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亡于奢”心得体会

“秦亡于奢”心得体会

ID:44585737

大小:1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23

“秦亡于奢”心得体会_第1页
“秦亡于奢”心得体会_第2页
“秦亡于奢”心得体会_第3页
资源描述:

《“秦亡于奢”心得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秦亡于奢”心得体会“秦亡于奢”心得体会前段时间,正值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之际,认真学习了习近平同志作出的“秦亡于奢”的重要批示以及阿房宫有关资料。关于这次活动,认为具有''以史为鉴、鉴往古今”的重大、现实意义。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人心向背与腐败是相辅相成的,是密不可分的。因秦的“奢”,引发腐败,造成人心背向,最终导致灭亡,这是一个深刻的教训。对于这样的历史教训,我们党始终是引以为鉴的。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由于党长期执政,地位变了,权力大了,有些人逐渐脱离群众。特别是一些干部抵御不住各种诱惑,不是用手中权力为人民工作,而是用来谋求私利

2、,津津自得于所谓既得利益,想方设法维护和扩大既得利益。奢,危害极大。古今中外,名人志士都敲过戒奢的警钟。奢,“恶Z大也”。“骄奢淫逸,所自邪也。”“开国起家,莫不由于祖父之勤俭;败国亡家,莫不由于子孙箸惰。”“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奢是祸胎,奢是坏兆。被称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继先世遗烈,遣无敌师旅,“包举宇内,并吞八方”,其国力财力又强又盛。可是他特“爱纷奢”,穷奢极欲,纸醉金迷,以奢失德,结果“戍卒叫,函谷举”,“万世基业毁于旦夕”。清朝入主中原的第一代皇帝顺治和之后的康熙一生“崇尚节俭,禁止奢侈,

3、故能使人心淳朴,治化休隆”。但是随着政权的稳定,经济的恢复和繁荣,清代乾隆以后,社会风气便市俭入奢,特别乾隆6次南巡,极尽饮食声色之好,所过之地,地方官争相邀宠,大肆铺张,修行宫,建牌楼,搭彩棚,办筵席,酒池肉林,城开不夜。从乾隆后期起,这般奢靡之风,愈演愈烈,使得习俗日移,为清朝由盛到衰埋下了伏笔。至嘉庆、道光年间,终于走上了衰败道路。泱泱“康乾盛世”终被积贫积弱所取代,最终导致了近代史上的悲剧。这一切,细细品味,个中的历史教训十分深刻,令人深思。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成与败”、“兴与衰”的因素固然很多,但“节俭与奢侈”、“勤劳与逸乐”无疑是重要原因之

4、一。我们共产党人继承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南泥湾精神等具有共产党人革命风格的艰苦奋斗精神。靠着这种精神,我们吃草根、咽树皮,走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用'‘小米加步枪”,推翻了“三座大山”,解放了全屮国。夺取全国政权后,党又率领全国人民继续发扬战争年代的拼命精神,冲破封锁,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把一个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建设成了初步繁荣昌盛的新中国。鞍钢精神、大庆精神、红旗渠精神、北大荒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等等,都是共产党人在执政条件下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生动体现。李晓光XX年6

5、月17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