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 T 672-2005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程

DB13 T 672-2005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程

ID:44619773

大小:435.52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10-24

DB13 T 672-2005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程_第1页
DB13 T 672-2005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程_第2页
DB13 T 672-2005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程_第3页
DB13 T 672-2005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程_第4页
DB13 T 672-2005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DB13 T 672-2005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J卜,月﹄DB13/T672-2005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程2005-09-20发布2005-09-20实施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ia,r672-2005前言本标准由河北省畜牧局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安永福、董玉京、郭卫华、谷粟艰。DB13/T672-2005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奶牛生产性能测定的乳样的采集和记录、产奶量的测定和计算、乳成分的测定和计算、孚L中体细胞数的All定。本标准适用于奶牛饲养场成年荷斯坦母牛生产性能的测定,其他乳牛品种和乳肉兼用牛品种的生产性能测定也可参照执行。

2、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本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5409-1995牛乳检验方法GB/T5413.1-1997婴幼儿配方食品和乳粉蛋白质的测定GB/T5413.5-1997婴幼儿配方食品和乳粉乳糖、蔗糖94;总糖的测定NY/T800-2004生鲜牛乳中体细胞测定方法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测定日抽测奶量并采

3、集乳样进行乳成分分析的泌乳日。3.2测定间隔期两相邻测定日之间的间隔天数称为测定间隔期该期不应短于26d和长于33d,平均每30d测定一次。3.3异常记录测定日奶量与前一个测定日奶量相比,下降超过一定幅度的日记录。3.4缺失记录测定日未采样无记录。4乳样的采集和记录4.1乳样采集4.1.1原则使所采集的乳样能代表挤出的全部牛乳。4.1.2取样不带采样杯的挤奶器和手工挤奶时,应将一头牛在测定日每次所挤的全部牛奶收集到容器中,盖严盖子上下颠倒两次(注意:不能左右摇动),以使全部牛乳充分混匀,而后立即从中取所需量的乳样于采样瓶中。带有采样杯的挤奶器,按照说明进

4、行操作。4.1.2取样比例测定日每次所挤奶量按比例取样混合,三次榨乳早、中、晚按4:3:3取样,二次榨乳早、晚按5:5取样。4.1.3取样量乳成份分析仪要求总取样量不少于30mLo4.2乳样保存乳样应尽快送检。如需保存,在每个样品中加入3滴重铬酸钾饱和溶液,同时在00C-5℃低温保存。4.3测定日记录内容DB13/T672-20054.3.1奶,个体母牛在测定日内每次挤奶的泌乳量的总和即测定日奶量。奶量以千克表示,取小数点后一位。4.3.2乳成分ja包括乳脂率和乳脂量、乳蛋白率和乳蛋白量、乳糖率和乳糖量、乳固体率和乳总固体量。乳成分数据取小数点后2位。4

5、.3.3体细胞含且即每毫升乳中的体细胞含量,以万为单位,取小数点后1位。4.3.4其他母牛干奶、死亡或出售的日期:新增泌乳牛的基本情况—牛号、牛舍、产犊日期、胎次、父号、母号等:配种记录和新生犊牛的牛号。产奶皿的测定和计算5.1测定日奶t5.1.1泌乳期第一个测定日的确定产犊后第二天作为泌乳期的开始,但前5d不应测定奶量,即泌乳期的第一个测定日应在奶牛产犊6d以后进行。5.1.2测定日奶量测定日奶量按4.3.1记录。5.2泌乳期产奶It的计算5.2.1异常测定日记录及缺失记录的估计5.2.1.1异常记录的判定标准判定异常记录的标准是此次测定的日产奶量与上

6、一个测定日的奶量相比,下降的百分比大于(1)式的计算结果:D=27.4+0.4Xt(1)式中:D.一-测定日奶量与上一个测定日的奶量相比下降的百分比,%;卜一一-测定间隔天数。5.2.1.2异常记录的处理异常记录不能直接用于生产性能的统计,应根据前一个测定日的记录按(2)式进行估算:M=(1一0.0033Xt)XM,(2)式中:M-测定日奶量,kg;t.一测定间隔天数;Ml一前一测定日奶量。若某头牛偶尔缺失一次记录,和异常记录一样,也应用(2)式进行估计。示例一头母牛在第82个泌乳日时测定的奶量为9.1kg,它的前一个测定日是在第50个泌乳日,奶量为24

7、.8kg,测定间隔天数t-82-50=32(d),下降的百分比为(24.8-9.1)/24.8=63.3%,它大于(1)式计算的D=27.4+0.4X32=40.2%,因而这个测定日记录被判定为异常.此时要用(2)式估计该测定日的产奶量记录,MI=24.8kg,即:M=(1-0.0033X32)X24.8=22.2kg.5.2.2各测定间隔期产奶It和乳成分It的计算5.2.2.1测定间隔期的分类根据奶牛的泌乳生理特点和生产性能测定方法的要求,测定间隔期分为正常测定间隔期、第一个测定间隔期、包含产奶高峰的测定间隔期、从第305个泌乳日至前一个测定日间隔期

8、、最后一个测定间隔期。5.2.2.2正常测定间隔期正常测定间隔期的产奶量(乳成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