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困生”成因分析-陈荣福

“学困生”成因分析-陈荣福

ID:44585423

大小:3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23

“学困生”成因分析-陈荣福_第1页
“学困生”成因分析-陈荣福_第2页
“学困生”成因分析-陈荣福_第3页
“学困生”成因分析-陈荣福_第4页
“学困生”成因分析-陈荣福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困生”成因分析-陈荣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学困生”成因分析-陈荣福“学困生”成因分析陈荣福第1页共6页“学困生”成因分析民权初级中学陈荣福“学困生”就是学习中的“差生”。就其学习困难程度,对分为严重学习困难者,轻度学习困难者和-•般学习困难者。就具学习因难形成的原因,现分补会、家庭、教师、班集体、口身等几方面來加以分析。一、社会原因。纷繁芜杂的社会是一个人课堂,无时无刻不在对我们的学生产生着影响。1、学习无用论。一度时期学习无用论充斥着整个社会,特别是在社会转型时期,一部分个体劳动者没什么文化,却也首先富裕了起來,这无形屮给学习无用论写下了注脚。无形中也

2、对我们的学生产生了影响。2、游戏机、电视等对学生的诱惑。随着社会的发展,电脑、游戏机己渗透进我们的生活,电视节目也口趋丰富,而这些也越来越多地对我们的学生产生影响。学生很难静卜•心來看一本好书,完成一道习题。走出校园,学生身边的诱惑太多。3、过分强调分数。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有具公平、科学性,但过分强调分数,只川分数对一个学生迹行评价,一卷定终生,这也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精神压力O学生在过分焦虑的情况下无法潜心学习,还易对学习产生反感、厌烦情绪,这也是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一个因素。二、家庭原凶。1、家庭情况。据对“学困生

3、”家庭进行的调查,大部分“学困生”的父母学历不高,基木是初、高屮文化,有的其至只有小学文化程度,还有父母两人都只有识字水平。“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鉴于上述调查情况,因家长自身知识的短缺和嗫乏,在培养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好的学习行为上显的力不从心。2、家庭教育。(1)期望过高或要求完美。父母的期望过高往往给孩了造成害怕失败的心理,从而抑制了积极的动力。调查发现,在高压的情况下,特别是父母运用严厉、武断和过分控制的方法时,孩子很可能形成被动的、缺少动力的学习状态。事与愿违,孩子其至以报复和对抗的形式找平衡,对父母

4、的高标准反应是干脆放弄。由于他们不能始终如一地保持较好的状态,使父母感到满意,于是就不去努力或仅做较小的努力。有些孩子宁肯失败,反正他们做的每件事在父母看來都是错。明显的完美主义固然不利于孩子的发展,而散妙的、不易察觉的压力也同样有害。父母对孩子不是全班最好的学生Z—感到惋惜,第2页共6页这看起来不过是个暗示,而对于敏感的孩了却是种压力。(1)期望过低。父母可能严重低估学生的能力,不抱太大希望,孩子认为父母对他没什么耍求,因此做出相应的反应。父母不鼓励孩子刻苦学习,取得优异成绩,对孩子的不成熟行为都表示接受,无形屮

5、给与鼓励。他们把孩子放在附属地位,不培养他们独立和依靠自己的力量。特别是身高、相貌和行为等方而有缺陷的孩了,家里人或外人不把他们放在眼里,他们自己也感到毫无动力。(2)不关心。父母忙于工作或陷入家庭纠纷或自己玩乐,对孩了的学习毫不关心。从小不注意孩子的成长,他们Z间极少交流。这种父母对孩子缺少足够的重视的状况对孩子的发展很不利。在婴幼儿时期,孩了的要求能得到父母积极的反应(抱、说话或一起玩耍)才利于产生自信心和动力。有些父母仅对孩了的成绩感兴趣,并不关心取得成绩的过程。这些不关心有时会造成孩子的无动力,他们无需取悦

6、父母,也不必让父母为自己感到骄傲,所以不用好好学习。⑷百依百顺。百依百顺的父母对孩子缺少必耍的限制,也不要求孩子服从,而是放任自流,任其口由发展。生活中缺少规则,没有适当的约束,述认为这能培养出独立的孩子。其实,百依百顺只能使孩子产生无所适从和不安感,并且缺少动力去争取、去获得什么。这样的孩子不懂得按适当的规则去半活和学习,不会服从别人的要求,也不会为自己设立R标和努力实现口标。他们完全在一种放任的气氛中成长,没人约束和干扰他们的自由。其结果,孩子没冇动力和口制力去刻苦学习,更不能在压力下冇效地采取行动。(5)严重

7、的家庭冲突。家庭问题会使孩子心绪不宁,产牛不安全感。频繁的争吵和紧张气氛只会使孩子心情不愉快,无法集中精力学习,由此导致对学习失去兴趣,更谈不上争取获得成功。父母给孩子带來的是经常性的紧张,孩子也没有耍使父母高兴的愿望。父母酗酒、打麻将也会产牛同样的效果。极少数的孩子可能为了忘记家中的烦恼而专心学习,大多数感到忧心忡忡,没有依靠,失去进取心,失去学习的动力,甚至严重到以种种方法逃避现实。孩子的问题有对能胜过父母的冲突,加剧家庭危机。(6)动则训斥。常被大人拒绝的孩子会感到孤立无援、无能为力。有的则对被拒绝感到恼火,

8、川学习成绩差和满不在乎來冋敬人人。激烈的、经常性的批评也能引起同样的反应。孩子感到收到排斥和伤害,即使父母自认为能够接受孩子,也很难消除孩子的抵触情绪。(7)过分保护。许多父母出于不同原因对孩子采取过分保护的态度。最典型的就是担心孩子的安全,想耍孩子牛活得更舒适。冇些原先不想要孩子的笫3页共6页父母总感到--种内疚,因而以溺爱和过分保护作为补偿。这样的孩子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