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痰瘀病机要素探究

溃疡性结肠炎痰瘀病机要素探究

ID:44638420

大小:30.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24

溃疡性结肠炎痰瘀病机要素探究_第1页
溃疡性结肠炎痰瘀病机要素探究_第2页
溃疡性结肠炎痰瘀病机要素探究_第3页
溃疡性结肠炎痰瘀病机要素探究_第4页
溃疡性结肠炎痰瘀病机要素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溃疡性结肠炎痰瘀病机要素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溃疡性结肠炎痰瘀病机要素探究指导:石岩摘要:溃疡性结肠炎中医病机复杂,笔者基于中医基础理论,结合现代研究成果及临床观察,提出肺脾功能失调、痰瘀阻络为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的主要病机之一。其中痰瘀作为溃疡性结肠炎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病理产物与致病因素,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深入溃疡性结肠炎痰瘀病机要素的研究,对探寻溃疡性结肠炎中医病因病机及证治规律具有较大意义。❷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痰浊;瘀血❷中图分类号:R576.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717(2007)04-072

2、0-03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以下简称溃结)是一种病因未明的结肠黏膜炎症,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显著高于一般人群[1]。目前本病尚无根治疗法,西医主要以采用类固醇激素及水杨酸类制剂控制炎症为治疗目标[2]。但存在不良反应、长期使用易产生副作用等[3]。溃结中医多以“泄泻”、"肠❷”、“滞下"、"痢疾”等论治,目前国内运用中医药治疗溃结取得了一定疗效,深入探寻中医病因病机及证治规律,将对有效治疗溃结起到积极作用。笔者基于中医理论,结合现代研究成果及临床观察,认为'‘肺脾

3、功能失调、痰瘀阻络”为溃结(活动期)的主要病机之一。当致病因素侵袭人体,脾气虚、肺气不利,气机失调致瘀血内生;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不利,大肠传导失司,且肺失宣发肃降,脾气亏虚、脾失运化,造成津液代谢障碍,聚湿成痰,痰下注大肠,终致痰瘀互结、阻于肠络,血败肉腐、内溃成疡而致溃结的发生。痰瘀是溃结形成过程中肺脾功能失调的病理产物,又反过来作用于肺脾两脏,成为加重溃结证候的致病因素,临床表现变证丛生、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痰瘀在溃结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深入开展溃结痰瘀病机要素研究对进一步探寻本病

4、的病因病机及证治规律有较大意义。❷1痰瘀病机要素的中医理论研究❷溃结活动期常见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周身困重、舌红苔腻、脉弦滑等证候,肠镜下常见局部红肿、糜烂、溃疡等病变,且病程长、易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符合痰湿瘀血的黏滞、重浊、疼痛、出血致病特点。❷痰是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与肺脾两脏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因肺主治节,肺气不利,肺失宣发肃降,津液不布,水道不利,可聚水为痰;又脾主运化,脾胃受伤,运化无权,则水湿内停,凝聚成痰,痰下注大肠,与瘀血互结,影响大肠传导终致本病发生。《医门法律》

5、中:“痰泻,或泻或不泻,或多或少,此因痰留肺中,以致大肠不固。”即指出了痰与本病的密切联系。痰又可随气,内而五脏六腑、外而四肢百骸,停留于各处引起不同的表现,使得本病变证丛生,临床可并见痹证、口疮、白涩症、黄疸等,应验了“百病多因痰作祟”之说,亦如《类证治裁》中所说:"痰在肺则咳,在胃则呕,在心则悸,在肝则眩,在肾则冷,在胸则痞,在胁则胀,在肠则泻,在经络则肿,在四肢则痹,变化百端。”❷瘀血是体内血液停积所形成的病理产物。临床溃结患者常有诸多瘀证表现[4],历代医家对此有颇多论述,正如王清任《医林改

6、错》所云:“腹肚作泻,久不愈者,必瘀血为本”;“泻肚日久,百方不效,是瘀血过多。”明确指出了瘀血壅塞为本病的一个重要致病因素,亦有学者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各证型均有瘀血的存在[5]。因肺朝百脉、主治节,可助心行血,肺气不利,则肺气不能推动血液正常循行,而致血液瘀滞;脾统血,脾气虚,血失统摄溢于脉外,同时脾气虚,运血无力而成瘀,瘀血内停,与肠中痰浊互相胶结而发病。❷痰因人体津液不化而成,瘀血因人体血运不畅或离经之血着而不去所成,追溯其本,痰源于津,瘀本乎血,津血同源,说明痰瘀实为同源。朱丹溪最早明确提出“

7、痰挟瘀血,遂乘窠囊”的痰瘀相关说。痰或瘀一旦形成,不仅可以单独致病,亦可因痰致瘀或因瘀致痰。津液输布失常,形成痰浊,停聚各处,痰性粘滞,必阻碍气机,气滞日久则血液运行不利,形成瘀血,如《医学正传》中所说:“津液稠黏,为痰为饮,积久渗入脉中,血为之浊。”说明由痰化瘀的病理过程。瘀血内停又可导致肺脾等脏功能失调,津液代谢失常,津聚为痰,痰瘀互结。隋•;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痰饮病诸候》中指出:'‘诸痰者,此由血脉壅塞,饮水积聚而不消散,故成痰也。”,《血证论》亦云:“血积既久,亦能

8、化为痰水。"说明了由瘀化痰的病理过程。正是由于痰浊、瘀血同源,胶结难化,二者在溃结整个发病过程中相生相随,互相影响,并可成为新的致病因素,反作用于肺脾,阻滞气机,进一步影响肺脾两脏功能,使得本病临床表现反复发作、缠绵难愈,如治疗时仅去其一,难除其本,故痰瘀必要同治,即治痰必行瘀,瘀祛则痰易化;治瘀先祛痰,痰化则瘀易行。❷2痰瘀病机要素的现代理论研究❷近年研究发现,氧自由基在溃结的炎症反应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6]。溃结时,肠黏膜中大量吞噬细胞耗氧量增加,通过一系列反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