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咸新区绿道网络建设探究

西咸新区绿道网络建设探究

ID:44595747

大小:75.9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10-23

西咸新区绿道网络建设探究_第1页
西咸新区绿道网络建设探究_第2页
西咸新区绿道网络建设探究_第3页
西咸新区绿道网络建设探究_第4页
西咸新区绿道网络建设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西咸新区绿道网络建设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西咸新区绿道网络建设探究摘要:针对西咸新区重点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休闲娱乐、生态田园观光等产业,建成具有重要影响的秦汉历史文化集聚区和生态宜居新区的特点,系统分析研究了绿道的起源与发展、绿道的功能、绿道网络的设置要求,探讨了绿道网络在西咸新区的建设与应用前景。关键词:西咸新区;绿道;绿道网络;建设;研究;分析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1引言“绿道”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有不同含义,广义上的'‘绿道”是连接各种线型开敞空间的总称,包括从社区自行车道到引导野生动物进行季节性迁移的栖息地走廊,从城市滨水带到远离城市的溪岸树荫游步道等。现代绿道概念的形成与发

2、展是公众对环境与文化价值提升的结晶。目前,人们普遍接受埃亨(Ahern)提出的绿道概念,认为绿道是经规划、设计、管理的线状网络用地系统,具有生态、娱乐、文化、审美等多种功能,是一种可持续性的土地利用方式。绿道在欧美的发展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其绿道规划思想可追溯到16世纪,西方国家公认的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绿道是奥姆斯特德(F.Olmsted)等人于19世纪中期在美国波士顿地区规划的林荫大道。我国的绿道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00多年的周代。古蜀道翠云廊是我国古代绿道的典范,比美国的林荫大道早将近2000年。国外一般从用途和尺度角度对绿道进行分类。从用途上绿道可

3、分为城市河岸绿道、娱乐绿道、自然绿道、历史风景绿道、综合网络状绿道等类型。从面积尺度角度,绿道可分为市区级绿道(P100km2),市域级绿道(100〜10000km2)>省级绿道(10000^100000km2).区域级绿道(>100000km2)等类型;按照绿道的功能作用可分为生物多样性绿道、水资源保护绿道、休闲娱乐绿道、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绿道4种类型。国内俞孔坚教授按照绿道的形式与功能,将绿道分为3种类型:沿河道或水域边界分布的滨河绿道;公园道路绿道或具有交通功能的道路绿道;沿田园边界分布的田园绿道。2绿道的发展北美地区是国际绿道规划与建设的发源地,

4、现代绿道理论研究最早开始于美国,其对于绿道的研究具有实践性,从设计理论到设计实例都具有借鉴性。国际上的绿道规划建设发展先后经历了5个阶段,从早期的公系统绿道规划阶段一直到现在的国际绿道运动阶段,绿道运动蓬勃发展,世界上建成了无数个国际、国家和区域层次的绿道项目。欧洲开始将生态网络(EcologicalNetworks)>生态基础设施(EcologicalInfrastructure)等研究与绿色通道研究相结合,亚洲也进行了相关研究。目前,国内关于绿道的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以介绍国外有关绿道的概念为主,真正研究探讨绿道理论在中国的运用方式则很少。国内的绿

5、道建设的实践,主要在国土绿化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两个层面展开。目前国内已有很多学者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许多城市如深圳、佛山、成都、广州等均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践。3绿道网络建设问题研究3.1绿道网络的功能3.1.1回归自然,生态环保绿道在建设过程中有别于市政道路,它一般不破坏原有地形和地貌,而是随形就势,因此具有明显的生态环保性。同时,它使人们骑车、散步变得更加方便、快捷和舒适,远离汽车的污染和噪音,回归自然,享受美景,摆脱紧张工作的压力和烦恼。3.1.2绿色交通专用通道绿道网络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为非机动交通,也就是自行车和行人提供专用通道,人们在休闲放松的

6、同时,也满足了一定范围内的通达需求。3.1.3提升城市品位,彰显城市特色绿道网络一般都是结合当地的山河湖泊及历史人文景观修建,通过绿道去体味当地的风土人情,不但提升了城市品位,还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是其它城市无可替代的。3.1.4促进社会经济效益增长绿道网络建设可以合理利用有限资源和自然环境,因地制宜,投资少,见效快,满足了大众多种休闲生活的需要,还能促进旅游业和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社会经济效益增长均比较显著。3.2建设原则绿道网络建设应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取向和生态导向,尊重当地山水自然基底,引导形成合理的城乡空间格局,体现地域景观特色与文化传

7、统,满足当地居民提升生活品质的需求,确保绿道生态、环境、民生和经济等多方面功能的实现,同时应尽可能联系体现地方特色的自然节点及历史人文景观、城市公共空间和城乡居民点等人文发展节点,高级别的发展节点应作为优先串联的对象。3.3建设密度自然生态区域的绿道网络密度宜为0.03^001lkm/km2,郊野区域的绿道网络密度宜为0❷5「❷lhn/km2,穿越城镇的绿道网络密度宜为0❷旷1❷3km/km2。穿行于生态郊野区域的城市绿道网络应依托滨水、山林、田园等自然要素,随形就势,保护原生态的自然风貌;城市绿道串联主要特色村落时,可直接借用交通量不大的乡道、村道,

8、但距离不宜过长。西安市可选择溥河、❷河沿线、秦岭七十二峪等景观带。西咸新区可在洼河、渭河沿线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