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浴疗法在治疗小儿烧伤创面中的作用探讨

浸浴疗法在治疗小儿烧伤创面中的作用探讨

ID:44621147

大小:3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4

浸浴疗法在治疗小儿烧伤创面中的作用探讨_第1页
浸浴疗法在治疗小儿烧伤创面中的作用探讨_第2页
浸浴疗法在治疗小儿烧伤创面中的作用探讨_第3页
浸浴疗法在治疗小儿烧伤创面中的作用探讨_第4页
资源描述:

《浸浴疗法在治疗小儿烧伤创面中的作用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浸浴疗法在治疗小儿烧伤创面中的作用探讨作者:李晓燕卢青军李茂清陈宝元李兆顺闫永宏【摘耍】目的比较“浸浴疗法”与常规换药方法治疗小儿烧伤创面的疗效。方法将住院病人260例随机分成两组进行对照(浸浴组与常规换药组),两组烧伤面积无差异。浸浴组采用1:1000新洁尔灭水溶液行创面浸浴15〜30分钟,再用咲喃西林液冲洗创面后外敷生肌膏包扎创面,隔日换药1次;常规换药组采用咲喃西林液湿敷创面15〜30分钟后外敷生肌膏包扎创而,隔日1次。结果两组创面分别换药一周后行结菌培养浸浴组检出菌株72株,而常规换药组为110株;浸浴组平均愈合时间为(20.98±6.15)天,常规换药组平均愈合时间为(33

2、.25±6.98)天;浸浴组植皮8例,植皮率6.1%,常规换药组植皮21例,植皮率16.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浸浴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结论浸浴疗法可以清洁创面、减少细菌,从而有效控制创面感染。【关键词】烧伤创面浸浴疗法小儿皮肤较薄、机体免疫力较低,烧伤后大多数创面深II度居多,少数为III度,且因其家长对早期手术顾虑较多,大多均采用换药疗法,为探讨浸浴疗法对小儿烧伤创面治疗效果,我们对260例小儿烧伤患者分浸浴组及常规换药组各130例进行治疗比较,结果显示浸浴组疗效优于常规治疗组。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60例患者均系我院近几年收治的小儿烧伤病人,随机分

3、为浸浴组和常规换药组,两组病人均为年龄在9个月〜3岁的幼儿,烧伤面积在5%〜30%左右的烧伤1周后深II度及III度创面。浸浴组130例,男性92例,女性38例,平均年龄在(2.12±0,16)岁,平均烧伤面积占人体表总面积约(12.98±3.12)%o常规换药组130例,其中男性88例,女性42例,平均年龄在(2.03±0.12)岁,平均烧伤面积占人体表总面积(12.35±3.26)%o两组一般情况比较无差异。1.2治疗方法浸浴组:将室温控制在25~28度左右,洗浴盆彻底清洗消毒后后放入2/3盆洁净温开水,水温控制在略高于体温,约36〜38度,加入新洁尔灭消毒液配制成1:1000水

4、溶液,将病人所伤部位浸泡于其中,首次约15分钟左右,以后可适当延长至半小时,隔日1次,浸浴中可用无菌纱布轻拍创面,去除其表面松动痂皮及分泌物,浸浴完毕,再用咲喃西林液冲净创面后,外敷生肌膏,无菌敷料包扎。常规换药组:入院后采取常规换药,创面用咲喃西林液湿纱布湿敷创面20分钟后,外敷生肌膏,无菌敷料包扎。两组病人据药敏结果均给予有效抗菌索抗感染及补液、营养支持治疗。2结果2.1两组病人换药一周后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比较见表1。2.2创面愈合情况浸浴组经治疗2周后,创面清洁,分泌物减少,创缘炎症反应消失,创面坏死组织分离脱落快,可见新鲜肉芽组织生长,表面大量皮岛,其扩展迅速。此外,换药

5、时渗血明显减少,疼痛减轻。8例行植皮手术封闭创面,植皮率5%,创血平均愈合时间(20.98±6.15)天。常规治疗组经治疗2周后,创面分泌物较多,创缘炎症反应重,表面坏死组织、痂皮分离脱落较慢,新鲜肉芽组织及皮岛生长少,换纱时渗血明显,疼痛剧烈,痛苦极大。21例行植皮手术封闭创面,植皮率15.6%,创面平均愈合时间(33.25±6.98)天。表1两组病人换药,用后创面细菌培养结果比较(略)3讨论3.1两组创面经浸浴疗法及常规换药疗法,一周后经细菌培养后浸浴组菌株72株,常规治疗组110株,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3.2在临床上,小儿烧伤后,经常因创面处理不当,清创不彻底,大量坏死组织和

6、渗出液在创面上形成了微生物的良好培养基[1],从而为细菌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延长了创面愈合时间及治疗效果。采用浸浴疗法行创面换约处理,其清创彻底,使创面分泌物数量明显减少,加速了坏死组织及痂皮脱落时间,以减少机体内毒素吸收及创面脓毒血症的发生率。明显缩短了创面愈合时间,使手术植皮率明显下降。其渗血少,疼痛轻,笔者认为此法为目前行创面换药处理的有效方法之一。3.3通过浸浴疗法,可以有效的减少创面的细菌及清除分泌物,使创面痂下的积液、脓液得以充分引流,从而有效的减轻或控制感染;浸浴同时可促使全身及局部的血液循环,有利于上皮的生长;对较大血积需要植皮的残余创面,通过浸浴可清洁创面,提高植皮

7、成活率。浸浴水温在38°C左右,温度过高一方面对创面肉芽的刺激使患者感觉疼痛,甚至致组织损伤;另一方面毛细血管过度扩张,可促使人体对细菌毒素及组织分解产物的吸收。水温过低,达不到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患者也不易接受且易受凉感冒。3.4浸浴疗法结合主动与被动的功能锻炼,可改善患者全身血液循环,促进肿胀消退,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粘连、僵硬以及瘢痕挛缩,利于肢体功能恢复。【参考文献】[11吴在徳,外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社,2002.222.[2]夏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