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上腺占位性病变的CT诊断

肾上腺占位性病变的CT诊断

ID:44568807

大小:3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23

肾上腺占位性病变的CT诊断_第1页
肾上腺占位性病变的CT诊断_第2页
肾上腺占位性病变的CT诊断_第3页
肾上腺占位性病变的CT诊断_第4页
肾上腺占位性病变的CT诊断_第5页
资源描述:

《肾上腺占位性病变的CT诊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肾上腺占位性病变的CT诊断【关键词】肾上腺随着医学影像诊断技术的发展,肾上腺肿瘤的定位、定性诊断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CT日益成为诊断肾上腺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作者对本院1999年1刀至2006年7刀经临床或手术病理证实的45例肾上腺占位性病变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以评价肾上腺占位性病变的CT诊断价值。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45例患者中,男25例,女20例;年龄19〜69岁;右侧肾上腺23例、左侧17例、两侧5例。临床症状:20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8例有皮质醇增多症症状及体征,4例出现周期性软瘫,3例有外伤病史,10例体检中发现。1.2方法采用西

2、门子SOMATOMSmile全身CT扫描机。扫描前半小吋口服清水500ml以充盈胃肠道,先行肾上腺区平扫,层厚5inni,从肾上腺顶一直到肾门。然后增强扫描,对比剂为欧乃派克75ml,静脉快速团注,3.0ml/so扫描结束后行薄层重建以及冠状位重建,必要时进行矢状位重建。2结果45例肾上腺片位病变患者经临床或手术病理证实。其中肾上腺囊肿5例(1例为双侧),转移性肿瘤3例(原发灶均为肺癌),肾上腺皮质腺瘤14例,嗜銘细胞瘤9例,肾上腺髓样脂肪瘤10例,肾上腺结核1例,肾上腺血肿3例。3讨论肾上腺位于肾周脂肪间隙,吉氏筋膜内,通常包以丰富的脂肪组织和疏松的纤维组织内

3、,故CT扫描能清矩显示正常及异常肾上腺的形态,对肾上腺占位性病变的定位、定性诊断均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还可以了解恶性肿瘤有无周围淋巴结转移及侵犯其它器官的表现olkeda[1]报道CT对于肾上腺肿瘤的敏感性为88%,特异性83%。本组45患者,由于筛选时均为CT检出,故检出率100%,其定性诊断符合率89.5%。目前CT已经成为诊断肾上腺病变首选。3.1嗜辂细胞瘤嗜铮细胞瘤为肾上腺髓质的嗜辂细胞发生的肿瘤,大部分为良性。好发于20〜50岁的青壮年,女性多于男性。肿瘤细胞可分泌去甲肾上腺素及肾上腺素,因而伴有儿茶酚胺分泌过多的临床症状。CT表现多数为软组织块影,肿

4、块较大•且光滑。有文献报道[2]肿块最大达23cm,最小为0.5cm。本组9例中8例1.2~6.3cm不等,肿瘤呈类圆形,边缘光滑。瘤内可见坏死囊变区,增强后肿瘤呈中度或明显强化,坏死囊变区不强化。本组1例嗜钻细胞瘤恶变,肿瘤体积10.0cmX7.2cmX8.5cm,坏死囊变明显。嗜辂细胞瘤可异位生长于腹部,最多见于腹主动脉旁,其次如膈肌夹角内、肠系膜根部、后腹膜、肾门附近,甚至可发生在肝的左叶、下腔静脉前方、盆腔及胸腔等处。若排尿后有症状者应加扫膀胱,以发现膀胱壁的嗜钻细胞瘤[3]。3.2皮质腺瘤本组皮质腺瘤均为单侧发病,肿瘤边界清楚,为圆形或类圆形肿块,密度

5、较均匀,多为等密度灶,有完整的包膜,增强后轻度强化或不强化。皮质腺瘤绝大部分属于功能性腺瘤,非功能性腺瘤只占3%。由于皮质腺瘤分泌的激素不同,临床可产生不同的症状,可分为:醛固酮增多症、皮质醇增多症以及无功能性肾上腺腺瘤。3.3转移瘤肾上腺转移瘤较常见,据报告在肿瘤血行转移的易发部位中居第四位,仅次于肺、肝和骨骼。转移瘤来源为肺癌、乳癌、胃癌及胰腺癌等,肝癌还可直接侵犯肾上腺。肾上腺转移癌50%以上为双侧发病,单侧比较少见,这是与肾上腺其它肿瘤的主要鉴别点。本组3例转移瘤均为肺癌转移,且均为两侧肾上腺转移。肾上腺转移瘤一般为圆形或类圆形均匀软组织密度,增强扫描强

6、化不明显,也可边缘不规则强化。可有中央坏死、液化、囊变、出血或钙化。本组3例中2例形态不规则,1例为类圆形,CT平扫为不均匀肿块影,边界较清晰,增强后不均匀强化。值得注意的是有原发肿瘤的患者同吋合并肾上腺占位吋,并非都是转移瘤,约50%可能为无功能腺瘤,耍结合临床综合判断。3.4髓样脂肪瘤髓样脂肪瘤是一种临床比较少见的良性无功能性肾上腺或肾上腺外类肿瘤样病变,好发于42〜60岁的中老年人。男女发病率无显著差别。•般单侧发病,木组10例患者均单侧发病。患者通常无症状,当肿瘤出血、坏死或压迫邻近脏器时可出现腹痛、季肋部疼痛等症状。肿瘤常单发、较大。髓样脂肪瘤由成熟的

7、脂肪组织及骨髓成分按不同比例组成,多发生于髓质,也可以发生在皮质。多数认为是未分化的间叶细胞位于肾上腺皮质内,被刺激分化成骨髓和脂肪组织。木组10例髓样脂肪瘤中均测得脂肪密度。3.5囊肿及结核肾上腺囊肿为较罕见疾病,病理上可为真性囊肿、囊性腺瘤、淋巴管瘤、淋巴管性内皮囊肿或假性囊肿。此病常见于30〜50岁女性,病变多呈圆形或卵圆形,为水样密度,边界光滑,增强后无明显强化。本组5例囊肿,CT表现为肾上腺区囊性病灶,壁薄光滑,无明显强化。肾上腺结核常为双侧发病,可为单侧。CT常表现为病变侧肾上腺萎缩,伴有斑点状钙化。本组1例肾上腺结核,CT示肾上腺区环状钙化,边界清

8、楚,增强后无明显强化。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