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 T 1074-2009 桑田牛卵长尾啮小蜂人工繁育及应用技术规程

DB13 T 1074-2009 桑田牛卵长尾啮小蜂人工繁育及应用技术规程

ID:44619690

大小:359.6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0-24

DB13 T 1074-2009 桑田牛卵长尾啮小蜂人工繁育及应用技术规程_第1页
DB13 T 1074-2009 桑田牛卵长尾啮小蜂人工繁育及应用技术规程_第2页
DB13 T 1074-2009 桑田牛卵长尾啮小蜂人工繁育及应用技术规程_第3页
DB13 T 1074-2009 桑田牛卵长尾啮小蜂人工繁育及应用技术规程_第4页
DB13 T 1074-2009 桑田牛卵长尾啮小蜂人工繁育及应用技术规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DB13 T 1074-2009 桑田牛卵长尾啮小蜂人工繁育及应用技术规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65.020.01B05DB13河北省地方标准DB13/T1074-2009桑田牛卵长尾啮小蜂人工繁育及应用技术规程2009-06-01发布2009-06-16实施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13/T1074-2009..J..前曰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河北农业大学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农业大学。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大庄、张爽、李继泉、刘辉芳、贝蓓、刘兴菊。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DB13/T1074-2009桑田牛卵长尾啮小蜂人工繁育及应用技术规程范围本标

2、准规定了以桑天牛卵为繁殖寄主的桑天牛卵长尾啮小蜂(Aprostocetusprolixus,以下简称卵啮小蜂)人工繁育技术、林间释放技术和防治效果检查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河北省范围内桑天牛卵长尾啮小蜂人工繁殖和释放应用。Pr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2.1桑天牛卵长尾啮小蜂aprostocetusprolixus属膜翅目hymenoptera,小蜂总科chalcididae,姬小蜂科eulophidae,是桑天牛的重要寄生性天敌,对于控制桑天牛危害具有重要作用。鉴定特征见附录A.2.2种蜂se

3、edwasps进行人工繁育桑天牛卵长尾啮小蜂所用的个体健壮,适应性和繁殖力强的雌蜂。2.3虫蜂比host-parasitoidratio繁蜂接种时或放蜂时寄主和桑天牛卵长尾啮小蜂雌蜂的比例。2.4暖蜂warmup将冷藏的桑天牛卵长尾啮小蜂放人恒温箱,按每2小时一3小时升高5℃的梯度,使其恢复活力。3人工繁殖技术3.1基础设施准备室、接种室、培养室、冷藏库、贮存室。3.2仪器设备准备室配备培养箱、养虫箱、解剖镜、显微镜、超净工作台。培养室配备木质培养架、紫外线杀菌灯、加湿器、冷暖空调、空气交换器、温湿度控

4、制仪、人工气候箱、恒温箱、生化培养箱、温湿度自录仪、于湿温度计等。接种室配备操作台、消毒设备及接种用具。冷藏库配备冰箱、冷藏柜、制冷设备。3.3主要用具及消耗品消毒药剂。3.4繁蜂寄主健康的桑天牛卵。3.4.1寄主准备桑天牛从室外捕捉后,在室内置于养虫箱中,每天清晨更换新鲜桑、毛白杨或构树枝条,取出所产桑天牛卵刻槽,用作繁蜂寄主。DB13/T1074-20093.4.2寄主要求繁蜂寄主刻槽完整,内部卵应为有弹性、未感病的健康活体。3.4.3寄主贮存桑天牛寄主卵连带刻槽49C-8℃冷藏保存,贮存时间不应超

5、过25天。3.5种蜂准备3.5.1种蜂获得野外采集寄生有桑天牛卵寄生蜂的桑天牛卵刻槽,并置于广口瓶或试管中,瓶口用纱布笼罩或棉塞塞住,置于室温下,保持湿度,每天检查羽化情况,收集寄生蜂。将不同桑天牛卵刻槽中羽化的寄生蜂混合,使其交尾。3.5.2种蜂选择从采集羽化的成蜂中选择体壮、个体大、活动能力强的做种蜂,淘汰弱蜂。3.5.3种蜂扩繁野外采集的种蜂数量有限时,可根据防治需要再进行1次~2次扩繁,以扩繁的种蜂做为初级种蜂。3.5.4种蜂贮存不进行繁蜂时,将雌蜂放于4-8℃的温度条件下,储存期在10d以内,

6、仍有较好的繁殖力。3.6防治用蜂的繁育3.6.1种蜂处理将贮存的种蜂取出,进行暖蜂,最终温度控制在25℃左右。3.6.2用品准备指形管、棉花塞、白瓷托盘、培养皿、毛笔、解剖刀、镊子、塑料筐、消毒用具等。3.6.3虫蜂比虫蜂比一般为2:103.6.4接蜂刻槽桑枝剪至2cm并装人容器内进行培养,再用脱脂棉球粘附种蜂放人容器中并封闭瓶口。24小时后,转人恒温箱中或暗室中培养7天~10天。接蜂温度控制在2590,相对湿度保持在70%一80%03.6.5培养用20%蜂蜜水饲喂雌蜂,培养室内的温度控制在2590^-

7、3090,最适温度27.590。相对湿度控制在80%03.6.6出蜂在培养室中经过30天,桑天牛卵长尾啮小蜂开始羽化,及时将羽化后的桑天牛卵长尾啮小蜂从培养室中取出,放在室温中2天一3天。繁育出来的卵啮小蜂达到以下相关指标为健康雌蜂:体长2.22mm以上;爬行速度15mm/s;体色黑亮。达到此标准的卵啮小蜂占总数的90%以上,可用于生产防治。3.6.7贮藏如繁殖出来的卵啮小蜂暂不使用,可在老熟幼虫或蛹期放入490-8℃冰箱或冷库中低温保存。温度由高到低按每2小时~3小时5℃梯度逐渐降至合适温度,保存时间

8、不应超过90天。雌成蜂放人49C^-8℃冰箱或冷库中低温保存,10天以内不影响正常繁殖。3.7蜂种复壮一般每年复壮一次或繁殖3代一4代后进行复壮。3.7.,室内复壮主要是增加接种比例,从不同试管内选取强壮的卵啮小蜂个体作为种蜂。用大试管,每管装30DB13/T1074-2009头一50头天牛卵,接种30头一40头种蜂,减少近亲繁殖。3.7.2野外复壮用纱网罩住桑天牛喜食的寄主植物,内投放多头卵啮小蜂,待其产卵后被自然界中的卵啮小蜂寄生后收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