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游戏在VB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游戏在VB教学中的运用

ID:44629275

大小:2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24

浅谈游戏在VB教学中的运用_第1页
浅谈游戏在VB教学中的运用_第2页
浅谈游戏在VB教学中的运用_第3页
浅谈游戏在VB教学中的运用_第4页
浅谈游戏在VB教学中的运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游戏在VB教学中的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游戏在VB教学中的运用摘要:在VB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导入各种类型的传统游戏和益智类的小游戏,从而使学生能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算法的精髓,喜欢上程序设计并且激发学生口主设计程序的想法。关键词:游戏;VB教学;算法一谈到游戏,很多人都会用有色眼镜去看待它,把它往贬义的道路上驱赶。这个游戏到底“残害”了多少青少年纯洁的心灵,让他们走上了游戏的“不归路”。其实游戏本身并没有过错,电脑游戏也同样如此,只是作为玩游戏的人,并没有把握好尺度,原本美好的东西让人成瘾。既然大多数学生都喜欢游戏,那么把游戏引入到平时的教学中,是否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在当前的信息技术选修模块教学中,大部分学校选择《多媒体技术与应用》,只有少部分学校选择《算法与程序设计》。前者形象、具体,而后者单调、抽象。但是后者对于学牛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确实大有好处,而且和数学必修三的部分内容一致。所以,学生还是希槊有“一箭双雕”的效果出现。既然方向选定,如何学好《算法与程序设计》就成为关键。从解析算法到枚举算法,从选择排序到冒泡排序,从顺序查找到折半查找,再到最后的递归算法。学生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弄懂这些概念,确实需耍时间、方法和技巧。在过去的两年教学时间里,我开始尝试用游戏进行导入,让各类不同的

3、游戏贯穿整个VB教学过程,确实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我在这里把游戏分为两大类:传统游戏和电脑益智游戏,都是属于小型游戏,且有自己特定的功能。一般传统游戏主要用于导入,以及形象的演示过程,让学生能更好地体会。而小型益智类的游戏则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所学的只是去设计类似的游戏程序,学有所用。下面将细分成四个部分来进行展示。一、利用华罗庚的“泡茶”游戏,来说明算法的优劣性想要泡茶喝,但当时的情况是:开水没有,水壶要洗,茶壶和茶杯要洗,火已经生了,茶叶也有了,怎么办?我为每个工种设计了一个时间:洗开水壶1分钟,灌凉水1分钟,洗茶壶1分钟,洗

4、茶杯2分钟,拿茶叶1分钟,烧开水10分钟,泡茶1分钟。当我把每个工种的时间直接在大屏幕上显示后,让学生来思考谁能利用最快的时间泡出热气腾腾的茶水,而且每个工种都到位?有些学生看到题目不假思索地直接回答17分钟,也有学生回答13分钟。但是每出來…个答案,学生会自己判断是否正确。学生的热情非常高,几乎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你的答案可能是17分钟,也有可能是13分钟。这些都是正确的答案,但是只有一种效率是最高的。从这个游戏环节中,学生可以直接明白:解决问题的算法有多种,但是有优劣之分,而我们学习的B的就是设计出一个高效的算法。二、从智力游戏“神

5、父过河”中理解算法的表示方式一一流程图算法的表示形式有多种,比如自然语言、流程图、伪代码等,到底哪个才是最佳的表示方式,这些实际问题需要让学生进行体会。所以,我挑选了“神父过河”的智力游戏,游戏内容大概是:三个神父和三个魔鬼要过河,一条船每次只能载三个人过河。在河的两边,如果神父的个数多于魔鬼的个数,神父安全。反之,神父将被魔鬼吃掉,游戏结束。之所以选择这个游戏:第一,是因为这个游戏稍微有点难度,更能提起学生的挑战欲望;第二,完成这个游戏需耍九个步骤,学生在描述口己的攻关思路时,需要用自然语言进行描述,需要清晰的思路。当成功攻关的学生把游

6、戏步骤详细用自然语言描述以后,让学生再一次上台过关。学生很难记清刚才自然语言描述的全部过程,就会选择更加简便的记录步骤的方式,这个时候流程图就呼之欲出,解决了刚才出现的问题,而且能更加深刻地领会到流程图的特点一一直观、易用。三、利用游戏“按照身高整理一列队伍”,来体会冒泡排序和选择排序的精髓在排序这部分内容屮,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排序的过程以及特点。冒泡排序的特点:每次都是从头开始,而且是相邻两个元素进行互换。而选择排序的特点:每次都找出一个最值,放在最前面的位置。如何来更好地理解这个过程?我就在班级中随机挑选了6位身高比较接近的同学,在教

7、室前面我准备了6把椅子让他们随意坐下。坐下的目的是不让下面的学生直接看出身高。冒泡排序可以这样操作:按照从低到高的原则,我先让第1个学生和第2个站起来,比较高低,矮的坐第1个位置,高的坐第2个位置;随后让第2个学生和第3个学生站起来,同样,矮的坐第2个位置,高的坐第3个位置。依此类推,当第5个和第6个学牛比较完毕后,个子最高的学生就坐在了第6个位置上。紧接着进行第二轮,第三轮比较台上的6位学生起起落落,终于尘埃落定,也体会到了一点:麻烦。这就是冒泡排序。在演示选择排序的时候,同样也是6位学生随意就座,但是我增加了一个道具,就是没有刻度的竹

8、竿先测量一下第1个学生的身高,到达了哪个位置,做一个记号。然后拿着这个竹竿在剩余学生中依次测量,记录个子最高的学生在哪个位置。如果发现最高的学生在第5个位置,那么就和第1个位置上的学牛进行交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