在这种规则屮生存已久,它就日用而不知地成了'常识',任何违背常识的行为都将成为错误其至罪孽。”下列选项中能够论证其观点的是A.儒释道三教合流B.君主专制的加强C.儒学成为科考规范D.理学日益世俗化【解析】答案D。1.明朝规定,仙农见田主“不论齿序,并如少事长之礼”,仅亲戚间例外;但在一些土地荒芜,招募劳动力较难的地方,还常有佃户“刁悍成风”、地主“吞声茹苦”一类记载。这一现象说明A.明朝的租佃关系普遍化B.人地矛盾影响租佃关系C.政府决策脱离地方实际D•租佃

7、关系改变社会结构【解析】答案B。根据材料“在一些土地荒芜,招募劳动力较难的地方”,“佃户'刁悍成风'、地主'吞声茹苦'”可知,人地矛盾的尖锐与否,直接影响地主与佃户之间的关系,故B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涉及租佃关系普遍化的问题,故A项错误;明朝政府的规定,在一些土地荒芜,招募劳动力较难的地方,有所脫节,但并不能代表全国其他地方也是如此,故C项错误;社会结构主要是指社会阶层结构,佃户与地主不论关系如何,都改变不了地主与佃户的身份结构,故D项错误。2.柳诒征曾评价:“清初诸儒之所诣,远非乾、嘉间人所可及。乾嘉间人仅得其考据之一部分,而于躬行

8、及用世之术,皆远不殆。”以下有违清初诸儒治学观点的是A.专注于校勘训诂B.反对空谈性情C.读书与治身结合D.学问有造于世【解析】答案A。柳诒征意在批判清朝乾嘉考据学者埋首纸堆、不谙世事,推崇清初诸儒黄宗羲、顾炎式、王夫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