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工业园生态产业链探究述评

生态工业园生态产业链探究述评

ID:44641398

大小:47.03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10-24

生态工业园生态产业链探究述评_第1页
生态工业园生态产业链探究述评_第2页
生态工业园生态产业链探究述评_第3页
生态工业园生态产业链探究述评_第4页
生态工业园生态产业链探究述评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态工业园生态产业链探究述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生态工业园生态产业链探究述评摘要:生态产业链研究对我国生态工业园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目前国内外对生态产业链研究的还处于起步阶段。文章在对国内外生态产业链文献资料进行分类研究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生态产业链研究现状进行了综合分析与述评,并提出了今后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关键词:生态产业链;生态工业园;生态系统一、问题的提出生态产业链属于工业生态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在现实中,“生态产业链”是一个出现频率非常高的词汇,与其形成鲜明反差的是,相关的理论研究的文章在国内外都非常少。现实需要与理论研究之间已经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这方面的理论研

2、究亟待加强。二、国内外生态产业链研究综述(一)生态产业链的起源与成因分析1989弗罗斯克(Frosch)和加罗布劳斯(Gallopoulos)提出了工业生态学的概念,把生态学原理应用于产业发展中。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工业生态学理论与实践进入了蓬勃发展阶段,其典型的实践就是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丹麦卡伦堡(Kalunborg)共生体系就是成功构建生态产业链的一个典型例子。卡伦堡(Kalunborg)现在已经成为了区域不同产业之间链接起来的模版(Andrews1999;Chertow2000;Schlarb2001)o生态产业

3、链就是一个仿照自然生态原理而建立的工业生态系统。那么生态链得以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呢?首先是生态共生效应。Frosch和Gallouplos(1989)认为工业系统可以仿照生态系统从生产者流向消费者、并由分解者和清除者再循环的物质循环过程,在企业之间建立共生关系(Redi,1995),从而促使工业系统转化为生态工业系统。SumitaFons,GopalAchari,TimothyRoss(2004)指出,生态工业园中不同产业之间的链接,使得不同产业之间能量的流动更具有效率,而且这种不同产业之间的链接也是更具有市场价值的。其次是成

4、本节约。PierreDesrOchers(2002)通过对企业之间自然产生互换副产物的这种链接方式的研究得出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在,企业家们采取这种战略主要是从成本方面考虑的结论。Lowe等(etal.1996;EhrenfeldandGhertler1997;SchwarzandSteininger1997;PeckandAssociates1998;Korhonenetal1999;Chertow2000)认为不同产业之间的主动链接使得废弃物在不同产业之间的流动,这样不仅减少了企业为了处理废弃物的成本和排放废弃物所需交纳的税

5、金,还为企业带来了额外的收入。王兆华(2002)认为工业共生网络能通过两个途径降低非合作成本:即副产品的充分利用降低企业“废物”处理成本和遭受惩罚的可能性和企业间的频繁交流降低了交易成本,企业间知识技术转移促进了废物利用技术提升。(二)生态产业链内涵、结构与本质尹琦与肖正扬(2002)最早给出了“生态产业链”原创性定义,“生态产业链”一般是指,依据生态学的原理,以恢复和扩大自然资源存量为宗旨,为提高资源基本生产率和根据社会需要为主体,对两种以上产业的链接所进行的设计(或改造)并开创为一种新型的产业系统的系统创新活动。”这一定

6、义的着力点在于系统创新。王兆华(2002)则从资源循环的角度对生态产业链进行了界定,他认为“生态产业链是指某一区域范围内的企业模仿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以资源(原料、副产品、信息、资金、人才)为纽带形成的具有产业衔接关系的企业联盟,实现资源在区域范围内的循环流动。”其实,无论从哪个角度来定义生态产业链,关键要体现生态产业链的基本内涵。首先,“链”的思想。生态产业链是由上下游“链”上不同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等分工不同的企业构成的一个“食物链”,它们发挥着协同效应;其次是“循环”机制。生态产业链与传统产业链

7、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依据生态学原理建立的,增加了“循环”反馈机制一一“资源一产品一废弃物一再生资源”。因而生态产业链虽然是一个闭环型循环系统,但它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是一个不断与外界进行着物质、能量与信息交换的开放的耗散系统。那么生态产业链这个耗散结构是怎样构成的呢,它的特征又如何?王兆华(2002)从系统的观点入手,认为在生态工业园中,生态产业链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的运作需要公共设施、生态产业链和支持服务体系共同参与,仿照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特点建立的生态产业链的结构不仅仅应该包括生产者企业、消费者企业和分解者企业,还应该伴

8、随着资金、信息、政策、人才和价值的流动。龚晓宁和钟书华(2003)根据生态工业园区内企业内部及企业之间物料交换特征将生态产业链归纳为单链结构、并联结构、网状结构等几种模式,并且分析了每种模式的优缺点。杨雪锋(2006)则根据产业组合的方式和联系纽带的不同,把循环型产业链分为市场关联型、资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