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蒙山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广西蒙山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ID:44617675

大小:117.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10-24

广西蒙山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广西蒙山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广西蒙山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广西蒙山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广西蒙山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广西蒙山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吕思勉先生说:“大同时代的境界,永存于人类记忆之中。不但孔子,即先秦诸子,亦无不如此。”如孔子主张“克已复礼”,老子幻想回到“小国寡民”的社会去,墨子主张“兼爱”思想。先秦诸子回归三代的复古情绪,主要反映了A.先秦诸子开历史倒车的落后思想B.社会的进步与付出的代价之间的矛盾C.社会变革是历史发展的潮流D.先秦诸子学说的多样性,复杂

2、性【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先秦时期诸子思想是当时社会变革在思想领域的变革,不是历史的倒退,故A项错误;材料中“克已复礼”,老子幻想回到“小国寡民”的社会去,墨子主张“兼爱”思想。先秦诸子回归三代的复古情绪,充分说明当时社会进步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故B项正确;社会变革是历史发展的潮流不是材料中反映的主旨,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先秦诸子思想复古性,不是复杂性,故D项错误。【点睛】解答本题需要了解诸子百家思想中相互对立的观点相关知识,即治国上,儒家主张“仁政”,反对严刑峻法;法家主张法制,强调严刑峻法。在人性上,孟子主

3、张“性本善”;荀子主张“性本恶”。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荀子主张“制天命”,人定胜天;庄子主张“顺自然”。在人生态度上,儒家主张积极入世,强调社会责任;道家主张“逍遥”的人生态度,主张避世,强调“超脱”。2.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控诉不敬城邦认可的神灵而判处死刑;哲学家普罗塔哥拉因在《论神》中说“不能断定神是否存在”,其著作被公焚;悲剧家欧里庇得斯也因“不敬神”被起诉,被迫离开雅典,客死异乡。对此表述最准确的是()A.雅典民主政治制度的繁荣17B.统治阶级利用神权来巩固统治C.神在雅典人心中地位提高D.人文精神并非是

4、雅典主流思想【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苏格拉底、普罗塔哥拉、欧里庇得斯三者皆因“不敬神”被城邦起诉,遭到城邦不公平的对待,说明雅典民主政治下权力滥用,故A项错误;雅典城邦普遍信仰神的存在,但是不能说明城邦利用神权来巩固统治,故B项错误;苏格拉底、普罗塔哥拉、欧里庇得斯三者皆因“不敬神”被城邦起诉,能够看出神在雅典人心中的地位,但不能说明材料本质,故C项错误;苏格拉底等人被控诉不敬神的存在被起诉,说明当时思想家体现的人文精神并不能被雅典民主政治治下的大多数公民所接受,故D项正确。考点

5、: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蒙昧中的觉醒·苏格拉底的智慧3.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倡导者和19世纪末的中国维新思想宣传者的手段都很高明。两者的“高明”之处是A.利用宗教反对封建思想B.建立政党宣传政纲C.组织团体宣传新思想D.借助传统文化外衣【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与维新变法不符;BC与文艺复兴不符;文艺复兴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中国维新变法借助于孔子的权威,二者都借用了传统文化的外衣。故选D考点:文艺复兴和维新变法的比较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掌握维新变法的特点:康有为托古改制和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与此相关的文艺复

6、兴和维新变法的背景、影响也需要掌握。4.明初,有隶属官府的工匠,因为不堪官府奴役,经常怠工、逃亡。嘉靖年间,政府允许工匠以银代役,每人每年四钱五分,称“匠班银”。这一变化反映了A.工匠对官府人身依附削弱B.社会矛盾日益尖锐17C.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D.雇佣关系逐步普及【答案】A【解析】从“有隶属官府的工匠”到“匠班银”的变化说明了官府对工匠控制的削弱,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故A项正确,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白银成为流通货币,故C项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劳动力成为商品,故D项错误。点睛:明确“有隶属官府的工匠”到“匠班

7、银”变化,从而分析出答案。5.西汉时灾异频发。每当灾害发生,皇帝常下“罪己诏”。据黄仁宇先生统计,《汉书》中记载皇帝颁布“罪己诏”多达三十三次。分析皇帝颁布“罪己诏”受哪一学说或主张的影响A.“天人感应”学说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C.“大一统”的主张D.“三纲五常”学说【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董仲舒思想的理解。由“每当灾害发生,皇帝常常下罪己诏。”这主意反映了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其它的与材料不相符合。所以选A。6.“开封和唐朝的都城长安一样,人口众多。但开封是个更加商业化的城市,主宰居民生活的是昼

8、夜开放的市场,而不是宫廷和政府机构。多层房屋矗立街头,并无墙环绕,这些房屋多用于出租。”对此理解准确的是A.宋代的开封成为纯粹的商业中心B.宋政府不再管理城市的商业活动C.开封城内坊市界限尚未完全打破D.开封城市发展影响市民社会生活【答案】D【解析】A说法与史实不符,开封是宋代的都城,其政治功能也较强,A不正确;材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