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管神经鞘瘤MR诊断

腰椎管神经鞘瘤MR诊断

ID:44574196

大小:37.1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23

腰椎管神经鞘瘤MR诊断_第1页
腰椎管神经鞘瘤MR诊断_第2页
腰椎管神经鞘瘤MR诊断_第3页
腰椎管神经鞘瘤MR诊断_第4页
腰椎管神经鞘瘤MR诊断_第5页
资源描述:

《腰椎管神经鞘瘤MR诊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腰椎管神经鞘瘤MR诊断【摘要】目的探讨腰椎管内神经鞘瘤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4例腰椎管内神经鞘瘤的MRI影像资料。结果腰椎管内神经鞘瘤呈卵圆形和哑铃状,T1加权为等或稍低信号,T2加权为高或稍高信号,内部可见囊变,增强扫描明显均匀强化或环状强化,病灶可延稚间孔向推管外生长。结论VIRI可对肿瘤准确定位,通过各种MR征象分析,对肿瘤定性有很高的价值。【关键词】腰椎管神经鞘瘤;磁共振成像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3.031神经鞘瘤是椎管内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好发于颈段及胸段椎管,腰椎管内

2、相对少见。腰椎管内神经鞘瘤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于同腰间盘突出症混淆,延误治疗。作者收集腰椎管神经鞘瘤14例进行分析,以期提高对其MRI表现的认识。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腰椎管神经鞘瘤患者14例,男10例,女4例,年龄36〜70岁,平均年龄53岁。临床主要表现为双下肢或单侧下肢麻木疼痛、腰痛、跛行等,病程20d~5年。全部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1.2方法全部病例采用GE1.5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8通道相控阵脊柱线圈,矢状位T1WI,TR617ms,TE8.1ms,T2WI,TR2500ms,

3、TE109.3ms,冠状位T1WI,TR617ms,TE8.1ms,横轴位T1WI,TR700ms,TE8.7ms,层厚4.0mm,层距1.0mmo全部病例均行增强扫描,经肘静脉注射轧喷酸葡胺0.1mmol/kg,注药后即行矢状位、横轴位T1WI扫描,部分病例行冠状位T1WI扫描。2结果14例腰椎管内神经鞘瘤全部单发。圆形或卵圆形9例,哑铃状5例,其中4例延推间孔向椎管外生长。肿瘤长径0.8-7.0cm,平均长径4.3cm。T1加权等信号5例,稍低信号9例,T2加权高信号10例,稍高信号4例,病灶伴囊变坏死6例,囊变区T1加权为更低信号,T2加权为更

4、高信号。增强扫描均匀明显强化6例,不均匀强化2例,环状强化6例,病灶边缘光滑,硬脊膜无明显强化。3讨论椎管内神经鞘瘤为椎管内常见良性肿瘤,起源于神经根鞘的许旺氏细胞,肿瘤生长缓慢。多为圆形或椭圆形,冇包膜,边界光滑锐利。肿瘤由细胞密集区(AntoniA)和细胞疏松区(AntoniB)两种结构构成,AntoniA区细胞密集,常以栅栏状排列,AntoniB区细胞疏松,间质丰富,富含脂质及黏液[1],肿瘤由这两种细胞区按不同比例构成,由AntoniA区为主型、AntoniB区为主型及二者均等型,完全为AntoniB区构成者,可完全退变形成一个大囊[2]o神

5、经鞘瘤为椎管内常见肿瘤乞一,可发生于椎管各段,以颈胸段多见,腰紙段少见。腰椎管内神经鞘瘤的早期症状多不明显,症状和体征因肿瘤的部位、大小有很大差异,多数以腰部及下肢的不典型疼痛为首发症状,逐渐加重后表现为椎管狭窄、脊髓及神经根受压症状,临床常见的有下肢酸胀疼痛、麻木无力、感觉异常、步态改变等[3]。腰推管神经鞘瘤及腰间盘突岀症二者症状及体征相似,临床鉴别诊断困难。腰椎管内神经鞘瘤呈圆形、卵圆形及哑铃状,延椎管长轴生长,边缘光滑,境界清晰,肿瘤经椎间孔延神经根向椎管外生长,由于骨性椎间孔空间狭小,对肿瘤生长有限制作用,故肿瘤多呈哑铃状[4]。肿瘤T1加

6、权为等或稍低信号,T2加权为高或稍高信号,信号欠均匀,伴囊变坏死者见更长T1更长T2信号,增强扫描呈明显均匀或不均匀强化及环状强化。有学者[2]认为,肿瘤以AntoniA区为主型着,磁共振呈混杂等、稍长T1,等、稍长T2信号,增强扫描呈明显均匀强化,以AntoniA区和AntoniB区均等型磁共振呈混杂等、稍长T1,等、稍长T2信号,其内见点片状长T1长T2信号影,增强扫描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强化区和非强化区混杂分布。AntoniB区为主型磁共振见病灶内大片状长T1长T2信号影,增强扫描见明显环状强化,其内低信号影无强化。典型的腰椎管内神经鞘瘤多位于硬

7、膜囊内,以单发为主,边界清楚,多有完整包膜,肿瘤信号多不均匀,T2加权病灶内斑点状或囊样水样高信号具有一定特征性,由于肿瘤瘤体同神经束分开,神经轴索不穿过瘤体,故典型的神经鞘瘤一侧可见伴行的马尾神经[5]。止常成人腰紙部椎管内已无脊髓存在,无法判断肿瘤同脊髓的位置关系,不能依据脊髓内或脊髓外肿瘤来判定病变的位置及性质。椎管内神经鞘瘤需同脊膜瘤及神经纤维瘤进行鉴别诊断。椎管内脊膜瘤大多数起源于蛛网膜绒毛细胞,女性多见,单发,常位于胸段,当肿瘤呈椭圆形、与硬膜面夹角为钝角、出现脊膜尾征,无坏死囊变时,倾向于脊膜瘤的诊断,当肿瘤呈哑铃状,出现邻近椎间孔扩大

8、,与硬膜面夹角为锐角,瘤内有坏死囊变,T2加权信号混杂,出现环状强化,倾向于神经鞘瘤的诊断[6]。神经纤维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