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 t 394-2004 无公害榨菜生产技术规程

db34 t 394-2004 无公害榨菜生产技术规程

ID:44625432

大小:183.41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24

db34 t 394-2004 无公害榨菜生产技术规程_第1页
db34 t 394-2004 无公害榨菜生产技术规程_第2页
db34 t 394-2004 无公害榨菜生产技术规程_第3页
db34 t 394-2004 无公害榨菜生产技术规程_第4页
db34 t 394-2004 无公害榨菜生产技术规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db34 t 394-2004 无公害榨菜生产技术规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DB34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394-2004榨菜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2004-02-19发布2004-02-19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4/T394-2004前言榨菜是我市主要经济作物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用榨菜的安全性已受到普遍关注。根据安徽省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和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技术规范,结合我市榨菜生产实际,编写本规程。本标准编写格式按GB/T1.1-2000的规定执行。本规程由天长市农业委员会提出。本规程起草单位:天长市农业委员会。本规程主要起草人:肖昌彬李霞红周永寿本规程于2004年2月19日首

2、次发布。榨菜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无公害榨菜的产地环境技术条件,肥料农药使用原则和要求,生产管理等系列技术措施。本标准适用于淮河以南地区榨菜露地无公害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8079-1987蔬菜种子GB/T18407.1-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条件DB

3、34/204-2000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规程3产地环境技术条件无公害榨菜生产的产地环境质量应符合GB/T18407.1-2001的规定。4肥料、农药使用的原则和要求无公害榨菜生产中使用肥料的原则和要求,允许使用和禁止使用肥料的种类等按DB34/204执行;控制病虫危害安全使用农药的原则和要求,允许使用和禁止使用农药的种类按DB34/204执行。5育苗5.1品种选择选用优质、高产、抗病的优良品种,如桐农2号、桐农3号等。5.2种子质量符合GB8079-1987的要求。5.3用种量每667m2用种500g-600g左右。5.4种子处理播前

4、种子要晾晒2小时左右,禁忌曝晒。5.5苗床准备5.5.1苗床选择选择土质疏松肥沃、排灌方便、前茬非十字花科的菜园地,苗床大田比为1:5。5.5.2精整苗床苗床要深翻细耙,无大土粒,结合整地亩施40担农家肥(有机质含量>8%),N:P2O5:K2O为15:15:15的三元复合肥100kg作基肥。苗床墒宽130cm-150cm,沟宽30cm,沟深27cm,墒面平整,三沟配套。5.6播种9月25日-9月30日进行播种育苗,先浇足底水,再将种子均匀撒播于床面,然后覆土0.6cm-0.8cm。5.7苗期管理5.7.1浇水播后如遇干旱,要及时浇水

5、,保证出全苗。移栽前1天浇透水,以利起苗。5.7.2间苗、定苗齐苗后进行第一次间苗,间去丛生苗;一叶期进行第二次间苗,达到苗不挤苗,间小留大,去弱留壮;三叶期进行定苗,株距7cm-9cm。5.7.3追肥结合间苗、定苗追施人畜粪提苗;四叶期后控制肥水促壮苗,移栽前7天每亩追施尿素5kg-7kg。5.7.4防治虫害苗期应注意蚜虫、菜青虫等害虫的防治。6整地移栽6.1整地早茬田应及时翻耕,耙平保墒;晚茬田抢茬、抢墒整地。按畦宽120cm-150cm,沟宽33cm,沟深27cm标准拉线做畦,做到三沟配套。结合整地亩施农家肥2500kg(有机质

6、含量>8%),三元复合肥75kg,尿素20kg作基肥。6.2移栽10月20日左右移栽,株行距20cm×25cm,亩栽12000-15000株。边栽边浇活棵水,保证活棵,不可放水漫灌。6.3田间管理6.3.1肥水管理榨菜没有油菜耐旱、耐寒、耐涝。因此,要注意田干时要浇水,连阴雨要清沟降渍。立春前追施一次腊肥,以有机肥为主,立春后榨菜生长逐步加快,需大量养份,因此不可脱肥,否则会造成空心或抽苔,要在2月中旬和3月中旬分别各用尿素20kg撒施或兑粪水浇施,促进长瘤。6.3.2中耕除草活棵后进行一次中耕,冬前再中耕一次。草害严重地块可选用15

7、%精稳杀得90ml或10.8%的高效盖草能兑水50kg喷雾。6.4病虫草防治榨菜常见病虫害及其发生条件见下表病虫害名称病原或害虫类别传播途径有利发生条件菌核病真菌:核盘菌气流、风雨、种子气温5℃-20病株与健株接触℃,相对湿度85%以上病毒病病毒TMV:人为的接触高温、干旱、CMV:蚜虫缺水、缺肥有利发生蚜虫鳞翅目夜蛾科成虫迁飞高温、干燥菜青虫鳞翅目粉蝶科成虫短距离迁飞气温20℃-25℃,相对湿度76%6.4.1防治原则重点抓好蚜虫、菜青虫和病毒病的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配合科学合理地

8、使用化学防治方法,化学防治在农药的选用上禁用无公害蔬菜生产禁用的农药。6.4.1.1农业防治选用抗病虫优质品种,合理布局,加强中耕除草,人工拔除病株,培育无病虫壮苗,科学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6.4.1.2生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