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规划建设

小城镇规划建设

ID:44609009

大小:34.03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24

小城镇规划建设_第1页
小城镇规划建设_第2页
小城镇规划建设_第3页
小城镇规划建设_第4页
小城镇规划建设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城镇规划建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城镇规划建设系别:专业:姓名:学号:上饶市城镇规划建设摘要:改革开放以來,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城市化模式外部发展条件也随Z发生了根木性的变化。发达地区的小城镇建设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高速发展后,已经走上调整战略、集约发展的道路,着重于捉升产业结构档次,调整经济与发展战略,优化空间结构,完善城市功能。关键字:小城镇,规划建设,规划管理。正文:改革开放以來,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发生了很人的变化,城市化模式的外部发展条件也随Z发生了根木性的变化。发达地区的小城镇建设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高速发展后,已经走上调整战略、集约

2、发展的道路,着重于捉升产业结构档次,调整经济与发展战略,优化空间结构,完善城市功能。目前上饶市共有十县一区,287个乡集镇。如何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加快小城镇建设,上饶市的小城镇建设中又存在什么问题?如何解决?这是摆在上饶市市城乡规划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卜•面,仅以信州区的沙溪镇和灵溪镇两镇为例,谈谈对小城镇规划建设的认识。一、小城镇发展的有利条件沙溪镇和灵溪镇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好吋机,主要表现在」卩共屮央已经把小城镇建设作为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五大战略之一,指出小城镇要合理布局,科学规划,重视基础设施建设,

3、注意节约用地和保护环境,明确了今后小城镇建设发展的方向。同时,小城镇规划建设工作已经引起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并从不同程度和不同角度上意识到,上饶市要实现现代化,只有城区现代化是不够的,其与周边小城镇的现代化息息相关,没有周边小城镇的现代化,该市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加快小城镇建设,将成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当而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要求大力发展小城镇,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一些原来布局在城市屮的传统产业今后将主要向小城镇转移;随着农村产业的集约化经营和生产效率的提高,一些老的村镇企业及新建企业将会集中布局

4、在小城镇;随着土地管理工作趋于严格,过去“遍地开花”式的金业布局方式将逐步改善;随着小城镇经济的发展,有越來越多的外來人口涌入,这群人的户籍安置、转化政策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发展、第三产业的服务对象和居住人口的结构,并进一步扩大了小城镇住房与用地规模、基础设施配套等需求。该市小城镇建设发展的有利条件相对较多。如灵溪镇和沙溪镇离市区分别为8公里和22公里,北与311高速公路连接,320国道穿境而过,依托上饶市这个区域中心城市,信息來源渠道多,人才多且引进容易,资金引进比较方便,随着今后市区口來水厂等基础设施的东迁及新火车

5、站的北移,这些都为两镇的建设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二、经调研,发现小城镇的规划建设及规划管理中主要存在如下问题:(1)城镇建设质量不高。两镇依托320国道建设,在国道两侧各建-•排两至三层高的门面房,造成“一条街两层皮,鸭舌帽子一样齐”。背后的街区多是原有的耕田,是城?是村?概念模糊,发展模式不清晰。(2)市政公共设施不完善,欠账过多。镇区没冇完善的道路体系,公共服务设施也不完善,绿化水平低,缺乏公共绿地。(3)规划管理屮的有关小城镇建设的法规不健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在小城镇建设屮违法批地、违章建筑案例仍然存在。(4)

6、城镇体系建设的观念询未确立,规划起点低,缺乏通盘考虑。受本土观念的影响,规划的立足点在木镇域,建设与布局各自为政,很难使有限的资源发挥其最大效能。(5)城镇规模偏小。如灵溪镇,全镇人口两万多人,即使全都住到镇区上,也因其规模小,只能搞小而全:“一条商街,一处公园,一所中学,一家卫生所…”,虽已铺马路,装路灯,搞绿化…,有城市外观,却无城市生活内在魅力和气氛。人气不旺,行人稀落,枚幕未垂,店门早闭,毫无诱发消费之氛围。据研究,亚洲四小龙,增加一个第二产业就业岗位,相应增加1.5—2.9的第三产业就业岗位,而我国仅为0.6

7、,相差近6倍之多,这和城镇规模有直接的关系。(6)工业布局分散,无法集中统一进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2003年底,如沙溪镇共有乡镇企业几百家,工业产值1.2亿元,龙头企业是夏布绢纺生产,虽冇特色,但手工生产加工为主,吸纳劳动力能力有限,缺乏门类齐全的产业结构;灵溪镇工业总产值790多万元。企业空间布局分散,用地规模偏大,企业规模偏小,类型层次偏低,从而使污染点多而广,难以治理,不仅带來环境污染,农田占用等问题,也不利于企业口身经济效益的提高,是口身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7)分散布局制约城市化的进程。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主要

8、体现在三个方而:一是由于农村大量从事非农业生产的人口离土不离乡,难以转移的城镇,不利于小城镇规模的扩张;二是乡镇企业之间难以实现基础设施及相关资源条件的共建共享,效率和效益均难以提高;三是农村兼业现象普遍,农业释放出來的过剩劳力和其他生产要素,难以向城市聚集,不利于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小城镇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推进城乡的I■办调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