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解决回弹现象的措施

浅谈解决回弹现象的措施

ID:44625264

大小:3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24

浅谈解决回弹现象的措施_第1页
浅谈解决回弹现象的措施_第2页
浅谈解决回弹现象的措施_第3页
浅谈解决回弹现象的措施_第4页
浅谈解决回弹现象的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解决回弹现象的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目录摘要II关键词II正文II1板料回弹的产生22回弹现象的分析23影响冋弹的主要因素2参考文献V结束语VI摘要弯曲件在机械零件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它的质量将直接影响整机质量,而回弹是影响弯曲件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探讨弯曲件回弹的原因和防止措施是非常必要的。寻求防止回弹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对保证产品质量和提高弯曲件生产的经济性是有积极现实意义的。关键i司:弯曲;回弹;措施正文:一、板料回弹的产生在板料弯曲成形过程中,板料内外缘表层纤维进入塑性状态,而板料中心仍处于弹性状态,这时当凸模上升去除外载后,板料就会产牛弹性回复。金属塑性成形总是伴有弹性变形,所以板料弯曲

2、时,即使内外层纤维全部进入塑性状态,在去除外力时,弹性变形消失,也会出现回弹。弯曲时,弯曲变形只发生在弯曲件的圆角附近,直线部分不产生塑性变形。影响板料弯曲回弹的因素很多,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种:(1)材料的力学性能。(2)相对弯曲半径R/t的影响。(3)弯曲角的影响。(4)弯曲零件形状的影响。(5)模具几何参数影响。(6)张力的影响。(7)工况参数。(8)模具间隙的影响。(9)弯曲校止力的影响。(10)弯曲方式的影响。二、回弹现象的分析由于金属板料在塑性弯曲时总伴随着弹性变形产生,当弯曲件从模具中取出之后,弯曲件不受外力的作用,弹性变形消失,使工件的弯曲角度和弯

3、曲半径发生变化,皆与模具的设计尺寸存在一个差值,这种现象称为弯曲件的回弹。三、影响回弹的主要因素3.1材料的机械性能回弹的大小与材料的屈服极限成正比,与弹性模数成反比,即Qs/E值愈小,回弹也愈小。Qs——材料的屈服极限E——材料的弹性模数3.2相对弯曲半径r/t相对弯曲半径即弯曲半径与板料厚度Z比r/t,在相同条件下,r/t愈小,说明弯曲变形程度愈大,在总变形中弹性变形所占比例相应减小,则冋弹就愈小。3.3弯曲中心角弯曲中心角愈大,变形区域愈大,回弹积累值也愈大,则回弹角也愈大。但弯曲中心角对回弹半径没有影响。3.4弯曲件形状形状复杂的弯曲件,当一次成形时,

4、由于各部分相互牵制及弯曲件表面与模具表面的摩擦,使工件各部分的应力状态发牛改变,从而减小回弹。3.5弯曲方式校正弯曲比自弯曲回弹小,校正弯曲即在弯曲终了时,使板料变形区受凸、凹模的徹压作用,增加圆角处的塑性变形程度,从而减小回弹。3.6模具尺寸V型弯曲时,凸模尺寸一定,凹模开口距增大,回弹减小,U型弯曲时,凹模开口深度增加,回弹减小。3.7模具间隙U型弯曲时,凸、凹模间隙愈大,回弹就愈大,当凸凹模单边间隙小于料厚时,发生负冋弹。、防止回弹的一般措施4.1补偿法在工件结构及工件材料一定吋,只能从模具结构上采取补偿措施。即在模具工作部分加上一个按理论计算或经验所得

5、的回弹量△o(1)对于V型弯曲,改变凸模圆角半径rt和弯曲角at,使工作回弹后刚如符合工件要求。(2)对开软钢类材料U型弯曲件,且回弹角〈5。,工件材料厚度公差较小的,可将凸模侧面加工成冋弹角的斜度,也可取凸凹模间隙等于最小料厚或小于料厚来减小回弹。(3)对于硕钢类材料U型弯曲时回弹较大,可将凸模和托料板做成弧形,由弧形部分伸直产生的负回弹来补偿工件两侧而的回弹。(4)对于中硬材料的弯曲件,可改变凸模局部形状,以加大变形的应力进行整形。3.2校正法校正法即在模具上采取措施,使在弯曲终了吋,凸模、板料、凹模三者贴合后还可瞬时加载,从而对弯曲件起校正作用。参

6、考文献1、《冷冲压》第一分册,农业出版社;2、《冲压工艺学》,西北工艺大学出版社;3、《冲模设计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4、《金属塑性成形原理》,机械工业出版社;5、《冲压件缺陷及消除方法》,重庆大学出版社;6、《模具工艺》,1996年。结束语随着机械行业的不断发展,对于回弹现象,要从根本来解决这些影响。虽然改变材料性质会有一定的解决成果,但无疑它会带来很多不必要的工序和成本的增加。高效率,高质量是机械产业所追求的效益最大化。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也将会想出更多的方法来解决此问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