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通气临床应用指南精简版

机械通气临床应用指南精简版

ID:44620718

大小:279.74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9-10-24

机械通气临床应用指南精简版_第1页
机械通气临床应用指南精简版_第2页
机械通气临床应用指南精简版_第3页
机械通气临床应用指南精简版_第4页
机械通气临床应用指南精简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机械通气临床应用指南精简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机械通气临床应用指南屮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2006年)机械通气的目的和应用指征1•目的机械通气可纠正1急性呼吸性酸中毒、2低氧血症,3缓解呼吸肌疲劳,4防止肺不张,5为使用镇静和肌松剂保驾,6稳定胸壁。机械通气的生理学作用[憑26】:提供一定水平的分钟通气量以改善肺泡通气;改善氧合;提供吸气末压(平台压)和呼气末正压(PEEP)以增加吸气末肺容积(EILV)和呼气末肺容积(EELV);对气道阻力较高和顺应性较低者,机械通气可降低呼吸功耗,缓解呼吸肌疲劳。因此,应用机械通气可达到以下临床目的3271:1・1纠正急性呼吸性酸中毒:通过改善肺泡通

2、气使PaCO2和pH得以改善。通常应使PaCCh和pH维持在正常水平。对于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者(如COPD)达到缓解期水平即可。对于具有发生气压伤较高风险的患者,可适当降低通气水平。1・2纠正低氧血症:通过改善肺泡通气、提高吸氧浓度、增加肺容积和减少呼吸功耗等手段以纠止低氧血症。PaO2>60mmHg或SaO2>90%为机械通气改善氧合的基本目标。由于动脉氧含量(CaO2)与PaO2和血红蛋白(HB)有关,而氧输送量(DO2)不但与CaO?有关,还与心输出量有关,因此为确保不出现组织缺氧,应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对DO?的影响。1・3降低呼吸功耗

3、,缓解呼吸肌疲劳:由于气道阻力增加、呼吸系统顺应性降低和内源性呼气末正压(PEEPi)的出现,呼吸功耗显著增加,严重者出现呼吸肌疲劳。对这类患者适时地使用机械通气可以减少呼吸肌做功,达到缓解呼吸肌疲劳的目的。1・4防止肺不张:对于可能出现肺膨胀不全的患者(如术后胸腹活动受限、神经肌肉疾病等),机械通气可通气增加肺容积而预防和治疗肺不张。1・5为使用镇静和肌松剂保驾:对于需要抑制或完全消除自主呼吸的患者,如接受手术或某些特殊操作者,呼吸机可为使用镇静和肌松剂提供安全保障。1.6稳定胸壁:在某些情况下(如肺叶切除、连枷胸等),由于胸壁完整性受到破

4、坏,通气功能严重受损,此时机械通气可通过机械性的扩张作用使胸壁稳定,并保证充分的通气。2.应用指征推荐意见7:严重呼吸功能障碍时应及时实施机械通气。推荐级别E级符合下述条件应实施机械通气:1经积极治疗后病情恶化;2意识障碍;3呼吸形式严重异常,如呼吸频率>35-40次/分或<6〜8次/分,或呼吸节律异常,或自主呼吸微弱或消失;4血气分析提示严重通气和/或氧合障碍:PaO2<50mmHg,尤其是充分氧疗后仍<50mmHg;5PaC()2进行性升高,pH动态下降。推荐意见8:在出现致命性通气和氧合障碍时,机械通气无绝对禁忌症。推荐级别E级机械通气

5、的柳傑忌证:因机械通气可能使病情加重:1气胸及纵隔气肿未行引流者,2肺大疱和肺囊肿,3低血容量性休克未补充血容量者,4严重肺出血,5气管•食管痿。但在出现致命性通气和氧合障碍时,应在积极处理原发病(如尽快行胸腔闭式引流,积极补充血容量等)的同吋,不失时机地应用机械通气,以避免患者因为严重CO?潴留和低氧血症而死亡。因此,机械通气无绝对禁忌症。无创正压通气(NPPV)NPPV是指无需建立人工气道的正压通气,常通过鼻/面罩等方法连接病人。临床主要应用于意识状态较好的轻、中度的呼吸衰竭,或自主呼吸功能有所恢复、从IMV撤离的呼吸衰竭患者,而有意识障

6、碍、有并发症或多器官功能损害的严重呼吸衰竭应选择IMVoNPPV与IMV各自具有不同的适应证和临床地位,两者相互补充,而不是相互替代[28-30]o1适应症和禁忌症推荐意见10:具有呼吸功能不全的表现,并且无使用NPPV的禁忌症均可试用NPPV。推荐级别E级原因与解释:患者出现较为严重的呼吸困难,辅助呼吸肌的动用,而常规氧疗方法(鼻导管和面罩)不能维持满意氧合或氧合障碍有恶化趋势时,应及时使用NPPV。NPPV并发症较少,可随时停用、间断使用,故可以早期试用。但患者必须具备使用NPPV的基本条件:较好的意识状态、咳痰能力、自主呼吸能力、血流动

7、力学状况和良好的配合NPPV的能力。应用NPPV的禁忌症:1意识障碍,2呼吸微弱或停止,3无力排痰,4严重的脏器功能不全(上消化道大出血、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等),5未经引流的气胸或纵隔气肿,6严重腹胀,7上气道或颌面部损伤/术后/畸形,8不能配合NPPV或面罩不适等"33】。推荐意见11:NPPV可作为急從勿重期COPD和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的一线治疗手段。推荐级别A级推荐意见12:合并免疫抑制的呼吸衰竭患者可首先试用NPPVo推荐意见B级原因与解释:Girault等人总结2年应用NPPV的临床实践表明:64%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避免了气管插管,

8、而NPPV失败后改用有创通气者,其死亡率仅为10.5%,因此NPPV可作为是临床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一线选择[列。但对于不同类型的急性呼吸衰竭,NPPV使用的支持证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